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31

第31章 上帝之鞭与上帝之城(4) “上帝之鞭”

然而罗马人的噩梦还远远没有结束,西哥特人的凶恶逐渐偃旗息鼓之后不出几十年,另一位更加凶残的征服者再次出现在地中海沿岸。这是一位真正的“上帝之鞭”——匈人领袖阿提拉。

正是匈人在东欧的不期而至,才彻底打破了日耳曼蛮族与罗国帝国的平衡,掀起了民族大迁徙时代的序幕,而此刻,阿提拉将要为这一幕历史大剧画上最浓重的一笔。

匈人来自东方草原,是出现在欧洲的第一支骑兵部落,同讲究严谨方阵的罗马军团和野蛮原始的日耳曼部落相比,匈人的战争手段更加迅疾多变。骑兵们在快速的行进中完成对敌人的夹击包抄,弯弓射箭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并完全可以在快速移动中准确的射中目标。匈人的士兵常年在马背上生活,甚至吃饭睡觉,一旦离开马背,他们甚至步履蹒跚不会走路。士兵们对食物没有过高要求,完全因地制宜,果腹即可,身上的衣服也从来不会更换,直到腐烂,因为他们随时准备听从进攻的号角,跃马扬鞭而去。

五世纪初,匈人在潘诺尼亚(今匈牙利)平原暂居下来,并与罗马帝国开始试探性接触。阿提拉从小被作为人质送到罗马帝国的皇宫之中,身为一个长相奇怪的异族人,阿提拉受到罗马文化的耳濡目染,以至于在他离开罗马之后,依然保持着经常洗澡的好习惯。阿提拉的哥哥布勒达是这个军事民族的首领。据说布勒达在445年死于阿提拉的阴谋中,今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由多瑙河两岸的布达和佩斯两部分组成,布达即源自这位被阴谋篡位的首领名字。

已近不惑之年的阿提拉成为匈人的首领之后,随即在蛮族大迁徙的混乱之中挥师南下,进攻君士坦丁堡。447年,这座都城遭受地震灾害,幸运的是坚固的城墙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匈人的骑兵擅于野战,而对攻城拔寨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缺乏攻城的重装备。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已被匈人彻底的搜刮干净,震后的城内爆发了瘟疫,随时有可能透过城墙,弥漫出来,究竟是攻是撤?就在阿提拉在君士坦丁堡城外一筹莫展的时候,西边罗马城里一场再正常不过的风化事件,改变了阿提拉的想法。

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有一个姐姐,叫做霍诺里娅,她和宫中一位男仆的私情被曝光,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处死了这位男仆,并强令霍诺里娅嫁给一位元老院议员为妻。这位不甘寂寞的风情女子怎能甘心任人摆布呢?自古红颜慰英雄,霍诺里娅想到了大名鼎鼎的阿提拉。于是,一封情意绵绵的信件被飞速传达到匈人军队的大营,信中还夹着一枚多情女子的戒指。阿提拉拆开书信,不禁感叹“真乃天赐我也!”于是便快马修书一封给瓦伦提尼安三世,提出了一个令对方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以西罗马帝国一半的领土作为嫁妆!罗马城的皇帝看到信后简直哭笑不得,自然是严词拒绝。阿提拉的目的达到了,匈人拔寨起营,开始向西罗马帝国挺进。临走之前,阿提拉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君士坦丁堡,煞有介事的宣称自己如何仁慈,不忍再继续围困苦难的城市等等,狠狠的勒索了一笔黄金。

匈人没有沿着当年阿拉里克的路线进军,因为那是一条崎岖的山路,他们对一马平川更为钟情,哪怕多走上千公里。在中欧的开阔地区,阿提拉率众以一个几乎完美的弧线横扫而过,沿路的各日耳曼部落无不望风披靡。

