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种误入歧途的时间不多了,而格斯特纳也知道这一点。Internet正席卷电脑领域,如果IBM不当心的话,Internet就可以打败IBM在网络方面的努力。格斯特纳承认:“毫无疑问,Internet发展速度之快使所有和这一技术相关的行业都大吃一惊。”像其他公司一样,IBM也把Internet上的“全球网”(WorldWideWeb)当作是同顾客通讯的时髦的新鲜方法。它还有一个保证顾客使用网络的小型业务。
格斯特纳别无选择,只能让IBM集中火力对准网络化未来。如果IBM的网络取代或者扩大了主机成为大公司的主要信息技术,IBM将保持“利润控制”,并通过销售从个人电脑、网络服务器到大量的磁盘驱动器等其他产品和服务来获得优势。道?布兰兹公司的后勤经理吉姆?道登说:“IBM在调整网络。”新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不需他投资的服务尤其让他兴奋不已。他说:“这小家伙就呆在那里等着我们。它近得就象最近的电话线。”格斯特纳希望有一天,网络的运算也能象电话线那样无处不在。
IBM终于走出了困境,再现了昔日的辉煌。这个快要倒下的企业巨人又以挺拔的身姿站起来了。在这个“蓝色巨人”的背后,支撑起崛起与成功的无疑是知本经营的创新。
四、知本经营的旗手:微软帝国和“比尔皇帝”
微软,这家大本营坐落在美国华盛顿的世界着名软件公司,由世界上最富有、最年轻有为,而且从不知疲劳为何物的人--比尔盖?茨领导。每当你包括全球一亿多微机用户打开微机进行操作时,首先出现在你眼前的,就是着名的微机操作系统--MSDOS这就是比尔?盖茨于18年前创造的微软公司的产品。目前,微软是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软件公司,它几乎垄断了全美90%的个人电脑的各类操作系统和软件。1992年,年仅37岁的盖茨其个人资产随着公司的股价飞涨而突破了70亿美元,成为全美最年轻的首富。其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美国3大汽车公司以及波音、柯达公司,达270亿美元。现在,微软市值已达1500亿美元,居世界各大公司之首,而盖茨的身价也跃升至400亿美元。与众不同的是,其巨额资产完全是靠个人白手起家,在创立的十几年间创造的,而不像其他大公司那样,是靠几代人的积累或一、二百年的惨淡经营才有的,也根本没有庞大的厂房、机器等大量不动产,固定资产也不过几百万美元而已,只相当于一家小公司。其巨大的财富,全在盖茨和其属下员工出色的大脑里和源源不断的销售到全球的软件中。“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聆听用户的意见”盖茨不无骄傲地概括微软成功的秘诀。
1从自然资源型富翁到知识资源型富翁
在美国10大新闻人物的排行榜上,比尔?盖茨,成为仅次于总统的人。
个人发展究竟应该是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还是采取跳跃式的方式?在未来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策略上究竟应该如何把握?从比尔?盖茨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启发。比尔?盖茨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他在真知灼见的基础上,采取一套特殊的运作方式,他在业务发展上采取先签协议后开发的办法,常常是将自己的策划项目先卖给别人之后,才组织人开发,结果他屡屡得手。再就是借巨人把自己喂养成巨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自己又很弱小,怎么办?盖茨的方法就是先和别人合作,借助别人发展自己,先把自己喂养成巨人之后,再去和巨人较量。
这就是依靠知识资本成为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地位。
在人类知识经济发展史上,比尔?盖茨是必不可少的一笔。他凭借知识这种无形资产,荣登世界首富的宝座,向世界宣告了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把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蓬勃兴起,作为今天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
(1)错过了头班车微软真正的成功起点,在于70年末80年代初与世界计算机界的巨头--“蓝色巨人”IBM公司合作,为IBM当时开创个人电脑新纪元、从而把电脑推向整个社会、推向更新更广的使用阶段的微电脑──IBM-PC/XT计算机,成功地推出了配套的操作系统--MSDOS,并借此机会将自己推向了全球。
微软是电脑软件领域的强者。微软大旗指向哪里,计算机制造商就往哪里走:它说,Windows95要16兆的内存,16兆内存便成了标准配置;它立下一个界标,对手就得绕弯。计算机行业中Wintel联盟影响和力量如此程度地集中,只有IBM鼎盛时期能与之相比。微软设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市常绿树林中,被业界形象地称为“绿色巨人”(BigGreen)。
不断有人呼吁将微软打倒,将Wintel拆散。
Internet将改写电脑产业版图。
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似乎对业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席卷全球的Internet风暴中,微软似乎又慢了一步,眼见着Sun因Java而火爆,网景凭着导航器而一夜暴富……
而面对Internet的开放标准,盖茨束手无策。首先,Internet的TCP/IP通信标准使千百万台使用不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可以彼此对话--无论它们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地球的两端,请问有多少用户需要微软的产品?其次,环球的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语言给了所有计算机一种用图形界面来显示“页面(HomePage)”面对WWW,Wintel的根基还会那么牢固吗?
