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治三高有妙方
12165900000039

第39章 酒疗方

第19章 酒疗方

1.蔓荆子清酒

【组成】蔓荆子50克,清酒1000毫升。

【功效】祛风散热,清利头目,降低血压。

【主治】适宜高血压、风热头痛、畏风目眩与头痛者饮用。

【制法】将蔓荆子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清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温饮。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2.川芷牛髓酒

【组成】川芎9克,白芷9克,黄牛脑髓1具,清酒2000毫升。

【功效】祛风止痛,活血化瘀,消肿降压。

【主治】适宜高血压、头痛、牙齿疼痛与关节酸痛者饮用。

【制法】将黄牛脑髓洗净,与川芎、白芷、清酒一同入锅中煮熟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趁热饮用。每次15~20毫升。饮用后,宜卧床休息。

3.川芎酒

【组成】川芎15克,米酒500毫升,白糖10克。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痛,行气降压。

【主治】适宜高血压、神经性头痛、外感头痛和脑动脉硬化性头痛等患者饮用。

【制法】将川芎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撒入白糖,冲入米酒,轻轻摇动后,密封酒坛;浸泡5~7天,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分早、晚2次饮用。

4.茯苓菊花酒

【组成】白茯苓50克,白菊花5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平肝清热,祛风明目,通利血脉,利水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痛、头晕、目眩、目赤肿痛和水肿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白茯苓、白菊花捣碎,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

5.桑椹糯米酒

【组成】桑椹5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滋阴益肾,平肝明目,生津止渴,通便降压。

【主治】适宜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与习惯性便秘者饮用。

【制法】将桑椹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7~10天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

6.嫩竹酒

【组成】嫩竹30克,清酒500毫升。

【功效】清热开窍,利水降压。

【主治】适宜原发性高血压、习惯性便秘患者饮用。

【制法】将嫩竹洗净,切碎,放入酒坛中,冲入清酒,密封;充分浸泡15天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浸泡过程中,每日需振摇酒坛1次。

【用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2次。

7.地骨菊花酒

【组成】地骨皮25克,甘菊花25克,生地黄25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滋阴补血,清热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晕、目眩、体质虚弱、视物不清和流泪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尤其适宜中老年体弱患者。

【制法】将地骨皮、菊花、生地黄捣碎,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3次。

8.杜仲酒

【组成】杜仲50克,黄酒1000毫升。

【功效】补益肝肾,强健腰膝,降低血压。

【主治】适宜肝肾不足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杜仲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2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

9.冬菇柠檬酒

【组成】干冬菇25克,柠檬2枚,蜂蜜10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滋阴润燥,降压降脂。

【主治】适宜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与食欲缺乏者饮用。

【制法】将冬菇洗净。将柠檬洗净,连皮,切为薄片。将二者一同放入酒坛中,调入蜂蜜,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个月,即可开封饮用。浸泡过程中,需每日振摇酒坛1次,并将酒坛置于阴凉干燥处。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

10.当归生地酒

【组成】当归12克,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柏子仁12克,龙眼肉12克,白茯苓12克,黄酒1000毫升。

【功效】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适宜阴血亏虚、心神失养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当归、生地黄、麦冬、柏子仁、龙眼肉、白茯苓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0天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浸泡过程中,需注意每日振摇酒坛1次。

【用法】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11.枸杞生地酒

【组成】枸杞子20克,生地黄30克,当归20克,白菊花2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清热滋阴,疏肝明目,养肾降压。

【主治】适宜肝肾亏虚型高血压患者饮用,可见头痛、头晕、目眩和耳鸣等症状。

【制法】将枸杞子、生地黄、当归、白菊花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0毫升,每日分早、晚各服1次。

12.人参双子酒

【组成】人参15克,五味子30克,枸杞子3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补气益肾,滋阴降压。

【主治】适宜气血不足、肾阴不足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人参切为薄片,将五味子、枸杞子捣碎,并与人参片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毫升,于睡前饮用1次。

13.女贞子酒

【组成】女贞子50克,黄酒1000毫升。

【功效】滋阴养肾,疏肝明目,清热降压。

【主治】适宜阴虚内热型高血压,可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和耳鸣等症状。

【制法】将女贞子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7~10天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0毫升,每日3次。以空腹饮用为宜。

14.白菊花酒

【组成】白菊花5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平肝祛风,明目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痛、头晕、目赤和眼花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白菊花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5~30毫升,每日2次。

15.蒲黄黑豆酒

【组成】蒲黄30克,黑豆100克,黄酒100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降低血压。

【主治】适宜高血压、水肿、脚气等患者饮用。

【制法】将蒲黄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并与黑豆一同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

16.白芷苡仁酒

【组成】白芷10克,薏苡仁20克,炒黑豆50克,黄酒100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晕、目眩与水肿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白芷、薏苡仁、炒黑豆捣碎,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

17.茯苓酒

【组成】茯苓50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健脾燥湿,清心安神,利水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晕、目眩、惊悸、失眠、健忘和腰膝酸冷等症状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饮用。

【制法】将茯苓捣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2次。

18.菊花白术酒

【组成】菊花30克,白术30克,荆芥25克,地骨皮25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祛风燥湿,清热降压。

【主治】适宜伴有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潮热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制法】将上述诸药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20毫升,每日2次。

19.麻仁独活酒

【组成】火麻仁(炒)2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牛膝15克,制附子15克,川椒(炒)25克,米酒1000毫升。

【功效】祛风止痛,疏经通络。

【主治】适宜高血压、中风(卒中)、半身不遂和骨节疼痛等患者饮用。

【制法】将上述诸药一同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将纱布袋放入酒坛中,冲入米酒,密封;充分浸泡1周后,过滤药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0~25毫升,每日3次。于每日3餐前空腹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