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八大法则
11613700000036

第36章 未病先防 有病早治(4)

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富含果酸,果酸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和柠檬酸等,很容易导致许多药物提前分解和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从而使药效降低。有的药物会因果酸等而增加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1.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及磺胺类抗菌药,遇到酸性液体,容易迅速分解,不仅降低药效,还会产生有害中间体,从而增加毒性。

2.而一些胃肠道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和氯灭酸等,本身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用果酸送服这些药物则可加剧其对胃壁的刺激,严重的甚至可导致胃黏膜出血乃至胃壁穿孔。

3.患者如果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抗生素糖衣片,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严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4.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因酸碱中和而使药物完全失效。

5.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不宜用牛奶送服的药物

1.不要用牛奶送补抗生素药物。因为牛奶中的钙和镁会在肠胃中破坏抗生素,削弱药效。

2.不要用牛奶送服补铁制剂,服药时间也不要与饮用牛奶时间相近。因为牛奶中的钙质和磷酸盐可使铁剂沉淀,妨碍铁剂的吸收。

3.不要用牛奶送服四环素族、异烟肼类药物。否则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四环素族、异烟肼生成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减弱抗菌作用。

4.不要用牛奶送服磷酸盐类、硫酸盐类制剂,否则会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磷酸钙、硫酸钙沉淀,降低药物疗效。

如何对付记忆力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有所减退,特别是老年人,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不过,记忆力是可以修复的。

如果要延缓记忆力衰退,增强记忆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能对自己的记忆失去信心,产生焦虑、忧愁、不安等消极的情绪。因为心理作用在增强记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意食补。一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要及时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海带所含碱性最大,次为水果和豆类,所以常用脑的人(如考生、工作繁忙的老板),都应该多吃海带。一些干果类,如腰果、胡桃及芽菜类如苜蓿芽、豆芽以及菇类等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A、E和矿物质钙、磷、铁等,对人体的记忆力,都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三、戒除烟、酒。

四、勤记多用、重复练习、增加印象以加强记忆训练,是能延缓记忆力的衰退和增强记忆力的。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1.注意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则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从兴趣出发,学会制造兴趣。

3.理解和背诵相结合。

4.重复。

5.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温习巩固。

6.不断尝试回忆。

7.视听结合,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可运用多种手段帮助记忆,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小贴士

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来保养大脑,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就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夏秋小心贪凉而感冒

夏秋季节,白天炎热,晚上凉,特别是秋天的后半夜,尤其要小心因贪凉而感冒。

过分贪凉,容易导致寒湿入侵而感冒。常见症状有:全身酸重,肌肤麻木,脘腹痞满,便溏下痢,四肢无力,周身关节疼痛。

为防夏秋因贪凉而感冒,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

2.入睡之前,酌情关窗闭户,以防止寒湿入侵。

3.不要在阴凉潮湿之处睡觉。

4.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勤开窗换气。

5.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建议调至摄底25度-摄氏27度即何。

6.不要长时吹风,特别要注意不要对空调、风扇吹,避免对着风口,如门缝的风。

7.多饮白开水。

8.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9.当发生感冒时应多休息,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

小心冬季穿戴惹出病

在寒冷的冬季,在穿戴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不要穿得过厚。一到冬季,人们都很注意御寒保暖,有的人为了保温防寒,穿得过分厚实,殊不知穿得过厚容易导致伤风感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衣物层厚度超过1.5厘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从生理角度看,穿衣过厚,会抑制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御寒能力。另外,穿得过多,体型臃肿,既不美观,行动也不方便。所以,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冬季的衣服宜选用质轻又保暖的羽绒制品和冷空气不宜穿透的皮衣。

2.办公族尽量别穿太紧的高领内衣或毛衫,否则容易压迫颈动脉,引起脑组织和眼部供血不足,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视力。

3.靴靴腰过紧、靴跟过高则会使足背和踝关节处的血管、神经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处的部分组织血液循环不良。

4.不宜长时间戴口罩。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要是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如何对付感冒?