451年,匈人大军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高卢北部的平原之上,西欧再一次被震惊了。此刻执掌西罗马帝国兵权的将领名叫埃提乌斯,巧合的是,他从小也是被作为人质在匈人的军营中度过多年,并且在掌权后与阿提拉有过较为密切的合作,两人可谓是互相欣赏,惺惺相惜。在五世纪中叶那个蛮族热血男儿驰骋沙场的年代,罗马的男人们几乎全部萎靡不振,埃提乌斯是少数几位还能在欧洲呼风唤雨的凯撒后代,因此被称作“最后的罗马人”。

阿提拉大兵压境了,此刻的形势已经很明显的摆在眼前,面对贪婪的匈人,埃提乌斯深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可是以西罗马的兵力,根本难以抵御匈人的征服大军,埃提乌斯费尽心机,终于说服在高卢地区游荡的法兰克人、勃艮第人、撒克逊人,甚至曾劫掠过罗马的西哥特人,同意组成联军阻击阿提拉。

451年夏天,两军在高卢北部的沙隆展开了会战,经过了一整天难分你我的混战,最终埃提乌斯用头脑击退了阿提拉的蛮猛。不过联军方面也是损失惨重,西哥特王提奥多里克殒命沙场,数万人的尸体横卧在高卢北部的平原之上。

在死神弥漫的战场中全身而退的阿提拉并未消沉,他率领残兵没有休息片刻,直接折向东南,奔阿尔卑斯山绝尘而去,他知道,山的另一边就是那个迷人的半岛了。埃提乌斯一路追赶着阿提拉的大军,并终于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防线上与之缠斗在一起。匈人一路摧毁了多座城市,阿提拉叫嚷道:“被我的马践踏过的地方,不会再长出新草!”独木难支的埃提乌斯已经感到很难再支撑住防线了,瓦伦提尼安三世匆忙逃离了临时都城拉文那,通往罗马的大道已经洞开。无奈之中,当时的教皇利奥一世和一名元老院议员以及禁卫军将领前往匈人的军营中,经过一番商讨,阿提拉决定退兵了。

这是历史中很耐人寻味的一幕,阿提拉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他居然放过了罗马。经过后世罗马教会绘声绘色的描述,公元452年的这个历史瞬间有了一个鲜活生动的版本:“上帝之鞭”阿提拉在上帝的人间代言机构——罗马教会威仪的劝说下,主动退兵了。

一千年后,意大利的绘画大师拉斐尔将这被演绎后的一幕定格在自己的画作上:教皇利奥一世不卑不亢的面对匈人首领,振振有词,而自己身后,是圣彼得和圣保罗飘浮在半空中,似持有神圣的力量,传递给利奥。利奥一世曾经说过:“罗马教会是神圣的种族,是神的选民,是圣彼得开创的主教座下培养的像祭司般圣洁、像皇族般高贵的公民,注定要成为世界之首。”

事实果真如此吗?史学界并不认可教皇利奥的力挽狂澜,阿提拉退兵肯定是另有缘由,可能匈人大军中爆发了瘟疫或者什么可怕的事件。抑或阿提拉联想到了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不想重蹈他在抢劫罗马城之后,一年之内便丧命的覆辙。不管怎样,阿提拉既没有得到一半的领土,也没有娶到那位多情的罗马女人,霍诺里娅已经被皇帝流放了。匈人大军历时三年的辗转,几乎横扫欧洲,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恐怖印记,最后却两手空空的回到潘诺尼亚。据说阿提拉在临走前还说了一句:“我会回来的”,不过他真的是再也回不来了,阿拉里克的命运在他身上重演了。

过了一年,阿提拉结婚了,新婚妻子是一个日耳曼女子,婚宴当夜,酩酊大醉的阿提拉死在了洞房之中,享年47岁。这位匈人的首领在传奇一生中总能给人以惊人之举,包括他迷一般的死去。一般认为,阿提拉常年饮酒无度,暴饮暴食,在睡梦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导致窒息,属于暴病而亡,这种死因在他这个年龄阶段,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