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200

第200章 权利与信仰的决战(3) 三十年战争爆发

很明显,政治和宗教均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形势最为混乱。这里名义上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依然掌握在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其皇帝与西班牙国王血脉相连。这个凭婚姻而称霸欧洲的家族,依然对法国构成巨大威胁,哈布斯堡正处在衰落中,而法国却日渐复苏。对于亨利四世的后代来说,不在乎德意志信奉哪种信仰,只求它继续分裂。

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已因信仰分化成两大阵营,一方是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组织的“新教联盟”,而另一方是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则建立的“天主教联盟”与之对抗。在所有解决这些纷争的途径中,婚姻最经济,战争最烧钱,但在信仰分裂的局面下,联姻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于是法国、英国、荷兰支持巴拉丁,西班牙和罗马教皇坚定的站在巴伐利亚这一边。尼德兰战火将歇之时,德意志已难逃磨难。

导火索在波希米亚被点燃了。

马克西米利安希望天主教大公,也是自己的表兄斐迪南成为这里的国王,但遭到波希米亚的新教诸侯反对。他们推举巴拉丁的腓特烈统治波希米亚,这是一个加尔文信徒,还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

1618年5月23日,一伙新教徒冲进布拉格城堡,像当年胡斯派信徒一样,将巴伐利亚公爵的两位特使扔出窗外,十几米下的杂物堆使他们保住了性命。这一幕被称为“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波希米亚新教徒的反抗,掀起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序幕。

随后,年仅20岁的腓特烈来到布拉格,接过了王冠,随即下令:将这座城市中天主教堂里的圣像全部给我摘下来!这一决定伤害了在波希米亚占大多数的天主教徒,也令他的德意志对手们无比愤怒。一年之后,斐迪南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天主教大军杀气腾腾的奔向布拉格,在白山战役中一举击溃了波希米亚新教军队。

天主教军队兵临城下,腓特烈请求停战24小时,马克西米利安的答复是,只有8个小时考虑投降还是毁灭。这个年轻人无奈的自言自语道:“现在我知道,我是谁了。”随即收拾细软,卷铺盖逃亡,连那顶令他遭此厄运的王冠,也没来得及携带。

布拉格的教堂里响起颂扬天主教的钟声和弥撒,新教徒被屠杀,十几个首领被砍下的头颅挂在布拉格的查理大桥上,任由风吹雨打。随后,斐迪南的军队又挥师北上,踏平了巴拉丁,其选帝侯的资格则被转交给了巴伐利亚。哈布斯堡家族似乎要转危为安了,这令他的对手们不能坐视不管。

此时那个敢在教皇面前撒谎的黎塞留,已成为枢机主教兼法国的首相,再加上路易十三的健康状况不佳,他完全统领着法国。黎塞留和乌尔班八世教皇达成一致,绝不能任由哈布斯堡家族过于强大。罗马教廷的立场和谋略着实令人不解,难道他不想看到德意志的新教联盟被消灭吗?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欧洲在为一场大战而准备,法国拉拢丹麦和瑞典这两个新教国家,派遣军队协助危在旦夕的德意志新教联盟。萨伏伊和威尼斯这两个小国家也追随法国,封锁阿尔卑斯山的瓦迪林隘口,阻断西班牙的军用物质输送给天主教联盟。1622年,荷兰与西班牙的战事再起,这已成为“三十年”战争的一部分。

天主教联军只是名义上效忠斐迪南皇帝,而实际上他根本无权指挥,带兵打仗的是马克西米利安手下的蒂利将军。新教联盟发动德意志北部的路德派教徒,组建军队与天主教联盟周旋,他们打着“上帝之友,教会之敌”的旗号,抢劫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的财产以充作军饷。饿了就去抢夺农民的口粮,不论对方信仰哪个教派,吃不了,运不走的粮草,一律付之一炬,以防被敌人获得。蒂利的士兵们也循此原则对付他们,真正挨饿的只有那些可怜的农民。

1625年,丹麦国王率领两万士兵来到德意志,新旧教联盟的力量对比马上发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