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捏脊疗法治百病
12164300000026

第26章 骨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第8章 骨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一、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腰部疼痛,动转不灵,负重不利。尤其好发于体力劳动及体质较弱者。

【病因病机】

本病多发生于腰骶、骶髂和两侧骶棘肌处,这主要是体重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当体位不正,突然改变体位;或搬动重物,用力过大,使局部肌肉张力收缩;或突然跌仆等造成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关节囊等受损,血脉凝涩,经络壅阻,不通则痛。正如《医宗金鉴》所说:“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在脊柱两侧肌肉疼痛。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腰肌紧张、痉挛(以一侧者为多见),甚者可出现脊柱抗痛性侧弯,疼痛可牵扯至一侧臀部或下肢,局部压痛、拒按,压痛点多在一侧腰肌,尤以腰2~3椎两侧最为明显。甚或脊柱僵板不动,动则痛如锥刺,或为挺直不能弯曲,或为躬身不能直立,腰部肌肉症状可不明显,压痛点多局限于腰椎关节处。受伤时患者常当扭伤较重时,常随即出现腰部的剧痛,活动不便,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时都感疼痛加重。检查可见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压痛明显,常伴有腰椎棘突偏歪,放射痛等。

【治疗方法】

1治则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2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先用双手掌根部在背部自上而下按揉腰脊,再用拇指按压夹脊穴(腰1至腰5段)。至患者背部发热感,自觉稍有缓解时,开始用常规捏脊手法从尾椎捏向大椎穴,反复10~15遍,重在捏提的动作,提拿时一般可听到声响,手法先轻柔,逐渐加重,使患者能逐渐适应并耐受。每捏提一遍后按揉肾俞、腰阳关、命门、志室、大肠俞等穴位上按揉半分钟左右。可配合腰背后扳、斜扳、拔伸、热敷等法。

【治验集锦】

1韩水淼报道,用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21~74岁,病程1~7天。手法:患者俯卧床上,屈肘两手平放颌下,下肢伸直。术者站在患者左后方,先确定腰部痛点,然后双手拇、食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拇指指腹对准示指第2指间关节桡侧,两指保持一定距离,对准腰部压痛点,平脊椎两旁3厘米处(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处),双手拇、食指将皮肤捏住猛然提起,随即放松,此时常可听到响声。沿此部位向上下一脊柱两旁掂捏两次,令患者起床活动腰部,每日1次。结果: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自如为痊愈。症状减轻,腰部活动仍受限为好转。症状不减或加重为无效。42例中,1次治愈者32例,好转10例,2次全部治愈。

2刘宝华、孟宪典报道:针刺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0 例,疗效满意。方法:患者取端坐位, 取双侧后溪、申脉穴, 局部常规消毒, 选038毫米×25毫米毫针直刺, 进1~ 05 寸, 得气后留针30 分钟, 每10 分钟行针1 次, 每天针刺1 次。同时配合捏脊疗法, 先确定腰部痛点, 然后双手拇、食指握成半拳状, 示指半屈, 拇指伸直, 拇指指腹对准示指第2 指间关节桡侧, 2 指保持一定距离, 对准腰部压痛点, 旁开脊椎3厘米 双手拇、食指将皮肤捏起猛然提起,随即放松。沿此部位向上下一脊椎两旁提捏1 次, 与针刺交替, 每天3 次,并令患者做腰部俯仰及左右旋转动作, 6 天为1 个疗程。500 例中痊愈360 例, 占72%;显效105 例, 占21%; 好转30 例, 占6%;无效5 例, 占1%。经1 次治疗, 疼痛即明显减轻,活动基本自如者295例, 1 个疗程内治愈的198 例, 一般病例未超过2 个疗程(刘宝华、孟宪典针刺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5 ;6:281)。

【典型病例】

1徐某,男,44岁,干部。1978年抬重物时不慎伤及腰部,当时腰部正中剧痛,牵涉臀部以下,行动困难,辗转痛甚,卧床3天不起,咳嗽,深呼吸及排便均可使症状加重。在县医院诊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服药治疗无明显好转。经用上述针刺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手法一次后当即起床,行走如常。自述诸痛皆消。

2尼某,男,74岁,农民。搬物时扭伤腰部,当时腰部疼痛较甚,行动受限,曾行针灸、理疗及外敷膏药2天无效,扶杖缓至求医。经用捏脊疗法治疗1次;立感腰部轻松,弃杖而去(韩永淼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部扭伤新中医,1991;7:35)。

【注意事项】

避免大幅度运动;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二、慢性腰痛

慢性腰痛,即慢性长期腰部疼痛。包括西医所谓之功能性腰痛、腰背筋膜炎腰背肌纤维质炎、腰背肌劳损等。

【病因病机】

腰部受外伤以后未能彻底治愈或治疗不当而迁延不愈者;长期腰部姿势不良,或长期从事腰部持力及弯腰活动等工作,腰背筋肉不能耐受而致腰痛;或过劳伤肾,腰为肾府,故而腰痛。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或患者素日体质较差,病势较缓,范围广泛,腰部酸楚、隐痛绵绵不断,腰膝无力,可伴有阳痿、早泄、头晕、目眩等虚象。或外受风寒湿邪,阻滞经络,而致腰痛。

