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203

第203章 权利与信仰的决战(6)国王殒命沙场

此时华伦斯坦正在自己的巨大庄园中过着帝王般的生活,肥马轻裘,锦衣玉食,几百名仆人伺候着他的起居,他的领地已占整个波希米亚的1/4。在布拉格,一座豪华的宫殿拔地而起,并被命名为“华伦斯坦宫”,这位赋闲的元帅偶尔也会到此体验一番君主的威仪。但是德意志战场上的局势,华伦斯坦了如指掌,瑞典人势如破竹的进攻,让他看到了复出的希望。

不出预料,斐迪南皇帝言语谦和的复职令摆在了华伦斯坦的案头,他轻蔑一笑,不为所动,此刻正陶醉在自己的精确判断之中。很快,帝国大臣亲自登门,恳请其出山,匡扶社稷,华伦斯坦这才表态应允。但是他严正的提出几点条件:

第一,未来的“皇帝军”完全由其统领,核心将帅必须由其亲自任命,不可安插旁系;

第二,未来的战场上,他有权与敌对一方签约媾和;

第三,皇帝如再免其职,务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华伦斯坦已经在为战争结束后的计划做准备。

以上目中无人的约法三章,斐迪南全部答应,他别无选择。1632年,华伦斯坦复出的消息令天主教徒感到振奋,青年们纷纷从各地赶来,请求入伍,与瑞典人决战。随后他不废一兵一卒,便使选帝侯乔治撤离了布拉格,退回萨克森。古斯塔夫则再度击败了天主教军队,统帅蒂利伤重不治,他为华伦斯坦解决掉一个对手。

华伦斯坦元帅与古斯塔夫国王,一个年近五旬,一个已近不惑,现在的德意志战场,成为他们的对台戏,这两位军事领域里的旷世奇才,第一次交锋选择在了新教城市纽伦堡。一向只知进攻的古斯塔夫选择了守城,而老谋深算的华伦斯坦则将城市围住,但却只围不打。两人都很谨慎,绝不轻举妄动,在几个月的僵持中,十几万人对峙在这个不大的空间内,以至于爆发了瘟疫。士兵们的肚子经受着严峻考验,到最后,瑞典士兵也不得不去抢夺农民的粮食了。古斯塔夫沉不住气,派出小股士兵突击,结果横尸战场,瑞典人感到无法再坚守下去,决定拔营北撤,双方的战场又转移到了北部的萨克森境地。

1632年11月16日,这两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在吕岑展开了决战,这里距离那位引爆这场百年纷争的德国教士的出生地,仅几十公里。尽管占星师已告知,瑞典国王的气数将在这个月终结,但华伦斯坦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他放下骄傲,与天主教联盟军合兵一处,共同作战。在双方的阵营中,是近10万名年轻的士兵,已在一夜之间挖好了战壕,布置好炮阵,无人知道自己还能否活到明天的此刻。战争已经告别弓箭时代,火炮和滑膛枪成为杀人利器,但因填压炸药过于费时,所以手执大刀长矛冲锋陷阵,白刃厮杀也必不可少。

次日一早,浓雾弥漫,时至中午,雾才散去。古斯塔夫双膝跪地,身后的数万士兵也跪倒在地,高呼:“上帝与我们同在!”天主教军队那边则在祈祷:“耶稣玛莉亚!”。随即万炮齐鸣,大地开始颤抖。

十万人在这个生命的终结地上冲击绞杀,阵地在两军之间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在残酷的拉锯战中,一排排士兵倒下,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已温暖了冰冷的土地。

华伦斯坦稳坐军帐,调动指挥,而古斯塔夫率领自己的将士领衔右翼,他想证明瑞典士兵才是最勇猛的战士,战局表明这样的荣誉当之无愧。但是他的左翼力不能支,出现混乱,古斯塔夫随即率领亲兵杀向那里。可惜他那匹战马跑的太快了,几米宽的战壕一跃而过,结果一个人冲入了敌阵。流弹击中了他的左臂和后背,国王跌落在地。此时战场已是一片混乱,到处人仰马翻,一队披坚执锐的天主教士兵围住这位领袖,“你是谁?”“我是用鲜血保护德意志民族宗教自由的瑞典国王!”随即士兵们乱剑将其刺死。

古斯塔夫的战马独自跑回阵营,看到它浑身鲜血的惨状,瑞典子弟兵们悲痛难当,他们发疯的向敌人阵营冲去,发誓要抢回国王。这场极为疲劳的战役,瑞典人最终获得了令他们无比悲哀的胜利。古斯塔夫面目全非的遗体在死人堆里被扒了出来,他光荣的兑现了自己的临行誓言。他英雄般的结局正印证了他的一首诗句,“当你化作尘土,光荣将永垂不朽,一如你得到的承诺。”

这是古斯塔夫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也是华伦斯坦的唯一一次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