可以说,微软这艘软件业的航空母舰,对Internet的到来,是几分欢喜几分愁。喜的是,正如比尔?盖茨所说:“Internet对于软件业只能意味着好消息……这表明更多的人将把个人电脑当作更有用的设备。”愁的是,微软苦心经营的Wintel标准及其蕴含的巨大利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网景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的率领下,一群电脑公司和软件公司迅速推进Internet,这震动了电脑业。与Internet有关的股票上扬,而微软的股价却在下跌。
微软是这一革命性变革的旁观者。
电脑业在没有微软参与的情况下突飞猛进。
盖茨受到了冷落,和IBM当初受到冷落的滋味一样。不同的是它自己冷落了自己。网景公司的安德森说:“现在发生的事情是,计算机业在没有微软的情况下迈步向前,人们突然意识到,利用Internet做事比利用微软推出的东西要好得多。这是一笔大买卖。”
有关Internet未来的种种预言铺天盖地,连盖茨都被吹的晕头转向。Internet市场的迅速膨胀刺激着这位软件业巨人。盖茨慢慢意识到,Microsoft正处在与当年IBM同样的地位上。只有奋力追赶,积极参与才不致落伍。
盖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主要谈论Internet在书中,盖茨意味深长地写道:“在我们这一行里,事物发展如此迅速,以致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能用于回顾。但是,我极为重视我们所犯过的错误,同时也试图重点讨论未来的机遇。”
MS-DOS,尽管它作为个人计算机上的首要操作系统具有惊人的威力,但正在被一种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系统所取代。Macintosh软件本来有可能成为MSDOS的接班人的,OS/2和Unix本来也有可能。目前的局势看来是Windows占了领先地位。然而,在高科技领域,此刻领先并不能保证在不远的将来还会领先。
例如,Internet正逐渐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只有Windows在被清楚地证明为是连接人们与Internet之间的最佳途径之后,才可能兴旺发达起来。所有的操作系统公司都在十万火急地寻找种种能令自己在支持Internet方面略占上风、具有竞争力的方法。一旦语音识别变得真正可靠之后,这还将引起操作系统领域中的另一场重大变革。
“一个市场上的领先者也有可能很快会如昙花般败落。到你失掉了正反馈循环的时候才想到要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常常已为时过晚,那时构成一个负螺旋线的所有成分都已开始发挥作用。在你的企业看起来再健康不过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机之中并对其作相应的反应是困难的。那将会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诸公司要面临的悖论之一。”
盖茨知道,在80年代中期,苹果推出了MacOS操作系统,图形界面开始流行。1995年,微软才推出了Windows95,比MacOS晚了10年之久才赶上了苹果机的易用程度。从字符界面到图形界面的转换过程中,微软比苹果公司差。尽管Windows95被吹的热火朝天,可以说盖茨是心虚的。
微软在PC业的变革过程中有过落伍的历史,这次在利用Internet的激烈竞争中,微软又明显地成为落伍者。
许多公司视Internet为扳倒巨人的机会。太阳微系统、奥拉克尔、网景、苹果和IBM五家公司提倡的网络电脑,就是要打破由Wintel垄断的电脑工业。网络电脑没有软件、也不放硬盘,使用软件和资料存取都到网络上做,如此软硬件都不用升级,售价也压到500美元以下,约为一般个人电脑四分之一。
“我们要结束微软的独霸地位,”太阳微系统总裁麦克尼利强调。太阳微系统从市场反应推估,到公元2000年将可卖出320万台网络电脑。目前全球一年卖出约7000万台个人电脑。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Group调查,一台个人电脑一年维护费很大,其中八成花在维护和管理,而网络电脑提倡者强调,这些工作由网络集中处理,可以大幅降低费用。
Internet的发展给很多公司带来了机遇,人类在创造了一个软件空间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巨大的市场。Sun、Netscape、Yahoo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更多的机遇还在后头,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形成标准。网络的时代还意味着更多的合作,各路诸侯各显其能的同时也将进行更多的合作,Internet本身就是很好的合作与互连的典范。形势发展得如此之快,不要说10年,就是5年后的局面现在也很难预料。
微软,当今软件业的巨人,已厉兵秣马,踌躇满志。5年或10年后,还能看到那面Windows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地吗?或许,是微软的另一面旗帜吧。
