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23

第23章 君士坦丁的赠予(1) 四帝共治

基督徒和所有人一样,有信仰他们宗教的自由,现在开始,要恢复基督教的礼拜场所。基督徒今后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并应该为帝国社会免遭灾难、得享安宁祷告上帝。

——《米兰敕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结束了60年的三国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而同时代的罗马帝国虽然还在一位皇帝的统领之下,但是分裂的局面已经在帝位频繁更迭之中显现端倪。步履蹒跚的基督教也即将告别苦难的童年岁月,迎来其飞黄腾达的信仰时代。

两年之后,皇帝普罗布斯被杀,卡卢斯继位,但是不出一年,即遭雷击身亡。又过了一年,上一节中提到的戴克里先,正担任近卫军长,被罗马军团拥立为皇帝,这一年是公元284年。但是很快,高卢地区发生了反叛,不安分的法兰克人再次走出密林,寻找温暖开阔的土地。宝座未稳的戴克里先希望先稳定住罗马的局势,多少短命的皇帝在离开罗马之后丢掉皇位,这样的前车之鉴不胜枚举。但是罗马帝国有史以来皇帝御驾亲征的传统将如何延续呢?情急之下,戴克里先任命手下的将领马克西米安为“共治副帝”,率兵出战高卢,而自己则坐镇帝国东部,小亚的尼科米底亚,防止敌对势力篡权。

罗马皇帝们将地中海自诩为帝国的内湖,庞大的疆域涵盖了地中海周边的所有地区。但是众多的海湾、半岛和崎岖的山脉,为帝国的统治带来无尽的烦恼,依靠奴隶划桨的舰队,效率可想而知,皇帝每次出征都要耗费大量钱财。尤其是地中海东、西部地区,分属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文化范围,在种族和思维形态上有着深刻的隔阂。从罗马出发的军团,沿陆路向雅典进发,需要翻越数不胜数的崇山峻岭、峡谷关隘。屋大维创立的行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罗马帝国中央集权的稳固,并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但物是人非,现在是人人都想争皇称帝的时代,帝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曾出现过反叛的骚动。

戴克里先感觉到由一个甚至两个皇帝,已经实难控制这么大的帝国和人口。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公元293年建立“四帝共治”的政治格局,即他和马克西米安各领养一个继承人作为自己的副帝,于是就出现了以下这样的局面:戴克里先领养加列里乌斯,两人分别作为帝国东部的皇帝和副帝;马克西米安领养君士坦提乌斯,以同样的方式坐镇帝国西部。四个人又继续细分了具体的管辖范围,这样,罗马帝国大致被分成了东西两大部分和四个政治单元。

马克西米安有一个颇具韬略,野心十足的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本一心希望借父亲的权势坐上西部副帝的交椅。但是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都不想破坏领养继承制的原则,于是马克森提乌斯怀恨在心,暗地里在罗马城培植自己的政治资本并等待时机。东西部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吗?戴克里先不会傻到这等地步,他特别强调,当发生利害冲突之时,自己拥有最终决定权。而实际上,这种最终决定权几乎就从来没有机会使用过,帝国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难以避免的走向了分裂。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改革尝试,以至于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延续了1000多年。

这期间,晚年的戴克里先对基督徒进行了那次著名的大迫害,而他的副手加列里乌斯是被公认为这次迫害的坚定执行者,甚至亲自以副帝的身份发布敕令:任何不向罗马众神献祭的基督徒将被就地处死!公元305年5月1日,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按照事先约定,同时退位,当日就将帝国东西部的最高统治权禅让给了两个副帝。戴克里先是罗马帝国历史中唯一一个主动要求下野的皇帝,与同乡铁匠马力诺的逃亡路线正相反,戎马一生的他回到家乡达尔马提亚,住在自己精心修葺的行宫中,侍弄着平生最大的爱好——种植卷心菜,希望在悠哉惬意中了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