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83

第183章 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6) 历时18年的会议

保罗、查理和弗朗西斯都没想到,这次会议竟然漫长的令发起者根本就看不到它结束的那一天。两年后,弗朗西斯驾崩,又过了一年,保罗也死了,查理算是命长,主动退位后活到了1558年,但是特伦托会议还没有结束,它前后断断续续的进行了18年之久,期间光教皇就换了五位。

保罗教皇派遣三位红衣主教前往特伦托,其中包括后来以特使身份去伦敦宣布赦免英国天主教徒的波尔,会议还邀请了德国新教徒代表参加。保罗三世的指令经由邮差传递到特伦托,会议很快便陷入了对教条细节的争吵之中,波尔主教在争辩中的一个论点竟与路德的思维不谋而合,罗马宗教法庭的大法官当即指责其为异端,波尔愤而告退,托病不出。10年后,这位法官成为了教皇,他责令在英国的波尔回到罗马接受异端审判,但是玛丽女王保护了他,直到教皇死后才回到罗马。

特伦托会议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因查理五世与德国新教徒一度处于战争状态,后来他的对手与法国结盟而引发国家之间的对抗,因此特伦托会议在1552年被迫休会。随后查理与德国新教徒签订了《奥格斯堡合约》,先于教会承认了路德信仰。

后来的保罗四世教皇自我感觉如英诺森再世,他无意于进行信仰辩论,而是对干预西欧政局情有独钟。他以教皇身份批准了法国与土耳其异教徒的结盟,以对抗查理五世的继任者菲利普,这足够让基督徒们大失所望了。可惜教皇这次又站错了队,西班牙军队很快赶跑了法国人,向罗马逼近,30年前的一幕再度上演。为了使罗马免于洗劫,保罗教皇选择了屈服,承认西班牙对南意大利的主权。

1558年,菲利普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其戴上王冠的是德意志选帝侯,而罗马教会,居然被拒之门外。从查理曼大帝延续下来的传统,使无数日耳曼君王趋之若鹜的教皇加冕,到这里被划上了句号,持续近千年的较量,结果是教权完败。

1559年,罗马市民以狂欢来庆祝保罗四世的死去,新当选教皇庇护四世于1561年重启已中断10年的特伦托会议,并在两年后拿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决议,会议才终于结束了。在特伦托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士不可结婚,纳妾者开除教门;

各教区建立神学院,以提高教士的知识和道德水平;

赎罪券的功效毋庸置疑,但要严格禁止以赢利为目的的销售;

这就是耗时18年所取得的收获!但是特伦托会议真正的收获并不是那份决议上的文字,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危机感。天主教会统领欧洲的信念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如何避免更多地区脱离教会,并与新教政权划清界限。特伦托会议有意孤立英国,使之感觉到处于天主教国家的敌视包围之中。在天主教国家中开设的神学院里,教廷特意训练能讲英语的天主教神父,准备有朝一日登上英格兰,将它重新天主教化,但是这一目标永远也没有实现。

特伦托会议闭幕之时,德意志的一半已成为新教天下,英国也建立起独立教会,加尔文的信仰正在瑞士和尼德兰风起云涌。而在新兴国家西班牙,宗教法庭的烈火依然猛烈,天主教的根据地意大利,人们对繁琐礼仪依然青睐有加,南欧的土地上似乎永远不可能产生宗教改革。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法国,因其独特的地缘,这里的信仰格局正呈对峙之势。当教士们正在特伦托为信仰辩论时,席卷法国的可怕内战已经打响,将为宗教改革划上一个沉重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