一、感冒发烧时,最重要的是躺下休养,睡得愈多好得愈快。不要撑着工作,也不要运动或做任何挑战体力的活动。发烧就是身体要你停止使用肌肉,乖乖呆在床上,直到退烧为止,如果你置之不理,感冒就会拖得愈久。

二、不要用药物阻断身体的自我免疫努力。感冒其实是病毒感染,而非细菌感染,所以服用抗生素完全无用。只有依赖自身的免疫系统,才能治疗感冒。我们的身体会提高血液循环让白血球细胞进入受感染区,然后排出毒素;制造更多的体液如流鼻水,把病毒推出体外,然后运用各种我们所知的感冒症状,迅杀死病毒。发烧能提高体温,加速循环与排汗,让血液更快清除问题区域允许发烧走完全程,就是让身体自我救助;透过排汗可以排出毒素。随着发烧出现的是虚弱、晕眩、头痛、肋肉与骨头疼痛及其它症状,都是因为身体从骨骼拿走钙质以对抗病毒之故,感冒症状其实是身体给你的一个讯息,告诉你“我需要休息”。

三、注意预防。感冒是透过空气,手和物体上的病毒传染的。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感冒病人处在同一个密闭空间;

2.常洗手。

3.如果你感冒了,请戴口罩,而且不要亲吻生病的人或跟他们分食;

四、注意心理的自我调整,不要过分情绪化。愤怒、沮丧、悲伤、孤单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如果此时曝露在感冒病毒之下,就可能感冒。

五、饮食方面。

1.为了预防感冒,千万不可食用可伤害鼻子和喉咙后面皮肤内层的食物,因为这两处专门制造能防范感冒病毒的黏液。像面包屑,油炸食物、超辣食物,过烫的汤或饮料或超冷的食物、饮料等都会伤害这些皮肤。

2.生病时,消化系统比较敏感,要避免烤过或炸过的高温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含有毒素,反而让感冒更严重!

3.不要吃会让你过敏的食物。

4.感冒后应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素。所有基本的营养素都有助对抗感冒,例如维生素C、E、A葡萄籽、锌、维生素B、钙、镁等。许多草本或天然药物本身并不能杀死病毒,而是间接透过营养的供应,提高免疫力系统,去除身体毒素及其它提高免疫力。

发烧时的饮食禁忌

1.发烧时不宜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除了食物本身放出其中的热能外,食物还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不利于降温。据研究测定,脂肪可增加3%~4%;碳水化合物可增加5%~6%;蛋白质则高达15%~30%。鸡蛋所含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发热时过量进食鸡蛋,会使发烧更甚,如同火上浇油,不利于康复。因此,发烧时不宜多吃鸡蛋,可多喝温开水、增添水果、新鲜蔬菜以及含蛋白质较低的食物,如粥,小面片,杏仁露等,有利于早日康复,退烧后的康复期可以增吃鸡蛋。

2.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5.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6.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发烧时不宜剧烈运动

发烧时出汗可以促使退烧,所以有些人在发烧时去进行运动,以此来促进多出汗,觉得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快地退烧。其实,人在发烧时,不能进行运动,特别是不能参加剧烈运动。这是因为,发烧时,人体内产热增加,而剧烈运动会加速肌肉组织的分解代谢,产热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人在发烧时参加运动,就是热上加热,等于“火上浇油”,会使身体的组织器官遭到损伤。

1.发烧时会使身体内的蛋白质大量分解,维生素和很多营养物质也被大量消耗,使体力大大削弱,免疫力与抗病力也大大降低,这对身体的康复很不利。

2.人在发烧的时候,心跳加速,血液循环也加速了,而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跳每分钟就增加10—20次,使心脏血液的搏出量增多,从而加重心脏负荷;如果再剧烈运动,就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

