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这次真的办了一件漂亮事,使得孔子对宰我完全改变了看法。他对其他员工说道:“说话贵在和实际行动一致,才能使人信服。宰我说得很客观,所以楚昭王才会如此欣赏我们!从前我总认为宰我说的话跟他的行为不相称,现在看来,如果仅仅以说话来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就会失去宰我这样的好员工啊!”
众人受到鼓舞,都很高兴,说:“孔子之道,可以有机会推行了!”
孔子也满怀希望,当场高歌《适楚歌》一曲,他唱道:
——大道既隐兮礼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欲何之!
子路也不闲着,在下面捣乱,唱他自己改编的歌:
——钱远乎哉不远也,我欲钱斯钱至矣!钱远乎哉不远也,我欲钱斯钱至矣!
这里面唯一头脑清醒的就是子贡。他从使者那里接过金币,数完之后,取出一枚,吆喝一声,丢给围困的陈人和蔡人。那些人一看金子,你争我抢,顿时乱成一团。
子贡一看乱了,连忙让公司的人突围,一口气跑出了包围圈。
到了一座小城镇,他又分了一小块金子,让颜回和有若去买米买菜——大家都饿坏了。
吃饱喝足之后,队伍重新开拔,向楚国进发。
(第三节 大易有形,大道无边)
孔子很快到了楚国,见到了楚昭王。
楚昭王已经听使者说过了孔子“在陈绝粮”的事,对他表示慰问。
孔子对楚昭王的大力支持也表示了感谢。
易经话管理
孔子看楚昭王案头摆着一部《周易》,就问道:
——董事长喜欢看《周易》?
楚昭王笑着说道:“我最近才开始看,听说能算卦,我就拿来瞎看。”
——董事长您太谦虚了。“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万物尽在五行中。这《周易》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我们应该学习啊!
孔子也很喜欢《周易》。他心里暗自庆幸:和客户有没有共同语言,对决定生意成败关系重大。这次看来,跟楚昭王就有共同话题了。
——您说得很好,看来孔老板也是易学大师,不知道您会不会算卦?
——哦,我不会算卦,我是把《周易》当管理书来读的,悟出了不少道道。
——管理书?《周易》是算卦用书,内容包罗万象,文字艰深复杂,隐含某种秘密,不知和管理有什么关系?
——关系很大,这周易的易字,说的就是变化,包含着企业发展变化的道理。常看《周易》,不但能提高素质,还能学到很多管理企业的方法。不说别的,就拿《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来说,对管理者就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是真的吗?那倒是很新鲜,能不能解释解释呢?
——当然可以。乾卦六爻的爻辞您肯定清楚: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真厉害,背得很好,一字不差。楚昭王看着书说道。
——这些卦辞表面上的意思很简单,比如第一句“潜龙,勿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但上升到企业管理层次,意思就有所引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刚刚开始搞企业的时候,要内敛,不可过于张扬。要低调做事,制订企业发展规划,定下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步骤。只有韬光养晦,才能为未来的腾飞积聚潜能。
——哦,原来还有这层意思,看来管理的门道确实很深。那么“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其实,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事业初建时期,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困难,组织资源,寻找时机,伺机而动。这个时期最痛苦,必须要忍住寂寞稳扎稳打,因为功业未成,还需磨炼。铁都是敲打出来的,锋利的刀也是磨出来的,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才会脱胎换骨终成大器。
——那“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又是何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即使面临危险也无祸害。老板领导公司,时刻要有危机感,时刻要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敬业、勤奋、警惕,亲力亲为,不轻率大意,不掉以轻心,这样才能把企业治理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缩手缩脚,一旦出现大的转机,那就要像“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说的那样,“相机而动,跃起上进,不会有什么坏处”,大事业必须勇敢地去做。这是真正考验老板领导力、工作魄力、决断力的时刻,面对机遇和挑战,领导人一定要当机立断,要像龙从深渊里飞起来的时候那样勇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样的目标,真正实现企业腾飞。企业家就成了“九五之尊”,做上受人尊重的董事长的位置。
孔子一口气解释了这么多,听得楚昭王有些发蒙。
——既然已经“飞龙在天”了,怎么还会“亢龙有悔”呢?
