书城养生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12169800000029

第29章 毕福高脑卒中后遗症针灸医案 (2)

第十三章 毕福高脑卒中后遗症针灸医案(2)

病例5:刘××,男,61岁,农民,郑州市郊区。

自诉:患高血压已10余年,1975年1月26日下午劳动回家,感到头重脚轻,天地旋转,随之跌倒,神志昏迷,右侧上下肢失灵,口眼斜,经郑州市某院诊断为脑出血。出院时神志清楚,但留有口眼斜、流涎、漏风,右侧上下肢活动不自主,不能行走。于1976年11月29日来我所就诊。

检查:心率68次/分,血压118/80mmHg(1mmHg=0.133kPa),肺部听诊清晰,肝脾未触及,体质虚弱,神志清楚,吹气试验嘴漏气,鼻唇沟变浅,舌向左偏,右上肢可举至平肩,手无握力,右下肢无力,需人搀扶。脉弦滑,舌体肥大有齿印,舌苔黄腻。

诊断:脑出血后遗症。

辨证:患高血压10余年,体胖气虚,多有湿痰,加之劳累,阳亢于上,阴虚于下,肝风挟痰上扰,症见突然昏倒,口眼斜,半身不遂,脉弦滑,苔黄腻等为痰热之象;舌体胖大有齿印,为气虚脾湿之症。

治疗:取上下面瘫、面痉穴、十七椎旁、肩贞、曲池、合谷、梁丘、血海、阳陵泉、悬钟、八风。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

1976年12月9日,针刺10次后,右上肢无明显变化,右下肢可以扶物行走3~5步,继续按上穴针治。

1977年1月2日,第1个疗程结束后,右嘴角已不漏气,右上肢可举过肩,右下肢行动灵活,有力,可行走3~5米。继续按上穴针治。

1977年1月11日,口眼斜已经纠正,右上肢伸屈灵活,右下肢行走有力,平稳,不扶物可以行走。血压稳定在150/8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遗留异常。

注:本病例使用的上面瘫、下面瘫穴,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有效穴位。上面瘫穴在太阳穴外开5分处,进针2寸左右,针尖向下面瘫穴位透刺。下面瘫穴在地仓与颊车穴的连线中点下5分处,进针2寸左右,针尖向上面瘫穴位透刺,留针30分钟。面痉穴在瞳子穴下5分处,进针2寸左右,针尖向地仓穴透刺或向颊车穴透刺均可,留针30分钟。

按语:患者体质肥胖,痰湿内盛,气不胜形,由于肾阴亏虚,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蒙蔽神明,走窜经络,故症见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取如上诸穴,使脏腑之气血得以调达,经络畅通,故可取效。

病例6:杨××,男,47岁,干部,平顶山市,门诊号:0113。

自诉:原患高血压,平时性情急躁,1978年9月某日,因给职工分肉,自觉思想不集中,记错账,头发晕,站起后摔倒,神志蒙眬,口眼斜,左上肢活动障碍,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诊断为脑出血。住院22天,病情好转出院。1979年2月20日来所诊治。

检查:神志清,检查合作,嘴角向左侧歪,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增强,活动不灵活,体温37℃,呼吸20次/分,心率80次/分,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未触及。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脉弦,舌质红、苔黄腻。

诊断:脑出血后遗症。

辨证:素体阴虚,复加情绪急躁,工作劳累而致肝阳上亢,阴虚生热,热极化火,火灼津液,聚痰内阻,神明被扰,口眼歪斜,左侧肢体偏废,舌强语涩。脉弦,舌红、苔黄,均为阳亢之象。

治则: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治疗:取风池、曲池、外关、合谷、八邪、环跳、阳陵泉、悬钟、丰隆、太冲、足三里、八风。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连续针3个疗程,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能步行3千米。

按语:足三里、丰隆可调理脾胃,运化痰湿。配用其他穴,活血通络,取得疗效。

病例7:王××,女,63岁,农民,商水县杨庄。

自述:患眩晕30多年,经常感到头重脚轻,劳动后加重。1978年1月7日上午因劳累,突然跌倒,口眼斜,右侧半身瘫痪,言语謇涩,送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出血,住院治疗1个月出院,于1978年6月24日来所诊治。

检查:神志清醒,右侧瘫痪,上下肢肌力0级。口眼斜,舌强流涎,言语障碍。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脉沉细,舌质红。