因此,感冒发烧后,需要充分地休息和治疗,以帮助身体战胜疾病。如果发烧时仍参加剧烈运动,会消耗人体更多的能量,导致抵抗力下降,除了加重病情之外,还会因大量出汗导致虚脱、晕厥等后果。

轻微感冒不宜剧烈运动

如果感冒症状不重,没有发烧,仅仅是流鼻涕、打喷嚏,能不能剧烈运动呢?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多由感染性疾病引起,比如病毒性感冒、流感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进行剧烈运动,病毒容易侵害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肌,容易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后果很严重。因此,即使是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轻微感冒症状,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身体好转,体温降至正常,感冒症状基本消失,可以进行一些轻微活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等等。这样可以使身体抵抗力增强,有利于恢复。

发烧后不宜立即吃退烧药

引起人本发烧的可能性有多种: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犯人体时,或者人体组织发生广泛性损坏和破坏性病变时,或者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时,或者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时,都会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发热时,人体内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协助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1.在引起发热的原因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要随意滥用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延误治疗。而且,随便用药后,病因不但不能消除,反而影响了抗病能力。

2.遇到病人发热,首先要区分低、中、高热,如果是低热37.5度一38度,一般不需服用退热药,只要多喝点水,多增加些营养,吃一些清淡泄热的食物就可以,但须注意观察,防止温度高上去。

3.如果是高热,或者发热时间较长,则应立即送病人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查出病因,并服用退热药。因为病人高热39度以上持续时间太长,会使氧气及各种营养素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促使心跳加快,表皮血管扩张,心脏负担增大。还会使大脑过度兴奋,从而可能导致病人高热抽风,或者使病人过度抑制,产生昏睡。

4.老人或儿童一旦发生高热,应立即服用退热药或用物理方法退热,以免发生不测。

小贴士

当需要降温时,只有应用药物来降低下丘脑体温调定点来降温,才是符合热调节生理机理的有效降温措施。一般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如扑热息痛、阿斯匹林、布洛芬等,多有良好的退热效果。

发烧后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发烧后,通常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通过开窗通风,减少穿着、盖被来降低环境温度。

2.冷敷:可用冰袋、热水袋或塑料袋,灌上凉水或冰水;也可用毛巾浸泡凉水或冰水拧干后湿敷。放置的部位是后枕部、前额部、腋窝部、大腿根部等处。如为冷湿敷,应五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如患者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局部皮肤发紫,应立即停止使用。

3.酒精擦身(也可用白酒):用95%的酒精一份,加温水两份稀释,用纱布或小毛巾浸湿后擦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国窝部(即膝关节的屈侧)、手脚心等处。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涂擦时应先擦上身,后擦下身;先擦一侧,后擦另一侧。为了防止着凉感冒,擦上身时盖好下身,擦左侧时盖好右侧,要注意避开心脏部位。每次擦5--10分钟。这种方法降温快,经过半小时后体温一般都会下降。

4.温湿敷:用毛巾浸泡于低于体温1--2度的温水中,拧干后放在胸腹部,约10分钟更换一次。如脸色发紫、发抖、四肢发凉时,应停止使用。

小贴士

只有在体温高于41℃的紧急情况下急需迅速降低体温时,物理降温才可以作为一个退热的辅助措施使用。

不要一咳嗽就乱用止咳药

不少现代人一咳嗽就马上吃止咳药,这实在是一种对现代医药学的错误依赖和过度信任。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咳嗽是一种对人体有利的疾病。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机体的快速“消炎”法,对排出呼吸道的痰症分泌物等废物有积极作用。

1.一咳嗽就用止咳药,会导致呼吸道里的脏东西无法排出,不利于炎症的消除。

2.另外,吃药也须对症。有的痰多患者一咳嗽,就服镇咳剂,如咳必清、敌咳等。这些麻痹喉部神经的药物服用后,咳嗽虽然暂时能得到抑制,但是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因而不但治不好咳嗽,还导致病情加重,长期不愈,主要原因就是用药不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