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49

第49章 奥托南下意大利(5) 身陷亚平宁

一代大帝刚刚远去,罗马教廷便在八年的波澜不惊之后,迎来了血雨腥风。现在掌控罗马大局的是克瑞申提家族,继任教皇本笃六世在位仅一年就被推翻,并死在了监狱里,一位亲希腊教派的主教坐上了罗马教皇的宝座,名叫博尼法斯七世。不过他的任期更是短的可怜,仅仅六个星期后,奥托二世的使者便找上门来,这位教皇已知大势所趋,马上卷起铺盖,并随手偷走几件圣彼得大教堂的宝物,向东逃亡去了君士坦丁堡。

奥托二世遵循父亲的做法,镇压了反对自己的罗马贵族,并任命了忠于德意志的教皇,还将军队常年驻扎在罗马城中,以防风吹草动。奥托二世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目的,既在军事上将阿拉伯人赶出意大利南部,但是982年的科罗纳海战中,德意志的军队遭受了灭顶之灾。

一年后,奥托二世自感寿数将尽,便指使罗马人选举了一位新教皇——约翰十四世。安置妥当之后,皇帝在罗马病逝,年仅28岁,其遗体被葬在了圣彼得大教堂内。

可惜,逝者在人间哪还有威慑可言,不出一年,流亡君士坦丁堡九年的博尼法斯七世又杀将回来。一番较量后,约翰十四世被赶下神座,并被关在罗马的一座城堡中,最后被活活饿死,这位可怜的教皇,命运比文献管理员出身的利奥八世还要凄惨。东山再起的博尼法斯七世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一年之后便暴毙在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教皇宝座上,而且他的尸首被愤怒的罗马居民羞辱了一顿。

够乱的吧,可是故事还没完……

新任教皇约翰十五世算是命大,在位了十二年。奥托二世归西时,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奥托三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三岁幼童,由其母亲摄政扶植。在这期间,皇权比较衰弱,好在没有被已故皇帝斩尽杀绝的克瑞申提家族对幼主还算比较客气,起码没有什么明目张胆的敌对之举。

转眼之间,奥托三世长大成人了,996年,已经十六岁的他来到意大利,授意罗马人选举了第一位德意志人做了教皇,接替刚刚善终的约翰十五世。但是新教皇的任期很短暂,奥托三世于是又将一位具有查理曼大帝血统的年轻人推举到教皇宝座上,即格里高利五世。当年五月,24岁的格里高利毕恭毕敬的将皇冠戴在了16岁的奥托三世头上。

多少次先例证明,皇帝的步伐只要一旦离开罗马的城门,必然会出乱子。这次也如出一辙,奥托三世前脚一走,克瑞申提家族马上就造反了,格里高利五世被驱逐,新教皇约翰十六世走马上任。事实还证明,奥托家族很擅长使用回马枪的战术,并且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这次折回罗马的奥托三世用血腥的镇压来为自己献上了“成人礼”, 约翰十六世被剜目割鼻,绑在驴背上游街示众,最后被囚禁在一座偏僻的修道院里,克瑞申提家族的领头人克瑞申提乌斯被当众斩首。

对于德意志皇帝而言,罗马上层社会的敌对势力终于被死死的按住了,教皇也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人选,处处为德意志的利益来考虑,教会和皇帝总算是平稳的度过了几年。要不然,耶稣出世之后的第一个千年这样特殊的时刻,也将要在兵燹刀枪中度过了。

奥托三世的文治武功较之其爷爷,看来差的不是一分半豪,奥托大帝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意大利,终于在孙子手中丢失了。1001年,罗马人发动暴动,反抗德意志皇帝的统治,奥托三世登上教堂的塔楼,无助的对罗马人说道:“我为了你们而离开自己的祖国,我处处为了你们着想,而你们却拒绝我,残害我的朋友,将我拒之门外。”随后皇帝和教皇退出罗马城。第二年,这位落魄的皇帝就病死了,年仅22岁,比他父亲的寿命还要短。

自962年奥托大帝在罗马接受加冕创建“神圣罗马帝国”,到1002年奥托三世死去,40年,弹指一挥间。

但是足足有十二位教皇轮番出马,与三代奥托或结盟或对立,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惊险的轮回故事,内容全部与贪婪和篡位有关。不过历经了40年的纷繁乱象之后,德意志与罗马天主教会的怨恨情仇却越扎越紧,并一路相互牵绊着走过漫漫中世纪。

本来是为了谋求一番霸业而挥师南下的奥托大帝没有想到,当自己将德意志的一只脚伸进亚平宁半岛这只靴子中时,罗马天主教的一记化骨绵掌也已经打在了德意志的躯体上,并深浸骨髓,长久难以消解。德意志和意大利,这两个被阿尔卑斯山阻隔的地区,互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加上教会这个主掌人们灵魂拯救的神权机构从中翻云覆雨,这两个国家始终处在分裂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

罗马教廷与德意志皇帝新一轮更加势均力敌的对抗即将上演了!

不过先别急,我们应该去地中海东部去看看,那座叫做君士坦丁堡的坚固城市,还有那个至今犹存的东罗马帝国的化身——拜占庭,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