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1938中国大营救
12038600000086

第86章 一片火海

“飞虎队,快看,飞虎队!”

上海上空响起了隆隆的声音,那巨大的声音穿云破雾,震得黄浦江翻涌,整个城市的大地抖颤。是成群结队的美军飞机!

虹口犹太人隔离区破旧的房屋全都随着来自天空的轰鸣打着哆嗦,窗户哗啦呼啦地响。

起初,这里的人们并不觉得恐怖。小孩子在屋外抬头或者倚窗眺望,能够清楚地看到飞机前面涂抹着的呲牙咧嘴的图案——“鲨鱼嘴”,与飞机尾部画着的五星标志。

犹太人早就从以前的报纸上知道美国将军陈纳德带来很多美国飞行员,组成了一支令日本空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在争夺制空权的空战中,在保卫滇缅公路以及阻敌的怒江之战中,以及在开辟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而且,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将一直站在“中立”立场上的美国打醒,从原来的在道义上和物资上支持中英,变为卷入战争,直接参战。在中国建立空军基地,并将原来陈纳德准将领导的被称为“飞虎队”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扩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不久再次发展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不仅如此,美军还以中国本土为基地,派出因善于夜间作战而被称为“黑寡妇”的“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来华作战,从重庆起飞的第426、427夜战中队轰炸了日本东京。四川梁山基地组建了“中美混合飞行联队”,中美飞行员一起驾驭着B—24型轰炸机打击日寇。美国援华空军部队已经达到七支,分别从一百多个机场升空的二十八种飞机,先后发动了多次重大战略行动,给日本人以沉重打击。

不久前,美军飞机已经延伸轰炸半径与目标,轰炸了吴淞口和日军设在上海的机场、码头,开始了几批数个波次的轰炸行动。上海犹太人与上海市民一样,纷纷传说盟军还将陆续轰炸日本电台和军事仓库。

现在,他们欣喜地看到如同雄鹰一般的美国飞机飞临上海上空,“炸吧、炸吧。炸毁日本军事设施,炸死日本人!”他们在心底里呼喊,法西斯也终于有这一天。他们甚至想起了此时已属遥远的欧洲,德国飞机的肆虐曾经使无数的欧洲城市化为灰烬,自己的犹太同胞在火海中挣扎。

这是1945年7月17日的下午。上海上空天气晴朗,三伏天毒毒的大日头使遍布上海的日本“膏药旗”黯然失色。但是,突然出现在上海上空的成群的美军飞机,一时间遮挡住了闷热无比的大太阳。

上海上空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街上的人有的四散奔逃;有的却呆若木鸡,张皇失措;也有的兴高采烈,恨不能末日来临,“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

沿着黄浦江飞过来的机群早已迅速地躲过了日军停靠在江上的军舰,包括万吨驱逐舰旗舰“出云号”的炮火,似乎对它们不屑一顾,低空掠过外滩、英租界,径直朝着“珍珠港事件”后已经被日本占领的改原来的“美租界”、“公共租界”为“日租界”的虹口一带飞来。飞机的目标,是位于虹口一带的日军的电台、军火仓库、海军司令部与遍布虹口区的军事目标以及日侨居住地等。

瞬间飞临的机群,开始俯冲轰炸,那用“钢铁意志”表达着的仇恨与愤怒的倾泻,顷刻间化作巨响、火光与烟尘,击中者房倒屋塌,炸到者灰飞烟灭。袭击范围内的人鬼哭狼嚎、哭爹喊妈的声音虽然此起彼伏,却都湮灭在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的更大打击之中。

刚才还在播放着警报的日本设在上海的广播电台,一下子笼罩在一片烟云火海之中,不知道是谁慌乱之中还不忘“镇定”地换上了一张唱片,电台喇叭中呜呜咽咽地播放出《君之代》的歌声,那意思似乎是要媲拟苏联的肖斯塔科维奇在德国纳粹进攻列宁格勒的时候创作并播放的《第7号交响曲》即《列宁格勒交响曲》。

