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12

第112章 阿维农之囚(6) “三皇并存”的终结

分裂状态持续了几十年后,教皇的威信也几乎降至冰点,人们不断的呼吁尽快结束这种令人鄙视的局面。

1407年,事态出现了转机,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二世与阿维农教皇本尼迪克十三世决定,在法国和意大利边界举行一次会谈,商讨他们共同退位的事宜。但是当两人同时向预定地点进发时,罗马教皇突然变卦,未到边界便止步不前。阿维农教皇到了边界后,不见对方,继续往罗马方向行进了一段路后,也决定返回了。

接下来,不守承诺的教皇成为千夫所指,格里高利十二世还因提名自己的亲属做主教而得罪了自己的拥护者。法国方面也感觉到阿维农教皇已经成为了累赘,恨不得尽快舍弃之,而建立国家教会。本尼迪克十三世预感自己已经失宠于法国,于是带着教皇的头衔,跑回自己的老家西班牙。

1409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枢机主教们捐弃前嫌,共同在意大利的比萨召开大公会议,宣布废黜两个被邀请但都没有出席的教皇。会议选举了米兰的总主教为教皇,即亚历山大五世。

可惜比萨大公会议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没有世俗君主的声音,而正是法、德等国的干预,才造成了教会的分裂局面长久得不到解决。因此,法国、德国和英国拒不承认新教皇,而已被罢免的罗马教皇依然有德意志皇帝的支持,阿维农教皇也有西班牙作为靠山。

于是,不可思议的“三皇并存”局面产生了,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天主教大混乱,至此达到了顶点。没过多久,亚历山大五世就去世了,拥护他的枢机们又固执的选举出了继任者,约翰二十三世,坐镇意大利博洛尼亚。三个教皇各占一方的局势依然存在。

1410年,德意志出现了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西吉斯孟。他看到欧洲信仰格局的混乱,英、法两国在漫长战争中的衰退,开始盘算着如何在欧洲重树德意志的威严。1413年,西吉斯孟在伦巴第会见了约翰教皇,说服他参加于次年在德国举行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会议。为了使这次大会能够取得所希望的结果,德皇广施邀请,终于促成了这次基督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会议。

1414年11月,共有3位总主教,29位红衣主教、150位大主教、14所大学代表、26位王族、140位贵族、4000位教士,还有各个国家君主的代表齐聚德国南部城市康斯坦茨。欧洲各地的数千名商贩、马戏演员、妓女以及一些无所事事之人也闻讯赶来,康斯坦茨城中一时人满为患,物价飞涨。这次会议也耗时颇长,持续了整整4年时间。

会议采取了一个相对比较民主的原则,即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表决,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具有这项权利。来自不同地区的枢机和各级教士们将同其它非神职人员一起,要先在自己国家中阐明立场,最终拿出一个统一的决定。

参加会议的只有约翰二十三世一位教皇,他感觉到自己被德国人利用了,因为会议明确表示,为了教会的发展,现在的三位教皇应该主动退位。而且有传言说他通过毒死前任才爬上教皇的宝座,并将要为此进行审判,教皇感到大事不妙。

1415年3月20日,在会议间歇举行的一次比武表演中,约翰趁乱跑了,他希望自己的溜之大吉能够使会议夭折。不过在西吉斯孟皇帝的坚持下,会议得以继续进行。巴黎大学的代表们提出,大公会议的权威性应该凌驾于教皇之上,这种言论在100年前是足以上火刑柱的,但是现在却成为大多数人的心声。

不久,约翰教皇还没跑出德国就被抓了回来,会议宣布其为异教徒、骗子、圣职买卖者、卖国贼、淫棍,将其解职,并囚禁在曼海姆的一个古堡中。直到四年后,因有人为其交纳了巨额赎金,才得以获释,但不久后便死去了。

此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二世已经年近九旬,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临死前主动表态,放弃教皇职位。现在只剩下那位顽固的西班牙人,阿维农教皇本尼迪克十三世了,西吉斯孟皇帝亲自来到比利牛斯山脚下他的居住地,劝说他退位,但是被这个顽固的老头拒绝了。西吉斯孟转而寻求西班牙君主的配合,并促使他们放弃对这个倔强教皇的支持,西班牙也因此得到了“国家投票权”作为回报。

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宣布罢免本尼迪克教皇,这是他第二次遭到废黜,但是依然不为所动。这个老头带着自己的随从来到西班牙巴伦西亚的一座圣殿骑士遗留的堡垒中,煞有介事的将其命名为“诺亚方舟”,继续行使自己的权利,直至6年后以90岁高龄去世。之后这里的宗教团体继续选出了两位号称教皇的人士,不过他们的影响始终没有超出“诺亚方舟”的范围,最后在不声不响中消失了。

三位教皇的问题解决后,1417年11月11日,康斯坦茨大会一致选举出了新一任教皇——马丁五世,这个人来自罗马的科隆纳家族。天主教会40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划上了句号。

在整个14世纪里,罗马教廷几乎没有一天平静的日子,被法国“绑架”了68年,教会内部又分裂了40年。信仰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英、法之间战火连年,瘟疫在欧洲横行无阻。各级神职人员纷纷撕破伪善的嘴脸,尔虞我诈,争名逐利。广大基督徒不仅要面对严苛的天灾和疫情,还要拿出自己的血汗收入去供奉着那些不劳而获之徒。

在上一个世纪里被疯狂镇压的异端思想,开始以一副新面孔重生于欧洲大地,反教廷的呼声正此起彼伏。

沃尔姆斯大会并非在一直讨论教皇太多的问题,还有一项重要事件为这里增添了恐怖的氛围。一位来自波希米亚的教士同样遭受了审判,并在火刑柱上被烧死,他的名字叫做:约翰.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