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52

第52章 地中海分裂(3) 破坏圣像运动

在东方教会平静安宁的表象下,也会萌生出少数异端思想,这一点完全契合基督教的特征。

大约在650年的时候,在小亚细亚东部和亚美尼亚地区出现了“保罗派”运动,因为他们特别尊崇使徒圣保罗。他们的宗教思想很明显的受到了摩尼教的影响,而与所有教派最显著的区别是,这些信徒们摒弃各种宗教礼仪,并反对圣像崇拜。直到9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决定对其实施镇压,并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最后将他们送往帝国北部边境地区,去抵御斯拉夫人,这一教派才逐渐消失了。

但是不久以后,一个受其影响而产生的变种派别再度出现在保加利亚地区,只是在称谓上换了一个名字:波格米勒,意即“神的朋友”。他们同样反对圣餐、洗礼和圣像崇拜,并且严守独身,甚至不吃肉。1110年,拜占庭皇帝阿列克斯下令将这个教派的首领烧死,也没有完全阻止其继续发展,并逐渐将影响蔓延到了地中海西部地区,并在那里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异端运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还将提及他们。

这些异端运动,在拜占庭上层统治层面和人们的日常宗教活动中,也引起了一场连锁反应。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因成功抵挡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而居功自傲起来,这位军人出身的皇帝,其童年在叙利亚地区度过,因此他的宗教信仰里糅合了多种因素,甚至有伊斯兰的色彩。他希望能够博得帝国境内更多异端民众的支持,包括犹太人、穆斯林和保罗派,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反对圣像崇拜。而且在当时的基督徒中,也有一部分人根据“摩西十诫”中第二条“不可雕刻和崇拜偶像”的规定,反对崇拜圣像。

726年,爱琴海中的一座火山猛烈喷发了,随即产生的滔天巨浪和蔽日的火山灰令人们突感仿佛身居世界末日之中。是人类的什么罪恶遭致神灵如此严苛的天谴呢?皇帝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对偶像的崇拜激怒了上帝。于是,利奥三世在730年颁布敕令:“将基督教堂中的圣像全部捣毁!禁止任何人私藏并膜拜圣像!”宣布敕令后,皇帝随即差遣士兵将皇宫大门上的耶稣圣像捣毁。这种逆转的政策马上招来市民的愤怒,人们纷纷来到皇宫门外,阻止士兵的行动,在激烈的冲突中,一名军官被激愤的市民打死。

“破坏圣像运动”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血腥。

圣像被武力捣毁,精美的镶嵌画被砸掉或者粉刷上一层白灰,富丽堂皇的教堂瞬间变成一座家徒四壁的空宅。君士坦丁堡牧首反对皇帝的政策,随即被罢免一切职务,不少修道院因此遭受迫害,一些修道士不幸的成为保护圣像的殉道者,修道院的田产、财富被充公,很多修道士选择逃亡去了西部。不少虔诚的信徒选择将圣像藏匿在家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拿出来敬拜。

东部的破坏行动引起西部罗马教会的反感,教皇明确反对东部皇帝对宗教信仰的干涉,格里高利二世在致利奥三世的信中说道:“我们的教堂意味着什么呢?它并不是通过人手加工的石料、木材、茅草和粘土,而是装饰着神圣的耶稣基督、圣母和使徒的画像。为了这些图像,许多人散尽家财,父母怀抱着刚刚受洗的婴儿,还有千里迢迢赶来的信徒,他们用手指着这些圣像,憧憬着天堂的美好,灵魂深受感化……”

继任教皇格里高利三世的反对态度更加坚决,在731年的罗马主教会议上宣布:谁捣毁或亵渎圣像,将被开除教籍!

这些话哪里能够震慑住利奥三世皇帝呢,他下令帝国海军向西部进发,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罗马教会司法权移交给君士坦丁堡教会,并在当地推行严厉的反圣像运动。这一事件对当时的罗马教会触动极深,他们意识到君士坦丁堡已经无法继续成为可以依赖的政治力量。于是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不久之后,罗马教皇将王冠戴在了法兰克宫相丕平的头上,东西方开始走上不同的历史轨迹。

“破坏圣像运动”持续了整整50年,历经三代皇帝,直到780年,年幼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登基,母亲埃琳娜摄政辅佐。这个女人曾因私自敬拜圣像而遭受过流放,如今帝国大权在握,自然当政第一项工作就是拨乱反正,恢复圣像崇拜。拜祭圣像者并非都是心怀仁慈,埃琳娜为了使自己可以永远独揽大权,居然命人刺瞎亲生儿子的双眼,使其彻底远离那神圣的皇位。其后的两位皇帝也推行了这个女人的政策,圣像崇拜又得以延续了三十年时光。

813年,“破坏圣像运动”的支持者们再度推举一位军人登上拜占庭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利奥五世,他残酷的镇压了“保罗派”运动,按理说应该是要继续推行埃琳娜皇后圣像崇拜的政策。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火爆的皇帝重启了“破坏圣像运动”,而他的理由是:此前的拜占庭皇帝们之所以不能彻底击败阿拉伯人,就是因为对圣像的崇拜,触犯了上帝。于是乎,几乎一夜之间,那些刚刚被膜拜了三十年的圣像、圣画,又再次被捣毁、摘除,投入火堆。

第二次“破坏圣像运动”又持续了三十年,接下来的一幕又是惊人的相似,同样是经历了三代破坏圣像的皇帝之后,拜占庭帝国的皇位上又坐上了一个年幼的皇帝——米歇尔三世。更为巧合的是,仍是由他的母亲来摄政辅佐,这位叫做狄奥多拉的女人同样深情尊崇圣像。

于是,843年,“破坏圣像运动”被永久的划上了句号,拜占庭帝国在精神上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心灵动荡终于复归平静。东部教会在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给予各种宗教圣像以神圣的膜拜,直到今天。

公元843年对于欧洲来说,是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就在同一年,查理曼帝国的三个儿子签署了分家协议,西欧从此走向了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