日军在虹口地区的仓库、军火库也相继起火。被击中了的军火库发出的弹药爆炸之声,甚至一时盖过了天空中美军飞机的轰鸣与投弹爆炸的声音。附近的日侨社区也跟着中弹起火,一时凄惨呼叫四起,就有身上着了火的居住在这里的日本男女侨民如同飞蛾,四下里乱跑乱撞。

但是,更为凄惨的一幕出现了!美军飞机上落下的成吨成吨的炸弹,竟然也落到了附近紧挨着的犹太人社区与邻近的中国老百姓的“棚户区”!

美军飞行员不知道在他们轰炸的军事目标的附近却有着一大批饱尝苦难的犹太人和无数中国的普通平民啊!

俯冲下来的盟军的飞机,一串串的巨型炸弹呼啸着投向日军的电台、仓库,也波及毗邻的犹太人隔离区,前方不到二百米的地方,立刻腾起冲天的浓烟和大火,巨大的气浪将本已经衰朽的屋顶掀翻……

一个波次的俯冲之后,一些犹太人想要站起来,冲向隔离区,抢救自己的亲人,但紧接着第二个波次的俯冲攻击又开始了,这次日军的军用仓库被击中,一阵地动山摇之后,仓库里的各种弹药爆发了连环爆炸,如巨大的节日焰火般的火球,四散飞溅,隔离区大片的木制阁楼和中国老百姓的棚户区的点状火势,瞬间就连成了一片,凶猛火势裹挟着滚滚的浓烟遮蔽了大半个天空……

顿时,人们陷入哀号中。有的犹太人捶胸顿足之后还仰望天际做出一个祈祷的动作,“上帝啊……”

在一座座阁楼的犹太人的家中,大火像金色的蛇,在木制结构的房间里乱窜。不一会儿,整个阁楼轰然倒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人们所能看到的只剩下浓烟、焦土、无数哭嚎的人们。偶尔,从浓烟中冲出一个火人,人们便一拥而上,帮忙扑火,但是已经看不清到底是犹太人还是中国人。他们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奄奄一息,不久便成为无名的尸体……

7月17日虹口犹太人隔离区的大火,直到三天后的一场大雨,才彻底熄灭。雨后的轰炸现场,是一片黑黑的残垣断壁,埋藏在黑土中的没有燃烧尽的圆木,在清晨的氤氲里冒着缕缕青烟,像是不散的阴魂久久不动。

先前的隔离区内一排排的阁楼成了废墟一片,好像在城市中被抹平,从来不曾存在过。

中国难民棚户区的低矮的房屋也荡然无存,燃烧得更加彻底,绵延开去的是黑色的焦土。

只有中间的马路上,中国人的伤员和犹太人的伤员集合在一起,躺满了整条马路,绵延几公里。他们再也用不着隔墙扔东西,再也不用担心和防备日本人的刺刀和狼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分离了。于是,在这条马路上,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中国人和犹太人不分民族和贫富,他们互相救援,互相搀扶。中国人负责担架、烧饭、从废墟中扒人;犹太人负责包扎、治疗、抢救伤员……他们默默工作,又互相谦让。

在虹口爆炸现场,虽然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战争、苦难,习惯于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和生死劫难,心已经坚强得近乎麻木,但是现场的惨境还是让死里逃生、勉强活着的人脸色苍白,心头颤抖不已:

31名犹太人、4000名中国、300名日本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埋在废墟里,化在灰烬中。血肉横飞,肢体残缺,那情景,比任何人所能想象得到的地狱还要恐怖和凄惨。无论是中国传说的阴曹地府阎罗殿,还是意大利但丁笔下的《神曲》所描写的“地狱”,甚至德国大诗人歌德笔下的巨幅长诗《浮士德》中的魔鬼“浮士德”使出浑身解数来作恶,也难比其一二。

