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12169800000021

第21章 吴效仁针灸临床经验

第九章 吴效仁针灸临床经验

平补平泻法

病例

一女患者,患“食道狭窄症”(经某医院检查确诊)。症状:胸闷不畅,纳食下行不顺,纳量亦少,常作嗳气,舌无苔,质淡红,脉象沉细而弦。

处方:天突、膻中、上脘、中脘、承满、内关、足三里。

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

治疗效果:治疗10余次,上述诸症完全消除。过数月后又因气怒病复发作,经针数次痊愈。

兴奋法

病例

一低血压患者,头晕,心悸,心动过缓,脉搏50次/分,血压106/50mmHg(1mmHg=0.133kPa)。

处方:内关、人中、三阴交、素髎。

手法:均用兴奋法。

经治效果:用针1次,复诊症状已除,查脉搏70次/分,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三诊查脉搏

70次/分,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

注:“兴奋法”即是强刺激手法,针感强烈。

镇静法

病例

一患者,心动过速,脉搏120次/分。

处方:取内关,用留针连续镇静法。

经治效果:针后脉搏90次/分,二诊脉搏72次/分,三诊72次/分,1个月后复查,脉搏65次/分。

病例

一胃脘痛患者,不思食,曾做过胃次全切除术,因而不宜在腹部针刺。

处方:内关、足三里、落零五(即落枕穴下5分)。

手法:用镇静法加腹式调气法。

经治效果:捻转15分钟,疼痛缓解,捻转时肠鸣。自云有物向下行,再捻针时病人即有饥饿感。

注:“镇静法”即是弱刺激手法,针感不强烈。

病例

某一阑尾炎患者(化验:白细胞计数3×109/L)。

处方:上阑尾、天枢、下阑尾(均右)。

手法:镇静法加腹式调气法,加灸上阑尾穴。

经治效果:治疗2次疼痛完全消失。麦克伯尼点阴性反应,末梢血化验白细胞计数8.5×109/L。

病例

某患左颈项及下颌痛的病人,痛时似闪电一样。经某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处方:翳风、风池、颊车、迎前(即大迎穴前1寸2分)、外关、合谷、昆仑、足临泣,均左。

手法:用镇静法。

经治效果:经针4次,疼痛消失。

病例 患者右面颊、鼻旁、下颌部阵发性疼痛,说话时痛尤加重,张口困难。有时瞳子髎穴疼痛,经某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处方:翳风、下关、颧髎、太阳、迎香、迎前(即大迎穴前1寸2分)、内庭(右)、合谷(双)、太溪(双)、补穴。

手法:除补穴外,余穴均用镇静法。

经治效果:针后止痛时间短,效果不持久,后改用深刺置针补泻法。留针30分钟。治疗16次疼痛基本消失。

注:“补穴”即足三里穴。

浅刺捻转补泻法

病例

某女孩,4岁。据其父云:其母分娩时医生用产钳使该儿颅内受伤,造成颅内出血,后遗语言不清,手不能持物,腿不能站立,更不能行走,我即按中风、半身不遂治疗,语言謇涩的补法,采用浅刺补泻手法,只在皮上捻转。经过治疗,手已能拿东西,下肢亦能站立、行走,并能骑小三轮车。

浅刺置针补泻法

病例

一女孩,6岁。患左侧面神经麻痹症。曾经他医用针刺地仓透颊车法,小孩因疼而哭,针7次效果不显,孩子很是痛苦。后转我处诊治,经用小针浅刺法,第1针孩子仍哭,第2针哭止,因为不痛,我用此法治疗7次痊愈。

深刺置针补泻法

病例

某患者,54岁。左腿手术后发现深静脉炎。经某医院检查确诊已有半年之久,并经中西医治疗未效。其症左腿沉感,疼痛肿胀。

处方:伏兔、风市、血海、梁丘、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阴陵泉,均左。

手法:深刺置针补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经此针法3个月余痊愈。

呼吸补泻法

病例

某男性患者,18岁。征兵已被录取,但每晚尿床,甚至每夜3~4次。因此急于治疗,特从某县某乡来治病,我采用综合补泻手法,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法。呼吸补法,开阖补法,取穴关元、中极、大赫、三阴交,加灸关元、三阴交。后又加了百会、神门、内关、通里、列缺等穴,用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法,结果8天没尿床由此竟而痊愈。

单刺法

病例

一孩腿痛,不敢走路。

处方:风市。

手法:用单刺法,配合开阖补泻法。

经治效果:只针风市1穴,起针后,孩子立即能够走路,效果甚捷。

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泻法

病例

一女青年,19岁。患左腿内侧疼痛,平素畏针但又想针刺治疗。

处方:风市、血海、阿是穴,均左侧。

手法:用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泻法的泻法(不找感觉)。

经治效果:经治几次后,左腿疼痛即愈。

病例 一患头晕的病人,开始取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外关,用捻转补泻手法的泻法,效果不理想。后仍用这些穴位改用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泻法的泻法效果很好。

另有一患腿痛的患者,开始用捻转补泻法作用不大,后改用十四经迎随捻转补泻法的泻法,疗效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