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科玉律
11618000000020

第20章 管理——以治为本,不战而胜(1)

鲦鱼效应——管理,应从以身作则开始

【法则释义】

鲦鱼效应又称为“头鱼理论”,是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黄金定律,它源自于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然而,若将一只较为强健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这条鱼便会失去自制力,行动也随之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依然像从前那样盲目的追随!可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先学会以身作则!

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就是跟了一位差劲的管理者,企业、部门与团队,以及任何组织,只要出现了问题,管理者都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鲦鱼的首领行动紊乱,导致了整个鲦鱼群行动紊乱,同样,在一家企业当中,只要管理者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企业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

作为一名管理者,由于自身的职责与所处的位置,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属,此时,我们的表率作用发挥得如何,对于整个团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倘若一家企业中的管理者自由散漫,又怎能要求其员工可以积极向上;反之,如果一家企业中的管理者认真严谨,它的员工必然也会随之踏实肯干,这便是管理者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经典案例】

1950年,22岁的李嘉诚踏上了创业之路,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将目光投向了目前年还未开发的塑胶行业,他用自己仅有的资金创办了一家塑胶厂,并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瀚千里”之意,将工厂取名为“长江”。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短缺,长江塑胶厂只能落户于离市中心较远的廉价厂房,购买欧美国家已经淘汰的旧设备进行生产,能招来的员工也数量有限。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作为管理者的李嘉诚明白,若想让员工们积极的投入工作,就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他们:由于员工人数有限,他亲自上阵身兼数职,既是技师、设计师,又是会计师与采购员;他看见员工吃饭时没有餐桌,便走出办公室跟大家一起蹲在地上吃饭;他经常会加班到很晚,为了节约时间,他干脆在仓库里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床。

然后,李嘉诚的行动始终收效甚微,员工们依然抱着混日子的心态。

1957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之下,李嘉诚发现了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专利技术,为了学习这项技术,他放下了老板的面子,专程去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当小工,然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认真观察工艺流程与学习技术知识。每当李嘉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他便虚心向技术人员们请教,尽管那些高傲的技术员不屑一顾,最终也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给了他一些重要的技术指导。

当李嘉诚带着技术样品回国时,长江塑胶厂的员工们,都被老板这种拼搏的精神折服了,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老板,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感动。从那以后,这种感动便深深刻在了所有员工的心里,他们一改昔日的自由散漫,开始将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这项技术上,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将技术运用在塑胶花上,一起研究如何才能迅速打开这种塑胶花的市场……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长江塑胶厂终于成为了行业中的“新秀”!

【智慧启迪】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在很大程度之上,都具有影响下属的力量,它能通过榜样的身教、品德的熏陶、情操的感染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下属自觉地产生敬佩与信赖,从而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感召力,进而形成企业中巨大的战斗力。因此,管理者应时刻谨记一点:唯有加强自己的表率作用,才能够带领团队创造出辉煌!

洞悉问题,勇于担当

通常情况下,让下属觉得最没有前途的工作,就是他们觉得自己追随的,是一位差劲的管理者,任何一家企业出现问题,管理者都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白,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核心脊梁,问题的出现,只能说明我们的管理工作没有到位,因此,我们必须为团队的发展,承担必要的责任,唯有如此,下属们才能用勇气去承担自己的失职。

赏罚分明,不留私心

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肯定,尤其是来上层管理者的赞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管理者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独自霸占了下属们的功劳,使得他们觉得前途渺茫。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必须抛开自己的私心,以一个公正不阿的形象,出现在下属面前,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给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否则,大量的人才流失,势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客观分析,跳出惯性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形势,最好能在问题暴露前就有所觉察,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跳出惯性思维,运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洞悉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不能待问题出现时不知所措,要知道,我们是下属坚强的后盾,如果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他们就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企业中的“老鼠屎”

【法则释义】

在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酒与污水定律,它指出如果将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我们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若将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我们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条黄金定律旨在说明,对于那些带有危害性的员工,管理者必须在其破坏之初及时清除干净,否则,企业很可能就会毁在他们的手中,这即是我们常说的“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据管理学家统计,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会在自己的可视范围内,将25%的眼光放在10%的人才身上,将15%的眼光留给70%的庸才,而将剩下60%的的眼光,坚定不移的盯住20%的小人,因为他们要趁污水还没有发臭之前,像变魔术般将其悄悄的净化或排除,以免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由此可见,及时清除企业中的“老鼠屎”至关重要,管理者切不可对此心慈手软。

企业中总难免会有污水,而污水又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管理者掌握冲突与协调的技巧,企业中也存在着相互博弈的过程,发现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是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而有效运用酒和污水定律,则是创建一个优秀团队的最佳途径。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对企业中的人才,加以正确的指引与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老鼠屎”,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人才的运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管理者发挥每个人的效能,以保持企业的整体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做到这一点,就能顺利扬起企业的奋进之帆!

