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12169800000024

第24章 赵玉青针灸医案 (2)

第十一章 赵玉青针灸医案 (2)

按:1.病逾十载,形瘦肢冷,大便溏薄,日行三次,证属“肾泄”。肾者主蛰,开窍于二阴。命门真火衰微,一则脾虚失运,二则下焦失于禁固,致成肾泄,肾阴不足,肝失滋涵,肝阳上亢,干扰清窍,则见眩晕。脉弦细者,肝旺而肾亏也。脉证相参,为肾阴肾阳俱虚之症。因此,在初诊、二诊时,施以兼顾之法。

2.“然谷”是足少阴肾经之荥穴,确有“燃谷”的含义,“命门”是真火寄附之所,故三诊时开始加灸此2穴后,收到“蒸腐水谷”的良好疗效。从而体会到古人对俞穴的命名,有一定的含义,启示我们必须努力去钻研,通过临床实践,加以整理发扬。

慢性胆囊炎

张××,女,61岁。

初诊(1960年9月1日):寒热时作,胸脘胀闷,偏右作痛,纳呆食减,痛时泛恶,目黄肤黄,发病7个月有余。初在内科治疗,服中药41剂,效不显著,转来针灸治疗。当时小便黄赤,大便色淡,口渴不欲饮水,脉濡滑而数,舌苔黄腻,中剥,肝在胁下2指。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55U,天冬氨酸转氨酶138U,黄疸指数36U,血胆红素1.8毫克%,凡登白反应直接迅速、间接强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6U,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诊断:慢性胆囊炎。

治疗经过:

取穴:中脘、上脘、期门、日月、气海、光明、太冲、肝俞、中都。

手法:平针法,留针15分钟。

9月3至7日连续3诊:病势渐减,唯大便秘结,仍予通腑。原方加大横。

9月12日诊,大便已通,胸脘胀满较舒,胃纳有增,目黄肤黄似减,精神逐渐恢复,仍宗前治。

原方去大横穴。

自9月14日至10月28日,连治12次,达17诊,病情不断好转,均照前治。

11月12日,停诊已半月,诉说寒热又作,肤黄目黄又增,胸闷纳呆,症见复发,再施前治。

11月14日,仍有胸闷,其他无明显改变,因调整穴位如下:中脘、上脘、期门、日月,气海、关元、阴陵泉、足三里、光明、太冲、内关、中都、养老、肝俞、胆俞、瞳子髎。

手法:同前。

11月17日来诊,胸闷又舒,病情有减,仍宗原方。

自11月19日至12月9日又治7次,前后共计治疗27次,诸症悉退,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降至48U,天冬氨酸转氨酶降至34U,血胆红素0.3毫克%,乃停止治疗。其后随访,情况恢复正常。

按:凡病肝胆气滞,脾土困倦,必致中州失运,津液不输,浊气生湿,湿郁生热,热结湿深,蒸于脾肾,则酿成黄疸。寒热时作者,湿热所蕴发也;胸脘胀闷者,中气失宣也,纳呆食减者,脾气困倦也,目黄肤黄者,湿热搏聚也,参合脉舌,乃小溲色赤,口渴不饮等症,无不由于湿热为患,故取期门(肝经募穴)、日月(胆经募穴)、肝俞(肝脏之背俞穴)、光明(胆经络穴)、太冲(肝经原穴),加上中都(肝经郄穴),表里同治,疏肝泄胆而治其标,取中脘、上脘以宽中和胃,健运中州,以图治其本,兼用气海理气,以佐运化,则津液自行,气机得通,湿热之邪亦随之而去。

注:凡登白反应

即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常用,现在已不多用于临床。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加,则凡登白反应呈直接迅速反应;溶血性黄疸病人的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则凡登白反应呈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

糖尿病

叶××,女,48岁,工人。

初诊(1959年9月3日):1957年秋季发觉口渴,喜饮,每日小便达10余次,容易饥饿,体倦乏力,面浮足肿,有肾病史,同年12月起,双目视物模糊,四肢有麻刺感,心悸眩晕。检查:身长156cm,体重55kg,肺部(-),眼底视网膜血管较细小,血压90/50mmHg(1mmHg=0.133kPa),血糖9.9mmol/L,尿糖定量0.36mm/24h,定性(++),脉沉细,舌淡红,根有薄腻苔。诊断:糖尿病。

治疗经过:

第1疗程 取穴:脾俞艾灸3壮,肾俞直刺0.8寸轻刺激,太溪直刺0.5寸轻刺激,光明深刺1.2寸,各留针10分钟。

每日针灸,连续2个星期,口渴尿频渐减,视力改善。

第2疗程 取穴:同上加阴陵泉、三阴交(平刺法)。

2穴交换应用,每日针灸,2个星期内善饥善渴症状逐渐解除,视力好转。

第3疗程 主穴:第1方加曲泉、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渊、灵道。轮流应用,间日针灸1次,3个星期后症状基本消除,目明肿退。

复查:体重57kg,血糖6.6mmol/L,尿糖定量低于0.2mm/24h,尿糖定性(-)。治疗期饮食不控制。

按:消渴之疾,大致因肾虚三焦气火燔灼、燥气炽盛而致。此例病者脉沉细,肾脏先已有病,阴阳两亏,釜底无薪,则食气不能润上消下,津液不能输布全身,燥气生热,蕴积肺胃而致病,即《外台秘要》所谓:“阳阻阴而不降,阴无阳而不升,上下不交”,“不可得润”的消渴病的发病原理。根据这一认识,治疗从健脾益肾入手,取用脾、肾二脏的背俞穴和该二经的本腧穴(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为主,配用心经的灵道穴以泻心火,肝经的曲泉穴以泻肝火,兼用太渊,以泻肺火而保阴津,加足三里泻胃火而救胃阴,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韩××,女,60岁。

