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1938中国大营救
12038600000085

第85章 雪中送炭

在隔离区内的“唐山路”与“公平路”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最近开始发生一些十分离奇而又神奇的事情。

“妈妈,我饿!”

7岁的姬茜有气无力地伏在妈妈身上说,本该去上学的她,此刻,眼神中交织着祈求帮助的希望和无助的恐惧。

母亲轻轻地扶她坐在椅子上,转过身去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却正看见姬茜9岁的姐姐与刚1岁多的弟弟也以同样的眼光望着她。

“唉……”母亲杰希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力地靠在锅台上,不知所措地不断用手摩挲着虽干净但已缀满补钉的围裙,锅台上面,摆放着上海人常用的煤球炉,但没有往常能够带来温暖和饭菜香气的红彤彤的火苗,煤球炉上面架着一只旧锅,盖子打开着,里面却什么都没有。

三个孩子的话语和眼神,让她心如刀绞。7岁的姬茜可懂事了,一个月以前,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的她,听说可以去上学了,高兴得又蹦又跳:“妈妈,我一定好好学,每次考试都拿一百分!”

每天,她都背上小小的书包,早早出门去上学,走到门口,总要吻一下送出来的母亲:“您回去照顾弟弟吧,我会认真听讲的。”

果然,几次小测验,她都得到了一百分。

但是,一周前,她不能再去上学了,而且,饿得走不动了。

“难怪中国人说,祸不单行,“才出虎穴,又入狼窝”,我这是何苦呢!”

原来,姬茜的父亲在“水晶之夜”中被投进监狱,杰希卡决定拼死一试,便带着三个孩子去见盖世太保长官,求他准许在自己和孩子们的出境许可证上盖一个章:“让我们去上海,或开枪杀了我们!”

“你敢再说一遍!”盖世太保长官用凶狠的眼睛盯住她。

“让我们去上海,要不干脆杀了我们!”

盖世太保长官犹豫了一下:“你是我所见过的最勇敢的犹太女人!”

最终,勇敢的杰希卡带着当时7岁的姬茜及其1岁多点的弟弟和9岁的姐姐成功逃亡到陌生的上海。当时,踏上外滩的土地,姬茜觉得这里堪比天堂。至今,她还记得后来和中国伙伴一起踢毽子、跳房子的情景。

天已经黑下来了,没有吃的也没有钱,点不起灯,母亲只好拉着三个孩子围坐在家中唯一一张旧桌子旁,搂住他们,用粗糙的皱巴巴的双手不断地抚摸抚慰他们。

“捱吧,捱到天亮,妈妈再去想办法。”

几乎与此同时,邻居不满3岁的索尼娅哭叫起来,刚会说话和自己吃饭不久的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爸爸妈妈,我饿,我饿呀!我要吃东西,你们怎么不给我吃饭,我不用你们喂,我自己吃还不行吗!”

“索尼娅,不哭,乖孩子,别闹。我们这就给你弄吃的……”母亲轻轻地拍着她的泪脸,劝慰道。

“哪,哪还有吃的?”原本精明、但被饥饿折磨得有点木讷了的父亲不知所措。

“傻啊你,去,快去,把窗户纸撕下来一块!”父亲不解,但仍然遵从了妻子的要求,从窗户上撕下来一张纸。那是按照日本当局的统一要求,糊到窗户上的,说是遮住灯光,防止美军夜间的空袭。

母亲将父亲递给她的那张纸团成一团,然后放到一个碗里,倒上了一点热水,便用一把小勺将它捣烂了,变成了一团糊糊。原来,糊窗户纸上粘有面粉浆糊。

“孩子,来,吃点糊糊吧。”

索尼娅更小的时候,吃过奶糊糊,但是她虽然还小,眼看着纸糊糊,懂得不好吃,便不张嘴。

“索尼娅,你不吃,会饿坏的,吃吧,总比饿着强。”

在附近的一间破旧的石库门房子里,10岁的丹尼尔·雅各布森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地坐在破凳子上。往常,这个像小野马一样的男孩子难得一动不动地待在一个地方。在弄堂里淘气得出了名的他,几乎有多动症,不是用足球将谁家的玻璃踢碎了,就是用弹弓射硬纸,将哪家的孩子脑袋上崩出一个大包。每天放学后从学校回家的路只要走几分钟,但他总要逛上好几个小时,因为好多人在街上做好玩的事,在马路上还可以看人耍大刀、跳舞卖艺。但是现在,正在长身体的他,却忍住饿,闷声不响。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不能,也不好意思叫苦,但浑身无力,只能就这么坐着,忍着,从开着的门窗数天上的星星。

这两条弄堂里的所有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在挨饿,都在忍耐,好多大人只有在内心里默默祈祷,祈祷上帝耶和华的降临,令他们摆脱饥饿,来解救他们脱离饿死鬼的境地……

