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217

第217章 “五月花号”启程(3) “五月花号公约”

“五月花号”船长32米,载重180吨,已建成使用了11年,主要在英法两国之间从事酒类贸易,从未横跨过大西洋。102人的载客量已属超载,每个人只有不到一平方米的空间,他们蜷缩在整日不见阳光的甲板间内,里面还堆满了每个人的行李,这是他们所有的东西了。底层货仓里装载着成袋的面粉,腌制过的肉类,成桶的饮用水和啤酒,还有他们在新大陆所需的工具和武器。

每个人事先都预感到了横跨大西洋航行的危险,但实际困难远超他们的想象。从哥伦布到现在,航海技术并未有太大的改进,当年那些使水手们几近绝望的艰险,依然在困扰着“五月花号”上的移民者。他们赶上了多变的风向和惊涛骇浪,主帆的桅杆被吹断了,以至于在几天里,“五月花号”无帆航行,漫无目的的在北大西洋中游荡。水手和移民们只得蜷缩在船舱里,外面阴风怒号,暴雨如注,每个人只有把活下去的希望寄托给万能的上帝。船员们努力使船头保持向西的方向,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希望抵达新大陆。

在航行临近尾声时,一个年轻人死了,但是一个婴儿也降生在这条颠簸的方舟中,梦想去弗吉尼亚的移民人数,依然保持102人。

11月11日,历时两个月零6天的航行,“五月花号”在北大西洋上划过一道蜿蜒的曲线后,海岸线,终于出现在焦渴难耐的目光中。的确,这里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美洲,但并不是弗吉尼亚。风浪使帆船偏离了航线,他们看到的陆地被称为“科德角”,意译为“鳕鱼角”,在弗吉尼亚东北方向750公里远的地方,可是当时他们并不清楚这里与目的地的距离。

“怎么办?”历经两个月的磨难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五月花号”已经伤痕累累,无法再继续航行了,能让他们在彻底绝望之前抵达海岸,已经是上帝的垂怜了。弗吉尼亚不可能了,返回欧洲更不可能,只有留下来,开发新的土地,但是要面对的困难和危险,丝毫不亚于海上的航行。102条生命,有限的物资、工具和食物,如何面对这块蛮荒之地的各种危险呢?更何况冬天就要到了。

“公理宗”信徒将同行的其它人称为“陌生者”,他们中的一些顽劣之徒不止一次的说,船一靠岸,便自由了,从此不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这些人上岸后会抢夺其他人的口粮,甚至会在饥饿的驱使下杀死其他移民者,以他们的尸体为食物,最后也会相继饿死。在航海时代,这样的一幕并不算新闻。最后,强调互助民主的“公理宗”信徒们掌控了“五月花号”上的局势,提议在登岸之前签署一份协议,以共度难关,协议内容如下:

以上帝的名义,我们这些签署人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成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依此而制定和颁布,被认为是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为了见证,我们在此签上我们的名字,地点是科德角,时间是耶稣纪元1620年11月11日。

这份协议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这102个人中,有一半没有熬过他们登陆美洲的那个冬天,但是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人类崇高尊严的服从,却为这块大陆的文明进程,打下了基调。156年后的《独立宣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每个人具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需要组建政府。可见这些文字中间,依然有“五月花号公约”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