——对企业来说,有时候名利双收并不是好事。企业成功了,上市了,企业家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回报。他以为飞龙在天,别人都奈何不了自己,就开始得意忘形。结果,往往会出问题。很多人在盯着他,挑他的毛病,找到打击他的机会。所以这时候一旦出问题,就会让这条“亢龙”抱憾终生。我曾经看到很多企业家就是这样倒下去的。
——哦,原来是这么理解的。那最后一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又该怎么理解呢?群龙无首怎么会“吉”呢?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一群没有脑袋的龙在天上乱飞一气,而是说天上出现一群龙,却都不以首领自居,只有这样,才是吉祥的。一个成功的老板不但自己是条龙,而且能把整个团队带起来,让员工有明确的目标,共同追求,共同成功,都成为龙。手下都是龙,个个能力超群,老板用得才省心;手下都是龙而不是虫,不勾心斗角,老板才用得安心;员工都按照老板的授权积极工作,老板才用得舒心。一个企业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当然就很吉祥了。有这些员工的妥帖保护,老板白天很放心,晚上会睡得很安心,再也不用担心会出现问题。
——精彩,实在太精彩了!
楚昭王拍手称赞。
复制MBO之忧
听完孔子的“易经管理学”,楚昭王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彻底被他征服了。
楚昭王对孔子说:“你干脆也不用到处流浪开咨询公司了,我把下属的一个分公司交给你经营。这家分公司号称‘七百里书社’,将近万名员工。”
孔子一听,赶快答应了。
一看楚昭王这样慷慨,“楚歌集团”的高官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嫉妒得够呛,他们决定给孔子上点眼药,说他点坏话。
集团副总子西去找楚昭王,说道:“董事长,您手下的能人有赶得上子贡的没有?”
楚昭王回答:“没有。”
——那么,董事长,您手下的副总有比得上颜回的没有?
楚昭王回答:“没有。”
——董事长,您手下的部门经理有比得上子路的没有?
楚昭王回答:“没有。”
——董事长,您手下的市场推广人员有比得上宰我的没有?
——没有,统统没有,我的手下都是废物,包括你。
副总子西没皮没脸地笑了笑,开始上眼药了:
——董事长,我们“楚歌集团”最早是脱胎于周天子公司,那时候才有五十里土地。即使这样,我们也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现在,您把“七百里书社”交给孔子,让他去做老板。他有这么多土地作为基地,又有贤能的员工辅佐,恐怕不是楚国之福吧?一旦出问题,谁能遏制?
楚昭王没脑子,一听还真是那么回事:心想:对呀,我请孔子来,不但引狼入室,还培养了一个“基地组织”,平添一个心头之患。这要是他做大了,最后搞个MBO,我就完了!
他这么一想,便收回成命,再也不向孔子提“七百里书社”的事,连本来该给的咨询费都省了。
孔子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还在馆驿等待任命。
他等了半年也没等到一纸聘书,却等到了楚昭王酒后突发脑梗塞导致死亡的消息。
孔子去参加楚昭王的葬礼。
葬礼结束之后,集团副总子西和孔子进行了简单会晤。他宣布,孔子团队“不受欢迎”,限令他们马上离开。孔子跟他说起了咨询费的事,子西耍起了无赖,说如果孔子想要那笔钱的话,只能去西天找楚昭王。
孔子一看“楚歌集团”高管是这种态度,气得够呛,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离开。
(第四节 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
狂人真言
孔子坐着马车郁闷地离开楚国。
走到半路,一个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人突然拦住了孔子的马车,大声唱了一首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这人是谁呀?是不是欠揍?
子路很生气。他想下车把这个人暴打一顿,却被子贡拦住了。
——这是一个名人,叫接舆,号称“楚国第一狂人”。他唱歌不是针对孔老板,你不用管他。
——这家伙唱什么呢?
子贡苦笑了一下说道:
——这个人唱的是,“凤凰啊凤凰,你怎么会倒霉到如此地步啊?过去的事就不用再评判了,未来的事倒是可以来得及挽回的。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从政者都是些败类!”