【经典案例】

日本的知名企业伊藤洋货行,原本只是一家经营衣料买卖的小公司,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管理者伊藤雅俊将目光投向了热门的食品行业,由于公司内部没有食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他唯有高薪从外部聘请管理人员,在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东食公司的岸信一雄,两人一拍即合。岸信一雄进入公司的第一步就是重整,焕然一新的食品部门,十年间为公司提高了数十倍的业绩。

然而,随着业绩的提高,岸信一雄也渐渐变得居功自傲,不但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还对公司的改革措施持敌对态度,每次公司提出战略性的决策,都在岸信一雄的部门止步不前。在自信心极度膨胀的情况下,岸信一雄对那些勤奋敬业的部门嗤之以鼻,甚至还嘲笑他们即使再干十年也休想获得成功,尽管此时,他自己的业绩没有丝毫提升的趋势,也没有再为公司创造过任何价值。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伊藤雅俊,曾屡次对岸信一雄进行推心置腹的教导,无奈岸信一雄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还变本加厉,以为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都要忌自己三分。最后,伊藤雅俊不得不沉重的决定将其辞退,谁料,他的这一决定,在伊藤洋货行乃至整个日本商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尽管公司的内部人员,都知道岸信—雄飞扬跋扈,但仍然有人认为辞退一个有着显赫战绩的员工,未免有些不够仁义,公司内部都已经如此争议,外部的舆论自然就更加尖锐了。为了消除企业的负面影响,伊藤雅俊顶着巨大的压力,召开了一个关于辞退事宜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态度坚决的说道:“我们不可能因为—个人,而降低整个企业的战斗力!”

岸信一雄离开以后,伊藤雅俊开始着手整顿公司的食品部门,清除了深受岸信一雄影响的中层管理者,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勤奋刻苦的员工,他的这一举动,大大鼓舞了员工们的士气,不仅食品部门又渐渐呈现出业绩上升的趋势,整个伊藤也随之开始不断的发展壮大。

【智慧启迪】

在任何一家企业中,都难免会出现类似“老鼠屎”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往往还出现在企业较为重要的位置,一旦他们产生破坏的倾向,便会给企业带来惊人的破坏力,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这些人的动向,以便可以及时清理企业垃圾,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持续的发展!

知人善用,避免垃圾

尽管企业是个人的集合体,但它却绝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其内部的每一个人,这就要求所有员工都必须充分发挥才能,以保持企业的整体步调一致、动作协调,管理者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执行人。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知人善用,只有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们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进而避免企业垃圾的产生!

善于发现,及时制止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破坏永远都比建设容易,因此,企业中的垃圾,必须在第一时间清理干净,这需要作为管理者的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在企业还没有受到危害时迅速出手。小人总是无处不在,企业中亦是如此,聪明的管理者,会紧紧盯住那些小人,只要他们稍有破坏动作,他们便会及时制止,即使这不能完全消除危害,也可以将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清除垃圾,坚决果敢

在管理者清除企业垃圾时,都会或多或少遭遇一些阻碍,尤其是面对已经相处多年的同事,我们难免有些于心不忍,此时,我们必须牢记切不可感情用事,必须拿出管理者应有的勇气与魄力,果断清除危害企业的垃圾。当然,在清除时要注意掌握协调的技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如果因此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罗森塔尔效应——善意的诱导比命令更能创造奇迹

【法则释义】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罗森塔尔效应,亦被管理学称为“期待效应”,它指管理者通过有效的诱导,使下属达到自己心理中的期望,更加投入的进行工作。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暗示的力量”,只要管理者对下属投入感情、希望以及特别的诱导,向他们传递出自己积极的期望,便能够激发出他们更大的潜力,进而为企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罗森塔尔曾针对这一效应进行过周密的调查与研究,他在加州的一所学校里,让校长随机抽取了18名学生与2位老师,这一天,校长极为认真地对老师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非常高,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理当教最聪明的学生。”一年后,实验结果表明:这18名普通学生都表现超常。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善意的诱导比命令更能创造奇迹!

若将这一定律运用到管理中,就要求管理者对下属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我们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很多时候,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就变成了行,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下属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他们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管理者应该且必须赏识自己的下属,要将赏识当成下属工作中的一种需要,因为赞美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工作成果来回报我们,一句赞美的话,就可以获得如此硕果,何乐而不为呢!

【经典案例】

1956年,松下电器制定了企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企业的年营业额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即要将1956年的200亿日元提高到800亿日元。面对这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问题,松下幸之助大胆的向员工们公布了这一目标,要知道,在当时竞争激烈的电器行业,这个发展计划绝对属于“商业机密”,但松下幸之助却认为,宣布“五年计划”能够为员工树立目标,有益他们激发出潜力。

在“五年计划”宣布之时,松下幸之助还发表了自己的一番言论:“我始终相信,在我们的企业中,都是行业一流的人才,你们一定能够顺利的完成这项计划。”他的这番言论大大提高了士气,员工们也因深受鼓舞而斗志昂扬,就这样,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1960年,松下电器的年营业额达到了1000亿日元,远远超过了原定计划800亿日元的目标。

这一年,松下幸之助又向员工们发布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计划除了实现营业额翻两番之外,还决定在五年以后,公司将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而员工的薪金不减。这对于依靠延长工作时间获取利润的日本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飓风式的冲击,但松下电器的员工却因此欢欣鼓舞,精神大振,工作热情也开始前所未有的高涨,生产效率自然也随之倍增。

显然,第二个“五年计划”也顺利得到了实现。1965年,松下幸之助又发布了第三个“五年计划”,5年后,这一次的目标是:公司的薪金水平、经营水准要赶上欧洲,接近美国。这个目标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松下电器就是在如此善意的循循诱导之下,一步一步走向了电器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智慧启迪】

一位成功的管理者,要懂得欣赏自己的下属,并且,还要把这种欣赏当成一种需要,当管理者在交待某一项任务时,应尽量减少命令的语气,而应多使用肯定的语言,如“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很快就能听到你成功的消息了”等,在这种诱导之下,下属自然会朝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不妨用自己的信任与期望,将下属的“不行”都变成“行”!

蹲下身子,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