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微软已无法藐视Internet的存在盖茨已向他的全体员工讲明。然而,这个软件帝国,仍然信心十足,“微软还没有很强的竞争对手。对于一浪高过一浪的Internet浪潮,微软显示出大家气魄,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广阔的市场以及众多的用户,微软沉稳而凝重,以巨人般的视野审视着业界的动态,从而制定了没有Internet战略的战略--全面出击。微软的所有产品,从操作系统到群件,从应用软件到开发工具,现在都将功能进行了扩展,支持Internet正可谓你有你的救命草,我有我的万灵丹。
(2)卧薪尝胆,奇迹再现业已无坚不摧,堪称中流砥柱的微软公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人称”Internet时代“:节奏如此之狂热,就仿佛是在三伏天似的--一年的事就抵得上以往7年之多。微软公司的员工们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希望把公司落后于网景通信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等这样一些对Internet志在必得的公司的宝贵时间补回来。微软公司Internet工具产品经理科尼利厄斯?威利斯说:”好吧,我们是错过了Internet的首轮较量。不过,我们现在已开始行动了!
事实上,直至6个月前,微软公司看上去还好像会在电脑空间的角逐中失利。微软公司远远落后于那些Internet的新贵们--靠Internet崛起的新公司。这不由得让业内分析家们担心这家软件产品统治了整个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公司在Internet计算机新时代里究意是否会被淘汰出局。
要想看看微软公司到底是怎样对警告信号视而不见的并不困难。早在90年代初,当Internet奇迹般地由一个无足轻重的个人网络一变而成为全球性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8亿美元。在职员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00人。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时至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所谓的“环球网”(WorldWideWeb)。它可以让你在网络上显示图表和照片。尤为重要的是,你只需在某一个以高亮方式显示的单词上轻轻一点,WWW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然而,对于微软设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公司总部而言,环球网不过是个新鲜玩艺儿罢了。微软公司的董事长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WWW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的。如果当时你们问我是否大多数电视广告将会在内容中加入WWW地址(URL),我会放声大笑。”
就算盖茨及其经理们对环球网未来的发展转变略知一二,他们还有更紧迫的事要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被指控所犯的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进行到一半。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联机公司(AmericanOnlineIcn)相抗衡。再有就是要制作信息高速公路精品--交互式电视视频服务器,电视机顶置盒的程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齐集一堂,为完成后来的95视窗而忙碌着。
微软公司对WWW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WWW的发展势头之猛已让人无法忽视--它已构成了对微软公司的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在网络上驰骋。更糟的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所开发的编程语言Java的推动下,WWW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对视窗在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
盖茨坐不住了。1995年12月7日,他为分析家、记者和客户们安排了一次全天性活动。旨在说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新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微软公司甚至还将不计代价地获得太阳公司Java语言的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