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111

第111章 阿维农之囚(5) 天主教会大分裂

教皇继续蜗居在法国南部的小城中,意大利和教皇国却处在****和麻烦之中,希望教廷回归罗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教廷因自身的腐败也导致众叛亲离,各阶层教士垂涎欲滴的盯着那日渐虚空的教廷金库。圣职买卖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各级教士依次盘剥自己的下级,甚至任何的职位任命均有可能充斥着金钱交易,并且只要交纳一笔贡金,教士的私生子也可以获得遗产继承权。西班牙的一位高级教士阿尔瓦罗说道:“现在是狼群控制着教会,它们吸食着羊群般的基督教徒的鲜血。”

德国皇帝查理四世甚至在1365年亲自跑到阿维农,恳请教皇乌尔班五世离开法国,并许诺将在未来保护教廷的利益。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也代表意大利人向教皇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恳请其回到圣彼得的宝座上。还有一个更加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教廷在罗马的财产正经受着被掠夺的危机,意大利陷入军阀割据的状态,地方主教也开始反对教皇,拒绝将所征收的赋税输送到阿维农。乌尔班五世派遣两名特使来到米兰,欲将当地主教除名,但却被逼当众吞下教皇的谕令,包括丝带、羊皮纸和封印。

于是乌尔班教皇决定不惜冒犯法国,启程回归罗马。法国方面除了口头上的劝阻和挽留外,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因为与英国的战争仍在持续,法国除了可以从教会中剥离出赋税充实军备外,也没从教皇那得到什么额外的利益,如再强行阻止教廷的回归,恐怕将要成为欧洲的敌人了。

1367年10月,乌尔班五世进入罗马城,基督徒们欢欣鼓舞。查理四世也兑现承诺,率领军队南下意大利,他希望得到教皇对自己皇位的认可,虽然这仅是一个形式而已,但德意志的人民还是很在意的。可惜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离使教廷难以控制罗马的局面,本地的贵族和富商对这座城市更有发言权。德意志的军队不想插手这样的乱局,查理四世离教皇而去,乌尔班五世感到了困惑和畏惧。在法国枢机主教的劝说下,1370年,教皇又灰溜溜的回到了阿维农,不久之后就死了。

7年后,继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才终于回到罗马,至此,“阿维农之囚”结束了。

但是法国人在教廷里的影响依然强大,16位枢机主教中,法国人占据了11位。1378年,格里高利十一世病逝,亲法派和亲意派在围绕教皇选举上,斗争继续进行。结果亲意派抢占了先机,一位意大利人成为继任教皇,即乌尔班六世。法国的枢机主教们不认可这个选举,于是他们撤离罗马,另立山头,选举了法国国王的表哥做教皇,即克莱芒七世。这些法国的教皇和枢机们重新回到阿维农组建第二教廷,天主教会也可悲的分裂了,这种状态又持续了40年。

德国、英国、匈牙利和北欧地区支持罗马教皇,而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苏格兰和西西里则支持阿维农教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位教皇不约而同的宣布,将对方及其拥护者绝罚出教会。

如果他们的谕令都有效的话,那便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被剥夺了基督徒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