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13

第13章 耶稣是谁?(3)传道者

一天,耶稣在约旦河边遇到了自己的表哥,就是那个同样是奉神之意降生的“施洗者约翰”。此时的约翰穿着马毛制的衣服,以蝗虫和蜂蜜为食,看似疯疯癫癫,到处宣讲“天国近了”的末世思想,他站在约旦河边,呼吁人们悔改罪过,通过洗礼获得重生。

耶稣被约翰的宣讲所吸引,也想接受其施洗,不过约翰似乎感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启示,他对耶稣说:“我没有为你施洗的资格,应该是你为我施洗才是。”不过耶稣执意要约翰为其施洗,接受了神意。

不久,耶稣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指引到旷野中,摆脱了魔鬼撒旦的诱惑之后,终于成功悟道。为耶稣洗礼后,施洗者约翰似乎已经完成了使命,因得罪犹太统治者而被捕遇害,约翰先去上帝那报道去了。真所谓兄终弟及,耶稣开始在加利利地区传教,他通过比喻教导众人,宣扬天国的信息,驱魔和行医。

耶稣从跟随者中挑选了十二个人成为他的门徒,跟随他一同传道。此时的犹太国在社会结构上已是四分五裂,这也正中罗马统治者的下怀,犹太人的内斗为统治者营造了一幅升平景象。犹太人的传统意识形态历经千年的不断强化已经很明确,那就是对上帝充满畏惧,唯“十诫”马首是瞻。社会下层民众对现实虽然不满,但是外族统治者的强大的和民族内部的分裂,使他们无力去改变什么。

耶稣传道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处处受到质疑和否定,不过耶稣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天国思想。他登上山顶,向他的追随者宣讲仁慈、忍耐,告诫人们积善行德,以获得上帝之父的垂青,并最终进入天国。耶稣蔑视权贵,认为拥有财富便是一种罪恶,“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在天堂里的穷人不会允许给地狱中的富人一滴水喝。”耶稣还鼓励犹太人抵制罗马统治者的税收政策,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名言:“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耶稣身体力行,带领他们的使徒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走遍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传播他的思想。在基督徒的心目中,耶稣平易近人,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疾苦。他帮助患病的人们摆脱疾苦,《圣经》新约里记载了上帝之子——耶稣的大量神迹:使麻风病人痊愈;使盲人复明,死人复生;瘫痪的人因耶稣的抚摸而站立行走;他用五张饼,两条鱼使几千人吃饱;宴席上的酒不够了,耶稣将水变成美酒……。

耶稣无私的救助病患,慈爱众生,人们渐渐接受了他的思想,很多人开始相信,上帝之子正在人间传道,跟随他定能得到解救。不过,在基督教的信仰里,耶稣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而他的使命就是他在人世间的结局,以个人的牺牲为整个人类赎罪。

源于摩西时代的犹太逾越节传统,要求每个犹太教徒在逾越节前夕前往耶路撒冷圣殿朝拜,以感激上帝的垂怜。耶稣虽然宣扬有悖于犹太教传统价值体系的观念,但他依然是一个犹太人,也需要遵照逾越节的传统要求。于是,耶稣骑着一头驴子,带领着门徒,来到犹太教信仰的核心堡垒——耶路撒冷圣殿。

此时的犹太信仰,更多的体现在法利赛祭祀阶层,异族强权的压迫,社会下层犹太人仅仅是食不果腹的维持生存,哪里还有坚定的信仰可言呢?逾越节的朝拜人群摩肩接踵的在圣殿周围漫无目的的闲逛,小商小贩就地摆摊,出售各种商品,圣殿周边俨然成为了一个喧闹纷扰的农贸市场。耶稣看到堕落的人们如此亵渎上帝之父的神圣之地,不禁羞怒难当,他发疯似的推倒商贩的货摊,把各种商品撒的满地都是,将商贩们赶出圣殿山。

人们为这个一身白衣,超凡脱俗之人的粗暴举动吓呆了,纷纷打听他是何许人也,使徒们宣称:这是上帝之子耶稣。消息很快就传到法利赛祭司的耳朵里,“何人敢如此自命不凡,身居上帝一人之下,我们万人之上。”于是下令抓捕他,耶稣和使徒们赶紧躲避了起来。

这个时候,人类历史中最著名的叛徒出场了。犹大,耶稣的门徒之一,悄悄的来到犹太大祭司该亚法住处,许诺将帮助抓捕耶稣,并因此获得了30枚银币的报酬。上帝之子对此了如指掌,他召集起众使徒,一起分享晚餐,“我能跟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以后你们要互相爱护,不要让心中充满忧愁。相信上帝也相信我,在我父的家中,还有许多住处……我先行一步,为你们准备地方。”门徒们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后耶稣将饼掰开,分给大家:“谨记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又将葡萄酒分给他们:“谨记这是我的血,你们当中一个人背叛了我,以后你们要按此仪式纪念我。”

这就是耶稣和使徒们最后的晚餐,其仪式成为日后基督教徒追思耶稣的重要礼仪——圣餐礼。圣餐中的饼和酒代表着耶稣的圣体和宝血,但遗憾的是,后世的基督徒对圣餐仪式的的理解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和天主教的再次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