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84

第184章 争夺法兰西(1) 法国宗教形势

那些不违背自己良心的人,就是我的战友,所有勇敢和善良的人所信仰的,就是我的宗教……为了巴黎,值得去做弥撒!

——波旁王朝开创者——亨利四世

1562年3月1日,法国东部的科多尔省,一位公爵正率领着自己的武装,途径第戎附近的瓦西村。看到这里有一座小教堂,公爵决定进去祷告,举行“望弥撒”之礼。正当其在祭坛前默念祷告时,教堂旁边的谷仓中传来了阵阵歌声,公爵一听,居然是新教徒的赞美诗。他马上派士兵过去,责令他们待自己弥撒之后再继续唱。新教徒们不予理睬,随即引起冲突。天主教士兵们刀剑出鞘,对方则举起了石头,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公爵头上,随即扈从们蜂拥而上,当场砍死了二三十个新教徒。

“瓦西惨案”激怒了新教徒,已经信仰新教的南方诸侯闻讯后,即发兵北上,誓为教友复仇。他们还恳请英国和德国的新教统治者出兵协助,天主教派则向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发出了联盟邀请。

这一年,历时32年之久的法国宗教战争爆发了。

法国的宗教改革,加尔文思想不是其核心,而是其手段,一开始便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我们要从弗朗西斯一世说起,这个大鼻子国王出身于华洛瓦王族的支系,因娶了路易十二的千金,而于1515年登基为一国之君。原因很简单,他的岳丈没有儿子。此时的法兰西,国力强大,物阜民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气息已经向北浸染到巴黎,王室沉醉在奢华之中,法语已成为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高大帅气的弗朗西斯自感生逢其时,享受着荣华富贵,从他拥有过的情妇数量判断,他是一个快乐的国王。

自200年前菲利普四世以来,法国的国王一直是教皇的噩梦,罗马的势衰,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国的强大。因此,弗朗西斯上任一年后,便与利奥十世教皇签订了《波伦那条约》,明确法国教会的神职人员由国王任命,地方教会的大部分收入也尽归王室。罗马教廷的意图很明显,即便失去一些权利和收入,也不怨招惹这个强大的国王。此时马丁.路德还未发飙,亨利八世也不想离婚,法国已经不费一兵一卒,获得了神权上的独立。

但是好久不长,1519年,查理五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本欲竞争这一职位,为此两人还展开了贿选大战,结果西班牙人的美洲黄金和银行家的慷慨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和南意大利都在查理五世掌控之下,法国和教皇国被包围在其中。几年前,路易十二还险些将女儿许配给查理,如若那样,哈布斯堡家族便已凭借婚姻而统一半个欧洲了。此时的形势一目了然,查理五世和弗朗西斯一世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他们从婚姻开始,一支打到坟墓,而同时代的亨利八世,则一辈子与婚姻作战。

16世纪20年代开始,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传播到了法国,并影响了正在巴黎求学的加尔文。此时法国教会虽已独立,但依然是奉行天主教信仰,任何一个王者,不希望看到臣民信仰上出现混乱,弗朗西斯出于第一反应,势必对新教要采取镇压,这使得还默默无闻的加尔文逃到了瑞士。

结束在西班牙的囚徒生涯后,法王意识到,德国的新教徒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因为他们反查理,反西班牙人统治德意志。于是法国与德意志的新教诸侯结盟,出钱出粮,帮助他们反抗皇帝,还派遣使者与新教的领袖探讨,能否在信仰环节上稳固这种盟友关系。但是弗朗西斯与查理的关系时远时近,当他们兵戎相见时,法国宽容新教徒,当他们握手言和时,巴黎也竖起火刑柱,焚烧异端分子。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件。300年前被天主教会镇压的异端派别——瓦尔多派,还有一部分遗存,与世无争的生活在普罗旺斯附近,一直得到法国王室的庇护。1530年,这个虔诚教派开始与新教改革者建立联系,随即引来了罗马教廷的宗教法官。这些信徒请法王主持公道,弗朗西斯本可以有权将教廷特使拒之于国门之外的,但是他现在希望与罗马结盟以对付查理,并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克莱芒七世教皇的侄女。于是他的意见是,除非明确为顽梗不化的异端,最好不要判死罪。但是法王的话被宗教法官所利用,当指令下达到普罗旺斯时,已变成了“将瓦尔多异端分子全部铲除!”

1545年,22座和平的村庄被夷为平地,不分男女老幼,3000多人被杀害。这一事件令新教徒感到愤怒,令善良的天主教徒也顿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