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84

第84章 世界之光(5) 《自由大宪章》

布汶之战对英国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再度灰溜溜回到伦敦的约翰,迎来的是众贵族及全体臣民的怒火,十几年来的独断和暴敛,终于到了等待清算的时刻。

英国的贵族们意识到王权的肆意泛滥导致这位昏庸的国王牺牲掉大量的国家利益,必须采取约束措施,以限制国王的权利。于是在1215年,贵族们纠集武装,逼迫已经山穷水尽的约翰,签署了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份文件——《自由大宪章》。内容主要是约束王权,不得侵害教会的权益;不能滥征税,如有必要,需全体贵族同意方可执行;贵族的法律地位受保护;确保城市的自治权利,自由通商等。

《自由大宪章》是人类历史中第一份限制王权的文件,尽管这些民主的原则还需几百年的磨练才能真正体现出进步的意义,但是它依然超越了历史,在13世纪初便为英国日后赖以称雄世界的议会君主立宪体制打下了基础。

宪章的签署看似有利于天主教会在英国的崇高地位,但是英诺森三世并不希望它能够执行,因为他不希望看到法国强大到令约翰这位罗马的封臣毫无还手之力,于是教皇宣布《自由大宪章》无效。而一向不守信用的约翰也根本就不想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一觉醒来就琢磨着怎样废除这份令其束手束脚的文件,“我决不能答应给他们自由,那样将使我沦为奴隶!”英国贵族们没有理会教皇的废令,于是英诺森宣布将伦敦和几个主要港口的市民绝罚出教会。但是《自由大宪章》的起草者之一,兰顿大主教却拒绝发布自己的老同学——英诺森教皇的这道敕令,随即亦被罗马教廷解除其职务。

英诺森支持英王约翰向属下贵族动武,以捍卫自己的王权,这些贵族们渐感不支,于是不惜向法国求援,并以英国王位作为回报条件。很快,菲利普二世派遣自己的儿子路易进兵英格兰,罗马教会的特使意图劝阻其度过海峡,但未果,于是英诺森宣布向这支军队施行绝罚。

1216年,一场争夺一个国家的战争,在约翰和路易之间打响了。约翰在占据优势的局面下,不幸被致命的痢疾击倒,在忏悔中死去了。只有6岁的亨利三世成为英国国王,而那些造反贵族的态度随即发生180度的逆转,纷纷回归到英王的麾下,其实是为了争取作为年幼国王的摄政,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掌控王权了。这样,法国王子路易,瞬间就变成了全体英国人的公敌,于是便被赶出伦敦,一无所获的渡海而去了。

同一年,已经在教皇位置上战斗了18年之久的英诺森三世,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长时间殚精竭虑的高强度工作使其在55岁的年纪里耗尽了自己,他一生几乎没有对手,却被疲劳所击败。英诺森落寞的说道:“我没有空闲去默想超现世的事物,我现在呼吸渐促,必须全心为别人而活,忘怀我自己……”

18年里,英诺森使罗马教会的权势达到历史顶点。他做了太多的事情,辛劳和敬业精神在同时代的各界领袖中,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未必会感到满足,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有结果,其实也不可能让他看到所有的结果。

十字军东征经历两次失败,但是还要继续;腓特烈二世已经长大,但是会永远忠诚于教会吗?法国在日渐强大,如何抑制之,使其不至于危害到教会的殿堂。所有这些问号,“世界之光”在熄灭前应该在脑海里闪现过,不过,他等不到答案了。

英诺森教皇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他于世俗君王的纷乱相争之间纵横捭阖之际,一场令基督徒迷失的信仰危机,以及因之产生的令欧洲震颤的信仰屠杀,也在英诺森三世的任内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