突然,弄堂外的街道上有响动,墙外有响动,屋顶有响动,石库门的门外有响动!那响声,不大,但很怪异,“咚咚咚”的像脚步,“咕噜噜”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房顶上面走,“扑通扑通”的,又好像有什么钝物落在门外。

“最近“闹鬼子”!”与中国上海的穷苦老百姓处过一段日子的犹太人也懂得这句话。为什么“闹鬼子”?苏德“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历经半年多的时间,最终以纳粹德国失败、苏联胜利告终,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欧洲战场的盟军也开始反攻,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中国战场上,日本已显出“瘦驴”的疲态,对国民党的军队由进攻转入防守,对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武装的几次大规模围剿也已失败。但日本人更加疯狂,对付不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队,还对付不了老百姓?对付不了中国的老百姓,还对付不了躲到中国上海来的犹太难民?于是,日本人一改原来的对待犹太难民的政策,隔离他们,欺负他们,虐待他们。

对中国人来说,上海在日本人占领下成为了一座“孤岛”,对犹太人来说,日本人已经在上海建立的“犹太难民隔离区”就又变成了“孤岛中的孤岛”。不仅如此,后来,日本人还在已经围在隔离区中的犹太人居住最为密集的“唐山路”和“公平路”搞起了“圈禁”,在出口焊上铁栅门,弄堂周围架上铁丝网,出入的弄堂口派出端着刺刀、呲牙咧嘴、凶神恶煞的鬼子士兵站岗,禁止出入。短短的两条弄堂,两千多名犹太难民被困在里面。由于难以出入,原来在外面有工作的也丢掉了工作,有店铺小买卖的也无法去经营,本来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两手空空、一文不名的难民,现在如同身陷牢狱,失业,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粮食,食不果腹,饥肠辘辘,形同饿殍,开始陆续传出东家老妪病死、西家小孩饿亡的消息。现在,点不起灯也不让点灯的晚上,在死气沉沉黑灰色的天幕笼罩中,圈禁在这些狭小、破旧的弄堂房子里的“上海屋檐下”,复又听到这些奇怪的“咕咚咕咚”的声音,犹太难民不禁毛骨悚然,“闹鬼子”,是不是日本人又在“闹猛”出什么新的“鬼名堂”?

声音持续了一阵,犹太难民大气不敢出。过了好长时间,没有了新的动静,终于有胆大一些的犹太男人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一探究竟,却忽然发现,弄堂里,门口边,悄然躺着布包、塑料袋、破盒子、旧篮子,凑近打开一看,内里居然包着、装着馒头面饼米团,有的还热乎乎的,散发着久违了的香气。

“快来呀,是吃的,是粮食,是食物……”男人禁不住惊呼。

“小心,会不会有毒,日本人在里面下了毒?”心细如丝的女人提醒。

“不会吧,日本人困死我们不就得了,还用这样来杀我们?”

“管它呢,先吃了再说,不能等着当饿死鬼!”

闻讯蜂拥而出的难民拣起、打开、抓住这些“吃食”就往嘴里塞。真如“雪中送炭”,不,雪中送炭不过就是送温暖,救不了命,这些食物,是这些犹太难民此生最好的一顿美餐,形同耶和华普度众生!

第一晚,难民们就这样在裹腹的快感和疑惑的猜测中度过。

第二晚、第三晚都是如此……

犹太难民隔着弄堂一排排房屋的薄薄的墙壁,听到了后面住着中国百姓的窄窄的里弄通道上传来的快意欣慰的笑声!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是他们的中国邻居,那些普通善良的中国人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法子,在给他们“空投”食物。不错,就是他们,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路见不平,怜悯恻隐之心顿起,聪明地采用“空投食品”的方法接济犹太难民。

从此开始,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各种馒头面饼等食物被接二连三地掷过房顶,落在犹太人弄堂里,上海人民在自己也紧巴巴之时,用最原始的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救助。他们几乎把这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看做每天必须做的事情。白天怕鬼子发现,弄堂外面有日本兵巡逻站岗,但是,一入夜,这些个同样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善良的上海市民,便阖家行动起来,忙碌起来,披星戴月,女的和面蒸馒头烙饼,男的从房后向弄堂里面投掷,不小心落到屋顶上,还发出谐谑的哄笑与惋惜的“啧啧”声。

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阿木头”一样的日本兵弄不明白,一年多了,关在里面不准出入的两千多个犹太人一个也没有饿死,最后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信奉神灵的这些“大和民族的大照之神”庇佑之下的日本人,几乎相信真有一个被犹太人在《圣经》中尊为“耶和华”的上帝的神助和保佑,如同犹太人的“逾越节”,即将降临到犹太人头上的危险和“血光之灾”逾越过他们的门槛房屋,消失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