辨证:患者为中风后气血亏损、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所以症见肢体失养、偏枯失用、口眼斜、痰阻舌络、语言不利。

诊断:脑出血后遗症。

治疗:取太冲、人中、风池、廉泉、地仓、颊车、迎香、曲池、合谷、肩、环跳、委中、阳陵泉。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

1978年6月28日,针4次后,流涎减轻,下肢有微弱抽动,肌力Ⅰ级,上肢、颜面如前,仍针上穴。

7月2日,经过8次针刺,口眼斜纠正,下肢可以屈伸,肌力Ⅱ级。上肢可抽动,肌力Ⅰ级。减去面部穴位,加刺肩三针、昆仑、足三里穴。

7月15日,患肢功能较前提高,下肢能站立,扶物可走,肌力Ⅲ级,上肢可举至鼻平,肌力Ⅲ级。

7月25日,第1个疗程结束,下肢可站立行走,上肢伸屈自如,唯手仍不能握物。

按语:本例眩晕30余年,说明素体阳亢明显,劳动后阴阳更显失调,肝阳暴盛,化火生风,风火上冲脑窍,走窜经络,发为中风,症见肢枯偏瘫。治取太冲、风池平肝祛风,曲池、环跳等穴以活血通络,经1个月针治收效。

病例8:苏××,男,60岁,新郑县,门诊号:0179。

代诉:5年来反复浮肿,头晕、耳鸣。1976年4月劳动后突然昏倒,半身不遂,急送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症状好转后出院,但遗留有四肢浮肿、面色白、头晕目眩、半身瘫痪、嘴歪眼斜、气短无力。1978年3月来所诊治。

检查:神志清醒,面容消瘦白,眼睑及四肢水肿,口眼斜,言语不清,左上肢可举平嘴,手不能握,右下肢仅可屈伸、不能站立,肌力均在Ⅲ级以内。血压190/100mmHg(1mmHg=0.133kPa),脉弦细,舌质淡、苔白薄。

诊断:脑出血后遗症。

辨证:本病例阴虚旷久,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俱亏,久虚生热,热极生风,窜扰脏腑经络,则见上述诸症。

治则:益气养血、疏通经络。

治疗:取关元、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肩、曲池、外关、合谷、八邪、地仓、颊车、环跳、阳陵泉、昆仑、八风。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

1978年7月,3个疗程结束,面瘫纠正,上肢可高举过头,握力增加,肌力Ⅳ级。下肢肌力Ⅳ级,水肿全消,扶物可以行走。

按语:该病为阴阳两虚型的中风,治疗宜气血双补。取关元、足三里、血海,可补气血,醒脾开胃,促进水谷运化,以增后天之本。配合其他穴,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治疗目的。

病例9:马××,女,68岁,市民,郑州市,门诊号:0179。

代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下肢麻木,不能行走有4年之久,经省中医学院附院治疗好转,1978年10月12日在家操劳家务,突然跌倒,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舌强语涩,到某医院诊断为脑出血。1978年10月15日来所诊治。

检查:血压180/120mmHg(1mmHg=0.133kPa),心率76次/分,律齐,呼吸26次/分,体温37℃,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右上肢瘫痪,肌力0级,右下肢稍有抽动,不能移位,肌力Ⅰ级。面瘫、流涎。脉细数,舌质红、少苔。

诊断:脑出血。

辨证:患者体质属阴虚阳亢,下肢麻木,为肝肾阴血不足、血不荣筋、筋脉失养、内风将起之先兆。虽经治疗好转,但家务劳累,作息失宜,暗伤阴血,肝阳上亢,阳风内动,血气并走于上,瘀塞脑窍,则现诸症。

治则:滋阴养血、平肝熄风、活血通络。

治疗:取三阴交、中脘、肾俞、阴陵泉、肩、曲池、风池、合谷、八邪、环跳、风市、委中、太冲、太溪、八风。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1979年1月20日,连续3个疗程,并配服平肝熄风、活血通络中药40余剂,诸症如前,不见好转。

按语:该例患者针治无效,究其原因可能亦属多方面。其一,治疗中时逢隆冬季节,生理功能置于收藏不发之时,对于病症的康复造成生理性的不利。其二,年老体弱,长期患病,亦是沉疴,故施同等治疗量于该患者,仍不见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