1959年起,发觉怕热,渐渐颈部肿胀,眼球突出,于某医院检查基础代谢+64%,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硫脲嘧啶,基础代谢率降至-2%,但突眼依旧存在。

1960年8月来院针刺治疗,当时有心跳、头晕、出汗、怕热、情绪急躁、视物模糊不清等症状,体重由原来的64kg减至48kg。检查:两眼球突出,左眼突出18mm,右眼突出20mm,眼睑增宽,巩膜干燥,颈围31cm,颈部甲状腺肿块8cm×3cm,基础代谢率+23%,舌淡红,脉弦。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经过:

取穴:①气瘿、浮白、瞳子髎、合谷、间使。

②同前加用天柱。

③上天柱。

以第1组穴针刺6次,病人颈部肿块逐步消退,临床症状逐步改善,唯眼球突出依旧不变,改用第2组穴治疗20次左侧突眼有所改善,基础代谢率减为-11.5%,但右眼仍突出,后发现天柱穴上方5分处有压痛,针刺感应可达到眼区,就定名为“上天柱穴”,而改用第3组处方,单用上天柱穴针刺40次,左右两侧突眼均平复,视物亦感清楚。

按:本症就其局部颈部肿块而言,可归属于瘿病的范围,若从其全身症状表现来说,则为一派阴虚阳亢的症状。其所以成瘿的原因,古代文献记载,可“由忧恚气结所生”(《诸病源候论》),故针刺治疗,以疏通经络,宣导气血为主。一方气瘿位在甲状腺局部,以宣导患处壅滞之气血,瞳子髎位在眼区,用来治疗突眼;浮白为古代治瘿经验效穴;间使属手厥阴经,能清心火以宁心,合谷属手阳明经,阳明之脉循行过颈,适当甲状腺位置,取此疏通阳明之气血,系循经选穴。二方加用天柱,属足太阳经,《灵枢·寒热病篇》记载:“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其脉气正从此穴发出,故可用来治疗一切眼病。此处用以治疗突眼。上天柱为我们的经验穴,其与经络之联系可能与天柱相同。

甲状腺腺瘤

黄××,女,35岁。

患者于生育第二胎时,发觉颈部肿胀,经某医院,用同位素131I吸碘试验,属正常范围,基础代谢率-10%,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服131I未有改善。

来诊时,颈部肿胀不适,情绪急躁,右胁肋胀满,口渴易饥,小便频数,每逢月经期或劳累时,颈部更感肿胀不适,胸腹不舒。检查:颈围32.5cm,颈部肿块10cm×4.5cm,突出似鹅卵形,血糖6.215mmol/L,胆固醇5.43mmol/L,基础代谢率+14%,同位素131I吸收6小时28.1%,血压100/60mmHg(1mmHg=0.133kPa),体重46.5kg。诊断:甲状腺腺瘤。

治疗经过:

取穴:①气瘿、天柱、合谷、三阴交等。

②泽前、列缺、照海。

③平瘿(注)。

用第1组穴位针刺11次,肿块缩小到4cm×3cm后不再消退,基础代谢率+20%,改用第2组穴针刺1年余,反见肿瘤变坚硬,局部压迫感更甚,很多医院建议手术,患者不愿,要求继续针刺治疗,改用第3组平瘿穴。连续针刺30余次,肿块逐渐消退,颈部柔软舒适,基础代谢率-5%。再配合调经,加用地机穴,月经逐步恢复正常,精神愉快,体重增加至56kg。

按:祖国医学认为“瘿瘤皆因外感六淫之邪,荣卫气血凝滞,内伤七情,气郁湿痰瘀阻而成,其中肉色不变者为肉瘿”。本例患者颈部肿块形似鹅卵,按之不痛,皮色不变,符合“肉瘿”的症状。在开始时,取用一般穴位,疗效不显著,及至采用“平瘿穴”后,肿块才逐渐缩小。该穴位在第4、5颈椎棘突间旁开7分许处,当督脉、足太阳经之间,而属督脉别络之分野。而颈部上段当在哑门穴处有脉通连颈前,入系舌本,是督脉行运阳气于咽喉之所在,故可能本穴也与甲状腺有特殊联系,是督脉施布阳气于甲状腺之处,针刺该穴,能引导督阳以化阴霾络聚之邪,对本例病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注:刺平瘿穴,用缓慢的捻转、提插手法,约2分钟,使针感向前扩散,直达颈部肿块处。泽前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尺泽穴前斜内1寸。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黄××,女,38岁。

初诊(1970年10月19日):患者在1965年因工作繁忙并有情绪,一连20余天,晚上睡眠不好,以致精神失常。曾于北京某医院三次电疗后恢复。1967年3月,又因家事顾虑小发作1个月余。1970年8月产后因情绪受刺激而又引起发作,感到胆小恐惧,啼啼哭哭,整夜不眠,甚至有消极思想,要求中医针灸治疗。

初诊时,衣履整洁、仪态端正,面色暗滞、精神不振,言语对答切题,记忆、计算尚可,智能、定向无缺损,舌淡苔白,脉濡细。诊断: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治疗经过:

第1阶段(1~7诊):

取穴:印堂→心区,安眠1-2(轮用),内关,平针轮刺。

耳针: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