但是,就在美国飞机误炸虹口犹太人隔离区与相邻的中国平民区的当口,纯朴善良的中国人,邻近的上海居民,虽然同样伤亡惨重,仍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出许多犹太人。他们有的自家房倒屋塌,却冲进摇摇欲坠的犹太人的阁楼;有的自家人死亡失踪,却看见已无一墙之隔的犹太邻居在火海中挣扎而奔过去抢救。那一刻,上帝目睹了并不信上帝、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义举和善举。从来没有人救赎他们,他们却在以自己的生命和救死扶伤的人性的本能,去无私地向本来应该生活在遥远的国度、遥远的地方的那些个犹太人,伸出了让他们脱离火海的援手。

天下四海是一家,人类本来是兄弟。

数十年以后,许多回访旧地的犹太难民仍对那一幕记忆犹新,心存深深的感激之情。

“当时,我们家燃起了大火,父母外出还没有回来,屋里只有我和才三岁的妹妹。妹妹吓得大哭,我往外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也跟着大喊大叫“救命、救命”……薄墙后面,就住着中国邻居,平日里绕到房后与中国的小伙伴一起玩儿,知道他们那排房子比我们的还不如,全是破木板的旧房。此刻,从后窗可以看见,他们的房子全都起了火,那火着得比我们的房子起的火还要大。我和妹妹正在不知所措之间,忽然听到后窗传过来喊声:

“小弟弟,小妹妹,别害怕,别乱跑,我们过去救你们!”

“那咱们的房子快烧塌了!”

“人不都跑出来了,房子塌了不要紧,救人要紧!”

“住在后面的邻居一家跑过来,用脚踹开了我们的房门,冲进火里,将我和妹妹抱了出来!”

鲍勃站在他寻访到的原来住过的里弄那里,事隔多年,他仍然心有余悸但更满怀感激地说道。原来他们住的和邻居住的房子早没了,现在,那里建起了一所幼儿园,从里面传出一阵阵欢快的儿歌声……

战争的逻辑是非常奇怪的,那就是没有逻辑,或者是在正常逻辑之外加上荒谬逻辑。

战争的逻辑,往往是玉石俱焚。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如果细数一下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冲锋陷阵的战士,他们的死亡,不见得有平民百姓多。

战争的逻辑,往往与挑起和发动战争的人的目的相反。例如,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曾经想以战争来恐吓其他政府与人民,但恐怕真正被战争吓着了的是他自己。在他发动的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中,他却时时表现出他的歇斯底里般的荒谬:在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他的一道“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的命令,使得40万英法大军得以争取到了胜负与生命攸关的宝贵的时间,从而像丘吉尔所说的成了“一场在失败中孕育着胜利的战争”;再比如在随后展开的德国与英国空军的“英吉利海峡大空战”中,当疲于奔命来不及补充和调整的英国皇家空军面临着失去制空权的时候,为了报复丘吉尔派出轰炸机群飞到柏林上空对柏林进行狂轰乱炸,希特勒竟然命令戈林的空军放弃对英国空军基地和战斗机的轰炸与打击,转而轰炸伦敦等大城市,再一次给了英军以喘息之机,使英国皇家空军赢得了宝贵的24或者46小时,重整旗鼓后再战,取得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英吉利海峡空战的胜利,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盟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德军和德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至于说军事情报密码的丢失与被破译,那更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黑盒子,给敌人以机会,给自己以毁灭。

但是毕竟,在独裁与当权者挥舞着令箭无情地开始战争的时候,在他自己从此陷入万劫不复之时,更深更多地陷入悲惨境地的,还是那些平民与战士。如果不是盘踞在若干岛屿的日本军官和普通士兵的顽强抵抗,令美军伤亡惨重,也不会有“小男孩”与“胖子”非得重重地落到广岛与长崎,壮观的蘑菇云之中裹挟着数十万平民百姓的血肉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