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83

第83章 世界之光(4) “失地王”约翰

英诺森三世希望看到这种二虎相争的局面,而他没有想到被打回英国的约翰也开始触犯罗马教廷。

1205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去世,约翰急于扶植一位英国本地主教接替其位,以使自己可以有机会吞噬教会的巨大资产。约翰的提议得到一些年长教士的拥护,但是以年轻教士为主的团体却更倾向于别人。两位大主教候选人争执不下,于是来到罗马,希望得到教皇的认可。但是英诺森三世当面就否定了两人的资格,并钦定了自己的同学,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的兰顿作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事实上这位英国人已经有25年时间没有回到不列颠了。

消息传回英国,约翰的愤怒可想而知,自然将阻止兰顿踏足英国土地。1207年,英诺森教皇在意大利册封兰顿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并宣布终止英国境内的各种宗教权利,并将其国王绝罚出教会。

约翰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在英国境内横征暴敛,侵吞教会财产,驱逐反对派教士,进攻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并时刻准备向菲利普二世发起复仇之战。在约翰的统治时期,“侠盗罗宾汉”的故事脍炙人口,这是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后代对金雀花王朝的一种抵抗,毕竟这个王朝来自于法国,并且将大部分精力也投入到法国的土地上。

1213年,英诺森教皇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宣布废除英国国王,解除臣民对其效忠的宣誓,并许诺英王的财产将变成合法的掠夺品,任何人可以据为己有,并受教会认可。

最后一句话其实是在给远在巴黎的菲利普二世一个暗示,法王心领神会,马上召集军队向英吉利海峡杀来。约翰深知菲利普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于是马上准备迎战,不过早已不得人心的他现在已经很难再组织起多少人马去为他舍命了。不过在这样即将被法国吞并的危机时刻,约翰的反应倒不迟钝,他立刻求见教皇的特使,愿意将英格兰和爱尔兰置于罗马教皇的旗下,作为教会的封地,并每年向罗马奉上1000马克白银的封地税。这意味着,约翰将国土奉献给了罗马教廷,而自己仅是代为管辖之。这笔屈辱的封地税,英国向罗马教廷整整交纳了150年之久。

这位鹰派教皇严厉的等待了六年,终于看到了英王约翰的屈服,于是所有绝罚被收回,兰顿也总算在时隔33年后重返祖国,赶赴坎特伯雷大教堂上任。在英诺森三世时代,罗马教廷从英国收取的税金,竟然是三倍于英王室的收入。约翰在历史上被冠以“失地王”的绰号,之后的历任英国国王,就再也没有一个愿意叫“约翰”这个倒霉的名字了。

现在,约翰体会到了当年菲利普二世的心情,这两个在信仰上都缺乏起码虔诚的君王,也都深刻领悟到了罗马教廷的威严,和英诺森三世那难以匹敌的运筹帷幄能力。约翰选择拜倒在教会的门下,而菲利普二世却是他无法回避的敌人,只要他们都存在,这场较量就不会有终结的时刻。

于是约翰开始拉拢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德意志的奥托四世,后者是已故英王“狮心理查”的外甥,与之结盟共同对付日益扩张的法国。随即那个已经长大的“意大利南部的孩子”腓特烈二世也被牵扯到这样的格局中,在英诺森教皇的点拨下,他成为了菲利普二世的盟友。

于是在1214年,之前提到的布汶之战,终于在总导演英诺森三世的暗中筹划下爆发了,这场战役的结果对西欧的十三世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菲利普二世的获胜直接将20岁的腓特烈送上了德意志皇帝的宝座。而法国的强盛之路,此役是里程碑之战,它第一次全面替代了德国,成为了西欧的领袖。菲利普二世由此获得“奥古斯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