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捏脊疗法治百病
12164300000018

第18章 内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2)

内科疾病的捏脊疗法 (2)

(1)治则:健脾补肾,温中止痛。

(2)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重点捏拿部位在胸椎7~12,手法可较重,至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剧烈者,可在背部重按压痛点,以顺时针方向为法,每捏1遍后,对脾俞、胃俞、肾俞、胃仓、意舍等俞穴以顺时针方向按1~2分钟。

【治验集锦】

1蔡建华报道:捏脊治疗胃脘痛96例,疗效满意。方法:医者双手示指半屈,拇指伸直,余指握半拳,拇、食指捏起皮肉自长强穴两旁,双手同时交替向上捻动,捏至大椎穴处,一边捏,一边拿,如法3遍,最后行“捏三提一”。96例患者中,显效71例,占7396%;有效21例,占2188%;无效4例,占416%,有效率9584%(蔡建华捏脊治疗胃脘痛96例山西护理杂志,1994;5:102)。

2郭长青等报道:用捏脊等手法治疗34例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方法:常规捏脊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结果痊愈率为47%,显效率为30%,总有效率为100%(郭长青,等经穴按摩治疗浅表性胃炎34例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88;3:34)。

3刘宗汉报道:捏脊为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5例,疗效满意。方法: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或风府穴,手法可稍重或先轻后重,以患者自觉背部皮肤微痛,皮肤潮红有热感为度,捏拿10~15遍,从第5遍开始可加重按脾俞、胃俞、胆俞、膈俞及压痛点3~5次,可配合以轻手法在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按摩,10天为1个疗程,疼痛消失后再治疗10天。结果:痊愈13例,占40%;显效12例,占267%;好转11例,占244%;无效4例,占89%,总有效率911%。其中10例痊愈和4例显效患者中,停治1年后,多次随诊的13例,均疗效巩固未复发(刘宗汉捏脊为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辽宁中医杂志,1999;7:33)。

【典型病例】

王某,女,30岁。发作性胃脘疼痛7~8年,食辛辣加重或诱发,钡餐透视诊断为胃窦炎。10天来胃脘灼痛,喜按,伴食欲缺乏,恶心,口渴喜饮,曾服多种西药无效,左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压痛;舌红少苔,脉沉细。诊断为胃脘痛,胃阴不足型。治疗捏脊配合推拿背部压痛点,1个疗程后疼痛完全缓解,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随访未发(齐传厚推拿背部俞穴治疗胃脘痛50例小结山东中医杂志,1986;1;16)。

【注意事项】

排除急性病症。调畅情志,忌食辛辣,生冷之物。

三、胃下垂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指做立位钡餐检查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或十二指肠壶腹(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

中医无胃下垂之病名,但《内经》有曰“胃下,下者下管约不利”。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作用,使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在肾精的作用下与自然清气相合,构成元气,在肝的疏泄功能作用下,元气流注全身,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若长期暴饮暴食,或食后剧烈运动,损伤脾胃,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元气亏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形成本病。亦有因大病或产后损伤元气所致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因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临床上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或妇女生育过多腹壁肌肉松弛,腹压下降,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以腹胀为主,食后即感腹胀。胃痛不甚,亦无周期性和节律性,自觉胃有下垂感和肠鸣作声;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大便形状异常,呈扁形而短,伴有眩晕,乏力,失眠,严重者可伴见其他脏器下垂。

【治疗方法】

1治则健脾和胃,升阳举陷。

2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反复捏脊10~15遍,手法宜轻柔和缓,不宜过重,速度宜慢不宜快,每捏1遍后轻按揉双侧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等俞穴。配合按揉手法,以逆时针方向在腹部进行按揉。

【治验集锦】

李晶报道:推拿捏脊法治疗胃下垂患者73例,效果满意。方法:先实施捏脊法,重在胸7至腰2之间,进行捏、推、按、拨、揉法,重点刺激脾俞、肾俞、胃俞等穴;然后在腹部施以推、颤,波型按揉捏法;再以坐位在背部施以按长强,搓八髎等手法。结果:痊愈48例,占6575%;有效22例,占3014%;无效3例,占411%,有效率9589% (李晶按摩治疗胃下垂73例中医杂志,1980;3:50)。

【典型病例】

孙某某,男,40岁,某市电子局干部。因上腹部疼痛,纳食较差,每餐只能吃50~100克(一二两)半流质食物,精神不振。检查见腹肌松弛,上腹部凹陷,四肢肌肉不发达,脾俞、胃俞敏感,钡餐透视胃下极在双髂嵴连线以下11厘米,用捏脊按摩手法治疗2个半月,胃上升9厘米,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李昌萍,等按摩治疗胃下垂34例小结按摩与导引,1989;6:16)。

【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少量多餐,忌食生冷、酸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生活规律,调节情绪,加强体育锻炼。

四、腹痛

腹痛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发生。腹痛的部位,泛指大腹和少腹。包括肝、胆、脾、胃、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凡外感风、寒、暑、湿之邪;或因阳气素虚,脏器内寒;或饮食劳倦所伤;或郁怒伤肝,气滞血瘀,或虫积为病,均可发生腹痛。

腹痛分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本节主要讲述慢性腹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炎、胆囊炎、胆结石、输尿管结石、蛔虫病、水肿型胰腺炎等疾病。

