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55

第55章 地中海分裂(6) 最后的决裂

在10世纪的一百年中,罗马教会成功的依靠了德意志的力量,三代奥托皇帝无数次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帮助教会扶正方向。德意志人对于温暖地带领土的渴望,使得拜占庭帝国逐渐丧失了意大利南部地区,这都加深了地中海东西部政治和信仰之间的矛盾。君士坦丁堡与罗马教会,已经处于事实的分裂状态,只不过双方谁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将事实公开化。

历史刚刚走进公元11世纪,双方新一轮的对抗又将上演了,这是最为猛烈,也是最后一次。

1009年,君士坦丁堡教会在圣餐礼的颂扬名单中,剔除了当时在任的罗马教皇。这意味着,东部教会牧首拒绝与教皇共领圣餐,说白了就是根本没把对方当做教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后来,东部教会开始称呼罗马教皇为“大公”,这也是罗马教会对其它教会的一种称呼,以有别于自己教皇的独尊地位,这次称呼的变更引起罗马方面的强烈不满。

1043年,野心勃勃的凯卢拉利乌斯当选为君士坦丁堡牧首,开始公开指责西部的信徒为异端,并强行关闭罗马教会在东部地区的教堂和修道院。他还怒斥西部教徒在圣餐礼中使用无酵饼的传统,称呼他们为“无酵派”,他的一位助手甚至将圣礼中的无酵饼扔在地上,并用脚去用力踩踏。

公元1054年,双方的激烈争吵已经难以弥合,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九世邀请罗马教皇利奥九世派遣使者过来,看是否可以在正视矛盾存在的前提下化解双方的敌意。此刻的利奥九世可以说刚刚经历了一场磨难,对于拜占庭皇帝抛来的橄榄枝,感到满心欢喜。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自1016年开始,北欧诺曼人的船队沿着大西洋南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后进入地中海,将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赶走后,他们最终在意大利南部定居了下来。

历代教皇也都有向南发展,扩大教皇国地盘的意图,利奥九世也不例外。在德意志皇帝的帮助下,利奥九世率军在1053年向意大利南部进发,谋求土地。不料教皇的军队不堪一击,竟然全军覆没,连利奥本人也成了诺曼人的俘虏,并被关押了九个月之久。被释放后回到罗马时,教皇本人已经是身心俱疲,虚弱的几乎无法站立。恰好这个时候,拜占庭皇帝的邀请函也来到了罗马,刚刚经受挫败的利奥自然十分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

此前尼古拉一世和约翰八世的使者都曾令罗马教会颜面扫地,因此这回利奥九世选派了一名得力助手——枢机主教洪贝特。这个人来自于洛林地区的一座修道院,因深得利奥九世的赏识,而被调任罗马教会,并被提升为枢机主教,还兼任教皇的顾问。洪贝特能讲一口流利的希腊语,而且学识丰富,思想激进,性格强硬。教皇自感时日无多,因此嘱咐洪贝特等人要尽量促成东西部教会的和解,并赋予了他更大的自主决策权。

特使洪贝特一行三人风尘仆仆来到君士坦丁堡,但凯卢拉利乌斯牧首态度傲慢无礼,根本没有协商的诚意。他还煽动教徒反对罗马教会的特使,并禁止他们按照自己的信仰举行宗教礼仪。同样强硬的洪贝特没有任何屈服的表示,反倒是做了一个令对方措手不及的决定。

1054年7月16日,洪贝特三人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参加东部教会礼拜仪式信徒的目光注视下,径直走向中心祭坛。在耶稣圣像的眼皮底下,将一本《禁令诏书》郑重的放在祭坛之上,然后转身离去。当他们走出教堂大门时,洪贝特掸了掸鞋子上的灰尘说:“就让上帝来观察和评判吧!”

《诏书》中严厉谴责东部教会牧首和他的拥护者,宣布将他们全部开除教籍!这些内容完全是洪贝特个人撰写的,他心里想当然的以为会获得教皇的同意,而实际上,病入膏肓的利奥九世在洪贝特出使君士坦丁堡后不久就去世了。

刚愎自用的洪贝特将球踢给了凯卢拉利乌斯,要想避免分裂,拜占庭就需要采取回应的措施,但是事实证明,双方谁也不怕将对方扫地出门。在不久之后的一次东部主教会议上,凯卢拉利乌斯重复了佛提乌一百多年前的宣判:将罗马教皇和西部的信徒全部开除教籍!

在经历了几个世纪无数次的争吵和敌对之后,公元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西部拉丁语区的罗马教会开始被称作天主教,东部希腊语区的君士坦丁堡教会被称作东正教。自此,整个地中海,甚至整个欧洲的信仰天空,也被一分为二,分属两个同源而敌视的基督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