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96

第196章 尼德兰的“乞丐革命”(4) 尼德兰分裂

1567年,阿尔瓦公爵一到尼德兰,便组建“纷争委员会”,所有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的人,都将要为此付出代价。他觉得宗教法庭的杀人程序过于拖沓了,不如直接以军事手段如割草般扫过一个个城市,而“纷争委员会”的作用就是赋予其这种权利,尼德兰人称其为“血腥委员会”。阿尔瓦公爵诱捕并杀害了两位带头造反的贵族,奥兰治威廉的儿子也被押往西班牙作为人质。任何城市胆敢有独立的苗头,阿尔瓦即指挥军队将其团团包围,然后冲进去将城中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历史中总会有这种甘当刽子手角色的人。

威廉组织起的军队尽管数量上并不吃亏,但是根本难以抗衡久经沙场的西班牙老兵,几仗下来被打得落花流水,威廉几度在战场上打到不剩一兵一卒,凭乔装打扮才得以脱险。他的弟弟路易得到了法国将领科里尼的支持,一些法国新教徒士兵来到尼德兰作战,但是不久之后,“圣巴托罗缪之夜”爆发了,法国新教势力遭受重挫。

英国对尼德兰的反西班牙运动也提供了支持,虽然没有派遣军队渡海而来,但是西班牙人的后勤补给在英吉利海峡上经常遭到拦截,菲利普二世长线作战的窘况已经暴露出致命的弱点。逃亡到海上的加尔文教徒自称“海上乞丐”,他们驾驶轻巧的帆船,骚扰西班牙人占据的港口。隐藏在密林中的加尔文教徒自称“森林乞丐”,他们神出鬼没,惩戒叛徒,袭击西班牙军队的据点,令阿尔瓦的正规军对他们无能为力。

1573年,西班牙军队围攻莱顿长达5个月之久,城中百姓靠啃食树皮,草根为生,威廉的两个弟弟率军前来解围,结果双双阵亡。沉默者在悲痛中用信鸽传达指令,命莱顿市民继续忍耐,最后胜利一定将属于尼德兰。市民的回答是:“如果需要,我们每个人会吃掉自己的左手来保全右手!”威廉下令掘开海堤,放水淹没城市和围城的阿尔瓦军营,久经海患的尼德兰人经受住了海水的考验,而西班牙人只得选择撤兵。尼德兰以惨痛的代价换来了第一场胜利,大大鼓舞了人们的士气。

阿尔瓦公爵意识到自己的策略行不通,于是主动请辞,返回了西班牙。他的继任者反其道而行之,经菲利普二世获准后,宣布大赦并减轻税赋,那些执意不肯让步的加尔文狂热分子可以自由离开尼德兰。沉默者威廉对此并不买账,他认为这是西班牙人的缓兵之计,只有尼德兰获得真正的信仰自由,恢复以往的自治地位,撤离所有西班牙军队,尼德兰人才可能坐下来与皇帝谈判。

“如果海水淹没了这片土地,我们可以再把水抽干,但如果屈服于西班牙人,我们将永远失去自由!”威廉义愤填膺的说道。

这位领袖决定皈依加尔文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英国和德国更有利的支持。在无数人因信仰而丧命的16世纪,恐怕只有威廉一个人,先后接受了三种互相敌视的宗教,这也表明,他并不是一个偏执的基督徒。

但是尼德兰的加尔文教徒却继承了其宗教领袖的遗风,在政治理念上极其狭隘,他们对待天主教徒的行为丝毫不比西班牙人加诸于他们身上的迫害差。威廉对此也是无能为力,一个统一而独立的尼德兰,曾是他的理想,不惜为此一贫如洗,但是他也意识到,分裂已在所难免。威廉的宽容意识比亨利四世还要早,但是他没有能力去将自己的思想写进法律中。

1578年,玛格丽特的儿子,帕尔玛公爵法尔内塞成为尼德兰的摄政官。在他的运筹下,尼德兰南部10个省的天主教诸侯组成了“阿拉斯联盟”,宣誓效忠西班牙王权,独尊天主教信仰。紧接着,北方的7省,荷兰、西兰、格罗宁根、乌德勒支、吉德兰、弗里斯兰和奥维里塞尔组建“乌德勒支联盟”,决定捍卫新教,脱离天主教会和西班牙。

尼德兰分裂了,北方联合省形成了日后的荷兰王国,直到现在,荷兰的国际英文简称依然是“NED”。而南方,最终也在19世纪组建独立的天主教国家,即现在的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