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219

第219章 “五月花号”启程(5) 美国梦

移民们马上投入到辛苦的劳动中,他们分工协作,开垦耕地,修筑房屋,几乎一切都来自双手的艰苦付出。但是他们对这样的生活很是欣慰,清教信仰是精神上的支柱,耶稣和使徒们不也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吗。“五月花号”返航了,告诉英国人一块新的殖民地已熬过严冬,矗立在北美大陆的东岸。

约翰.卡弗病逝了,布拉福德接任,并连续做了36年的总督,他还将移民们的生活记录下来,成为美国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年的秋收令幸存的人们泪流满面,他们感激上帝的垂怜,也由衷的感谢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房屋已更加坚固温暖,粮食也足以应付冬天,甚至还有鹿肉和火鸡,他们邀请91名印第安人参加收获季节的宴会,这便是感恩节的来历,也是移民者和当地人关系最为融洽的时期。

一年后,斯宽托病逝在移民的小村落里,临终前,他请求以基督教的礼仪为其祷告,希望上帝接受他的灵魂。不幸的是,与印第安人的友好关系没有持续太久,1622年,弗吉尼亚的移民遭到印第安部落的报复屠杀。布拉福德闻讯后,在定居点四周修建了围栏,他清楚,友谊是脆弱的,因为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

新的移民陆续从英国来到这里,普利茅斯的规模逐渐扩大,他们披荆斩棘,不断扩大殖民地的规模,英国人将这里命名为马萨诸塞。到了17世纪40年代,这里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弗吉尼亚的两倍,移民将这里视为上帝与清教徒签订的契约,经营好这片土地,向上帝致敬。“我们要建设一座山巅之城,使之为万众所景仰。”

马萨诸塞的首府波士顿,渐渐成为北美大陆最重要的城市,也是美国的精神首都。清教徒十分重视教育,1636年,作为神学研究机构的哈佛学院建立,此时他们刚刚度过一贫如洗的艰难岁月。现在,这所学院已成为全世界学子心目中的圣地。

在整个17世纪里,一艘船和102个渴望新生活的人,为欧洲人开创了新的生存空间。在清教信仰和“五月花号公约” 的影响下,摆脱欧洲压抑生活的人们,在北美大陆的东岸相继建立了马萨诸塞、康涅狄格、罗德岛、宾夕法尼亚、特拉华、新泽西等殖民地。在这块两倍于不列颠的土地上,人们按照《圣经》的信仰生活,奋斗,开疆拓土。在同一时期的旧大陆,争夺权力的战争已令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在新大陆,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

在“五月花号”登陆那片寒冷海岸的一个半世纪后,这些移民者的后代,通过浴血的战争,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按照他们的理想,建立了不是由国王,而是凭民选政府统治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块土地上的移民们,在清教信仰的推动下,要去建设一个“崭新世界”。在这里出生的移民后代们,继续沿着北美大陆内部的河流和山脉向西挺进,他们已不是单纯为了寻找黄金和宝藏,而是为了去了解他们的“祖国”。

16世纪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尤其是加尔文信仰,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反差巨大的影响。有人认为,美国真正的“精神国父”便是那个曾在日内瓦说一不二的约翰.加尔文,他执着的思想为这块洪荒中的新大陆带来了生机。几百年后,如果我们拿美国与墨西哥,或者信奉天主教的整个拉丁美洲对比,这种反差已不言自明。当然,经济发展,文明繁荣的根源有诸多方面,但人们在信仰和精神所受束缚上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

“美国梦”始于当年那艘在大西洋里险些沉没的“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启航的300年后,那些漂泊者的后代们,已经赢取了两次世界大战,成为全球秩序的决定者,并将脚印踏在了月球表面。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美国人来到当年“五月花号”启航的普利茅斯港,缅怀祖先的梦想与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