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55

第155章 愤怒的“奶牛”(6) 尼德兰的哲人

其实路德的思想并不是横空出世,空穴来风,罗马教廷的腐败在路德发飙之前已经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反省和诘难。威克利夫和胡斯,是路德思想的先行者,只不过当时的天主教势力还十分强大,他们的思想变革没有获得贵族王权的有力支持。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接受了先进的思想,信仰虽然仍是不可缺少,但已深受教会的桎梏。

十六世纪初,荷兰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开始著书立说,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呼吁进行改革。1509年,伊拉斯谟受朋友托马斯.莫尔之邀前往英国,担任剑桥大学的希腊文教授一职。1511年,在莫尔的家中,伊拉斯谟用了7天时间写出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愚人颂》,辛辣的讽刺了人文主义者眼中基督教会里的种种丑恶。这本书在他有生之年便凭借印刷术的普及而被重印了40次,可见受欢迎程度。

“教士们计算了每一个灵魂待在炼狱中的时间,根据人们购买赎罪券的数量来决定他们在炼狱中身受煎熬的时间。”伊拉斯谟写道。还有一则关于教皇的笑话流传于坊间,据说也是出于伊拉斯谟的笔下,笑话的主人公是利奥十世的前任,尤里乌斯二世。在其死后,灵魂飘忽至天堂门口,敲门声引出了圣彼得。

“Who are you ?”

“尤里乌斯。”

“没听说过,你是干嘛的?”

“我是您的追随者啊,为您征战四方,攻城略地。”

“这不能令我满意,不能让你进来。”

“我这么勇敢的为您作战,为何不让我进去呢?”

“因为我的战士只能用精神的利剑作战!”

“那好,不让我进是吧,那我就把我的大炮调来,炸毁你的城墙,就像我在人间做的一样!”

“别别别,我让你进来。”

伊拉斯谟一直也没有承认,自己编写过这个笑话。一些天主教徒责备伊拉斯谟,说路德孵出的正是他下的蛋。伊拉斯谟回答说:“不错,但是我下的蛋是一只母鸡,而路德却孵出了一只斗鸡。”这位温和的荷兰人不主张与罗马教廷决裂,而是建议采取改良的措施维护天主教会的统一,这与马丁.路德的主张背道而驰,在两人频繁的通信中,已经可以闻到渐浓的火药味。

宗教改革注定不可能温柔的进行,威克利夫的思想引起了英国的内乱,胡斯的言论也激起了波希米亚的战争。饥馑连年的德意志,在诸侯贵族和天主教会的双重盘剥下,广大农民的清苦可想而知,遇到灾荒年月,到处是饥肠辘辘,形如枯槁的灾民沿街乞讨。

一位教士记录了令人心惊的一幕:一位主教安坐在马车里,行至某处被一伙饥民截断去路。主教和随从被赶跑之后,这些饥饿难耐的人竟扑向那匹可怜的马,活生生的将他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