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204

第204章 权利与信仰的决战(7) 谁也耗不起的战争

“他死了吗?……这对我和他都是件幸运的事,德意志帝国不需要两位这样的首领。”

华伦斯坦闻讯后,惊愕之余,心里也彻底放松了。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对手,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并为自己设计出一条帝王之路。华伦斯坦利用手中权力,与新教联盟媾和,这是对方所希望的,黎塞留也没有异议,但是“皇帝军”的一些将领和士兵们并不赞同此举。

部队驻扎在波希米亚按兵不动,斐迪南的命令,他全然不加理会,手下将领们开始质疑元帅的动机。华伦斯坦命令他们要发誓效忠,但是将军们的答复是,只要这支军队用于为皇帝效劳,他们可将生命献给华伦斯坦。在接下来的酒宴上,喝的酩酊大醉的将领们被要求在效忠保证书上签字,几位还有一丝清醒的,发现文件上已没有了“军队用于为皇帝效劳”的字样,随即潦草的把名字签了上去。

酒席散后,几位将领以各种理由离开军营,有的向皇帝通报,有的则举兵反叛,至此,华伦斯坦的阴谋彻底败露。

在重视纯正血统的欧洲,将军谋取王位,是要冒很大风险的。1633年的最后一天,斐迪南宣布再度罢免这位天主教联盟的拯救者。两个月后,几位下级军官经过周密筹划,将独自一人的华伦斯坦威逼在那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宫殿卧房中,这位在过去十年里呼风唤雨的枭雄,平静的接受了命运,张开双臂迎接利剑刺入自己的胸膛。

华伦斯坦的格言是:“我如果不是一切,就什么也不是。”这也应该是那个时代所有权利追逐者们的座右铭。

战争重新开始,1618年的将士已阵亡殆尽,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又拾起刀枪,走上杀场。一直借别人之手作战的法国,此刻也将士兵投入到战争中。古斯塔夫的继承者没有退缩,继续辗转于德意志的土地上,而丹麦已经以敌人的面孔出现在战场上。同样信奉路德宗信仰的瑞典军队竟然与萨克森诸侯大打出手,因为前者对德意志北部有领土要求。

至此,战争已与信仰毫无关系。

参与作战的各国无不被疲劳和痛苦折磨着,谁也没有预见到,这场战争竟然打了这么久。自1635年开始,已有人提议和谈,结束战争,但是各方分歧根本无法解决。事实证明,只有当一方在战场上彻底失去还手之力时,和谈才具有意义。

这场战争的真正幕后主角,斐迪南和黎塞留相继死去,他们的继任者是斐迪南三世和法国首相马扎然。此时路易十四虽是国王,但还只是个孩子。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渐渐力不从心,于是在德意志西部的威斯特伐利亚支起了谈判桌。但是分歧犹在,诚意全无,接下来的局面是一边谈判,一边作战,以谈判争取时间,以战争赚取筹码。

1639年,荷兰人在海洋上全歼西班牙舰队,逼迫他们基本上退出了战争。一年之后,已经被吞并60年之久的葡萄牙,趁西班牙势衰之际,发动起义摆脱了西班牙国王的统治。德意志的战局也越来越对哈布斯堡家族和天主教联盟不利,最后,马克西米利安对皇帝说:“大势已去,求和吧!”斐迪南三世同意了,此时已是16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