【临床表现】

1宿伤腰痛痛点局限、固定,触诊时局限性反应较明显(如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或局限性肌紧张、拘挛等),腰部活动可不受限或不同程度的受限,或仅活动至某一部位时引起腰痛,有时腰痛尚可累及臀部或一侧下肢。

2劳伤腰痛腰部不能保持单一的持久姿势,弯腰久则不能直腰,须用双手扶腿以助腰力,用手扶腰稍事活动后痛可减轻,且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疼痛范围广泛,压痛点在两侧腰背肌,以双侧腰肌为主,腰部活动一般不受限。

3肾虚腰痛腰活动多不受限,压痛点多集于双侧“腰眼”部位,或无明显压痛点,腰肌乏力,面色白,脉沉细、无力等证。

4痹证腰痛由受风寒湿邪引起,患者腰膝冷痛,畏寒喜暖,遇凉则重,遇热则轻,对天气变化比较敏感。疼痛有时可牵涉臀、腿,腰部多无固定压痛点,疼痛范围较广泛,活动可有不同程度受限;有舌淡、苔白,脉象沉缓等证。

【治疗方法】

1治则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2方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无名)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指腹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从长强穴开始,向前轻推患者肌肤,并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先后顺序,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并行捏三提一手法,如此循环,捏拿3~5遍。每捏提1遍后按揉肾俞、肝俞、腰阳关、命门、志室、大肠俞等穴位上按揉半分钟左右。可配合腰背后扳、斜扳、热敷等法。

【治验集锦】

王伟、陈勇等报道:针刺捏脊走罐相结合治疗腰肌劳损76例,效果良好。方法: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穴,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后行捏脊疗法,自尾骶部开始向上,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捏至大椎穴水平,共3遍,以皮肤充血潮红为度。并从关元俞(第5腰椎水平)到膈俞(第7胸椎水平),沿足太阳膀胱经腰背部第一、第二侧线行走罐,慢慢向前推动,上下循经来回推动3~6遍,至皮肤充血潮红、略为发紫为度,10次为1个疗程。76例患者中痊愈46例,占6053%;好转27例,占3553%,无效3例,占394%;总有效率9604%(王伟,陈勇,等针刺捏脊走罐相结合治疗腰肌劳损76例辽宁中医杂志2004;8:682)。

【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注意劳逸结合。

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脊柱损伤中较为多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多发于胸椎11、12或腰椎1、2部位,多发生于单个椎体,但亦有2个椎体同时发生压缩变形。骨折的轻重,往往随其遭受暴力的大小及年龄、体质而异。有的压缩性骨折较轻微,仅有楔状变形;有的压缩则较重,甚至受伤椎体可压缩1/2以上。

【病因病机】

多是由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所致,或在弯腰时受重物压砸造成。老年人由于其骨质硬化,虽有较轻微外伤(如有时患者滑倒坐地),也可能造成脊柱骨折。

【临床表现】

伤后腰背疼痛,伤处微肿,局部后突畸形。亦有某些患者局部无明显畸形,有的可出现上下棘突间隙异常或轻度脊柱侧倾,脊柱活动受限,以后伸明显,患者起卧困难,行动不便。损伤局部压痛显著,少数患者有时可牵扯少腹胀痛,叩击伤处时,疼痛加剧。

【治疗方法】

1治则理筋活血,松肌缓挛。

2治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双手拇指与食指提捏患者脊背, 先从骶尾部开始向上沿脊柱捏至大椎穴5 遍, 然后边捏边提3 遍, 再对骨折脊椎旁提捏10 遍, 最后再平捏3 遍。

【治验集锦】

尹久报道:针刺配合捏脊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 例,疗效满意。方法:针刺骨折椎体上下各1~ 2 个脊椎旁夹脊穴处, 针感为局部胀痛, 留针30 分钟, 每10 分钟行针1 次, 行平补平泻手法, 在针刺的同时局部加照TDP。针刺后行捏脊疗法,医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双手拇指与示指提捏患者脊背, 先从骶尾部开始向上沿脊柱捏至大椎穴5 遍, 然后边捏边提3 遍, 再对骨折脊椎旁提捏10 遍, 最后再平捏3 遍。每日1 次, 10 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3~5 天。经2~3 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16例, 症状体征部分消失5 例, 有效率100%(尹久针刺配合捏脊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 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2 :30,31)。

【典型病例】

郭某, 女, 76 岁, 2001 年1 月4 日就诊。胸腰背部疼痛20 天, 加重5 天。上下床、翻身、行走时剧烈疼痛, 咳嗽加重。查背部脊柱后凸畸形, 呈“圆形驼背”。T3~L4 处压痛, 叩击痛明显; X 线显示胸腰椎各椎体骨质普遍性骨质疏松, 胸3、4、5、7、9、12 椎体呈不同程度压缩塌陷, 压缩高度最多达3/4, 最小约1/4。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胸椎压缩性骨折。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捏脊法, 经10 次后症状减轻, 20 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 脊柱后凸程度减轻2/3, 随访1 年未出现任何腰背部不适(尹久针刺配合捏脊法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 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2 :30-31)。

【注意事项】

嘱患者不要做剧烈运动, 注意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钙剂及维生素。

参  考  文  献

1李志明小儿捏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2佘继林冯氏捏积疗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3邱李华捏脊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4

4金义成,彭坚中国推拿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张有离中国按摩大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6江育仁,王玉润,等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7王雪苔,等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江育仁,张奇文,等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