【病因病机】

1外感时邪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内停;或恣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湿热机制,蓄结肠胃;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或过食生冷,遏阻脾阳等,均可影响脾胃之健运,使之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3情志失调情志怫郁,恼怒伤肝,木失调达,气血郁滞;或肝气横逆,乘犯脾胃,以至脾胃不和,气机不畅,均可导致腹痛。

4阳气素虚脾阳不振,健运无权;或寒湿停滞,渐致脾阳衰惫,气血不足,不能温养脏腑,遂致腹痛。

此外,腹部手术之后,跌仆损伤亦可导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而引起腹痛。

【临床表现】

患者腹痛,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感,持续性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胃灼热感,嗳气,嗳酸,轻重不一的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治疗方法】

1治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2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捏拿10~15遍,手法可稍重,但要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捏1遍后加按揉肝俞、胆俞、肾俞、胃俞、膈俞等俞穴,尤其是右侧的肾俞穴,可施以较重手法,重点按揉。配合擦章门、期门、按揉双侧胆囊穴。

【治验集锦】

1徐整峰、徐艳报道:背部阿是穴按压法配合捏脊治疗腹痛43 例,止痛效果明显。方法: 患者俯卧, 医者以大拇指移压法从督俞穴向三焦俞取穴;指压疼痛最敏感的位置(阿是穴),结合胃俞穴(用大拇指重按手法旋压约1分钟, 以承受为限);按压2次为1 组, 疼痛已不明显或消失, 治疗结束。疼痛如减轻, 但仍有痛感者重新按压1 次。然后进行捏脊法, 医者从长强穴开始捏脊, 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拈捏其脊背, 把皮肤捏起来。边提边捏向上前移直到厥阴俞穴为1 遍, 做第3 遍时要边提捏, 边上下、左右晃动。每天1~ 2 次, 治疗1 次疼痛消失者29例, 治疗2 次疼痛解除者14例,有效率100%(徐整峰、徐艳背部阿是穴按压法配合捏脊治疗腹痛43例福建中医药,1997 ;10:26)。

2王群朝等报道:用捏脊疗法治疗1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满意。方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捏拿10~15遍,手法可稍重,但要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捏1遍后加按揉肝俞、胆俞、肾俞、胃俞、膈俞等俞穴,尤其是右侧的肾俞穴,可施以较重手法,重点按揉。配合擦章门、期门、按揉双侧胆囊穴。18例患者中痊愈9例,占50%;显效5例,占28%;好转2例,占11%;无效2例,占1l%,总有效率89%(王群朝,等按摩治疗慢性胆囊炎。辽宁中医杂志,1991;12:35)。

3陶梅芳报道:捏脊治疗腹痛60例,止痛效果明显。方法:第一步按揉背部腧穴,约3分钟,第二步捏拿背部腧穴,自上而下,反复3遍,第三步擦法,用掌根在脊柱两侧皮肤上反复上下摩擦,至皮肤发红舒适为宜。60例患者中显效32例,占5333%;有效19例,占3167%;无效9例,占15%,有效率85%(陶梅芳捏脊治疗腹痛60例陕西中医,1998;1:28)。

【典型病例】

王某,女,44岁,1985年5月6日就诊。主诉:近2个月来,右上腹钝痛持续性加剧,且放射至左侧肩胛区,伴有呕吐,胃灼热,嗳气,腹胀等。平素进食脂肪食物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已反复发作9年余,曾2次住院全面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经药物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刻诊:右梁门,右肩胛下角内侧缘明显压痛,期门、胆俞、内关、阳陵泉下2寸处,太冲、足三里等穴均有不同程度压痛;B超检查,胆囊略增大,胆囊壁增厚,收缩功能减弱,胆囊内有一直径05厘米的结石,3个直径为02~04厘米的结石。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用捏脊按摩方法治疗2次,腹痛,呕吐消失,治疗1个疗程后,食欲大增,腹胀,嗳气等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B超复查,无异常所见,伴随症状全部消除。停治1年后,经多次随访,病情无复发,远期疗效巩固(王群朝,等按摩治疗慢性胆囊炎辽宁中医杂志,1991;12:35)。

【注意事项】

查清病因,急症必须及时处理;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发病;切忌忧思恼怒和暴饮暴食;保证睡眠和休息时间,不可劳倦过度。

五、腹泻

腹泻即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变稀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由湿盛内阻,脾胃功能障碍,大肠传导失司,清浊混杂而下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为多。

中医古代对泄泻有各种称呼,《内经》称“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汉唐时期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相当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肠炎、食物中毒、慢性胰腺炎、肠结核、过敏性结肠炎等。

【病因病机】

泄泻的病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种,病变的部位在脾胃和大小肠,关键是脾胃功能障碍。

1感受外邪感受寒湿、湿热、暑湿之邪,壅滞中焦,困阻脾土而成泄泻。其他如寒邪,暑热之邪侵袭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调亦可致泄泻。

2情志所伤忧思恼怒,所欲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泄泻。

3饮食所伤饮食不节,进食不洁腐败之物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而成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所说:“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4脏气虚弱脾胃素虚,命门火衰,不能助脾土腐熟水谷,以致脾胃不能受纳,脾失

健运,湿滞内停,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临床表现】

1寒湿泄泻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湿热泄泻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