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34

第34章 帝国遗产争夺战(1) 拜占庭帝国的开启

“全欧洲都被蛮族统治着,城市被夷为平地,外省人口锐减。田地无人耕种,偶像迷信流行,正直信徒被杀,而杀人者却取得了权利。甚至神职人员,本应坐在灰土中忏悔,却也学异教徒的俚俗语言讲话,追求虚浮的荣誉。”

——教皇 格里高利一世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又继续推进了近一百年之久。乱世依然在持续,这期间,各个蛮族王国和东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世界激战的不可开交,直到最后都精疲力竭,欧洲才逐渐平静下来。

490年,东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在东罗马帝国的支持和授意下,联合他的同族王国西哥特,向意大利半岛东西夹击。历经四年的血战,提奥多里克擒杀了西罗马帝国的掘墓人——奥多亚克,并在半岛上建立了东哥特王国。提奥多里克并不满足于继续充当东罗马雇佣兵的角色,虽然他没有恢复刚刚灭亡的帝国称谓,但是他独霸地中海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这个时候,蛮族大迁徙已近尾声,英雄老去,新人辈出,其中只有提奥多里克和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具备雄才大略。两人都明智的选择没有进行正面交锋,而是在自己的周边扩充实力,可惜短暂的寿命没有使他们进行势均力敌的决战。526年,在即将跨海征服汪达尔王国之前,提奥多里克抱憾而去,病死在拉文那。

这些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的人物,总是错落有致的出现在历史不同的区间里,各领风骚一番之后,又迅速的隐去,连同他们的一时霸业。

江山代有才人出,东罗马帝国在一代雄主查士丁尼一世和杰出将领贝利撒留的统帅下,力图重塑古罗马帝国的荣光。一时间,地中海的万顷碧波上帆樯林立,庞大的舰队驶出君士坦丁堡,向意大利和北非的蛮族王国发动收复战争。534年,贝利撒留攻占迦太基,汪达尔国灭亡。又经过了20年之久的战争,东罗马军队灭亡东哥特王国,收复意大利半岛。昙花一现的东哥特王国仅仅维系了半个世纪便湮灭于地中海的波涛中,亡国的东哥特人成为了当今一部分意大利人的祖先。

查士丁尼时代,地中海西部沿海地区,包括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的部分地区,还有北非,被重新划入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古罗马的辉煌似乎重演了。查士丁尼并不满足于领土的扩张征服,他希望帝国在统一的信仰下彻底的重生。529年,查士丁尼下令关闭已经延续了800多年的雅典学院,这座于公元前四世纪由柏拉图创建的,并曾培养和影响了无数古希腊先哲的文化圣地,是地中海世界一盏耀眼的明灯。它的熄灭标志着古典时代彻底的遁入黑暗之中,而那句张贴在学院门口,振聋发聩的治学名言“不懂哲学和数学者,勿进!”,也成为一道恍若隔世的追忆,不知魂归何处。

此外,查士丁尼还事无巨细,亲自参与了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会的组建工作,钦定宗教礼制,并动笔撰写神学论文,甚至为教堂赞美诗谱曲。在他打下的信仰和政治的体系中,基督教成为了在皇权的庇护下,为君权服务的思想利器,他的观点是“一个国家,一种宗教”。虽然查士丁尼原则上继承了君士坦丁大帝钦定的基督教正统派教义,但是东部教会里还是或多或少的融入了来自西亚的其它思想元素,并最终形成了有别于罗马教会的东部信仰体系。

查士丁尼之后,东罗马帝国中的罗马元素日渐稀薄,领土也一点一点的被蚕食。更为主要的是,重建罗马帝国的梦想已经永远沉沦在幻梦之中,欧洲的政治格局已经今非昔比,甚至人们的思想和语言,都已经和几百年前有天壤之别。

东罗马帝国的称谓已经不合时宜,史学家们以古希腊时代君士坦丁堡的故名,称之为拜占庭帝国,这个不断萎缩的帝国在1000年的历史中不断阻挡着亚洲对欧洲的无数次侵犯,最终成为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