子路一听就笑了,说道:“这个人说得很对,楚国太黑暗了,很黑很暴力;而孔老板却很傻很天真,难怪会这么倒霉!这个人说孔老板是凤凰,隐约之中是在拍他的马屁,唱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子贡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孔子听出了这个楚狂接舆话里有话,他撩开帘子,想下车跟这个人聊一聊理想问题。结果,还没等他下车,接舆已经跑得连影都没了。
楚狂人接舆唱的歌对孔子的触动很大。
孔子这辈子命运多舛,实在不容易,没过几天舒心日子。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孔子不时遭到达巷党人、荷丈人、渔父、长沮、桀溺、幼童等来历不明的人的大肆攻击,讽刺、挖苦、嘲笑、谩骂、规劝的语言和消极避世的言辞不绝于耳。这些人讥讽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他“鄙哉,径径乎”,是追名逐利的小人。
孔子不害怕这些冷嘲热讽,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隐居山林,去同鸟兽相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必为改变世道努力了”,又说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他的员工毕竟不是圣贤。这些说法的反复出现,不但严重损毁了孔子的光辉形象,还极大打击了孔子团队的信心。一旦负面效应不断累积,就会给公司带来很大影响,搞得人们离心离德。人心乱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这是令孔子感到最苦恼的。这个狂人唱的歌也是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称赞孔子是个凤凰,只不过运气比较差,但暗含的意思却是让大家看清形势离开孔子,所以对团队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人员流失
果然,这首歌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公司里开始人心浮动,肯追随孔子一直走到底的人越来越少。
谁的心里都有一笔账,公司搞了这么多年,孔子团队已经先后去过鲁国、齐国、卫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购买了孔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孔子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楚国给了几个金币,但这还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
公司亏损,员工当然也受损失,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因为个人收益达不到预期,孔子公司的员工开始跳槽,想办法另谋出路。
孔子一看核心员工开始流失,心里很着急,就给他们开会,再次强调企业信仰问题,企图化解这次管理危机。可惜的是,他的做法收效甚微。
员工为企业燃烧了自己的信仰,却收获不多,这是他们选择离开的最直接原因。
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孔子的公司就快分崩离析了。
子贡觉得孔子实在不靠谱,于是开始接着做他以前的期货生意;子路当上了公务员,管理一个小县城;子夏也偷偷去人才市场另找工作,当上了职业经理人;宰我跟着孔子去了不少地方,慢慢了解了公司的运作程序,他开始偷偷积累自己的客户,自己注册了公司,接私活去了;再到后来,宰予弃商从政,做了临淄大夫,和田常一起作乱,结果被夷其族;有若先是被鲁国一家公司任用,后来又跳槽去了吴国一家公司;冉有去鲁国“季氏集团”当了职业经理人;公冶长也离开了老丈人,回到老家,生了两个儿子,死心塌地开始过日子。公冶长根据自己的经历,给两个儿子起名叫子犁和子耕,希望儿子以后别走自己和外公孔子的老路,老老实实学会一两门手艺,种田耕地,好好过日子!现在,人们最羡慕的是樊迟,商学院毕业之后,他没有跟着孔子团队到处流浪,而是稳扎稳打,看准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农村市场,开了一家“樊迟饲料公司”,专门搞饲料生产和养殖,产值都过亿了。
挑选接班人
冉有在“季氏集团”做事,才能出众,很受重用。他帮着“季氏集团”开拓市场,击退其他品牌,功劳很大。
“季氏集团”的新任老总季康子问他:“大家都知道你从师于孔子,学的是管理咨询,可你这业务能力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冉有回答说:“孔老板教我的呀!”
于是季康子立刻派人接回孔子先生,给了他一个顾问的职务,准备把他的剩余价值再好好榨一榨。
倦鸟思归,孔子在外面漂泊了十几年,也想安定下来,他接受了这个顾问头衔,回到了故乡。
孔子回来之后,给鲁国董事长提了不少建议,不久,鲁国的社会风气明显比以前好转。卖牛羊的商人不敢欺行霸市,肉也不敢胡乱涨价了;不务正业、乱搞男女关系的人改邪归正;男女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都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在街的两边行走,除了偷偷放电眉目传情,连拉手都不敢了;作恶多端的人一听说孔子回来了,吓得逃亡到国外。鲁国的社会秩序大为改观,真正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公司人员流失,孔子最终决定退出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没有解散公司,鲁国的很多公务员和知名企业的老板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他们的关照,再加上孔子公司现在人员很少,运转下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准备培养颜回做自己的接班人,一旦条件成熟,就把公司交给他。但这只是他的想法,从来没跟颜回说过。
孔子终于闲了下来。没事的时候,他不是在家里编教材,就是整理自己的管理案例,想留给后世作为永远的借鉴。可惜的是,他的生活随后又被打乱了——因为颜回死了。
(第五节 职场枯竭,兔死狐悲)
孔子开涮颜回
颜回本来也想离开孔子另谋出路。
他想去卫国,临行前,去和孔子告别。
孔子问颜回:“你准备到卫国去做什么啊?”
颜回说:“我不是去淘金做生意,而是准备去卫国当救世主。卫国的国君昏聩无道,缺乏仁义之心,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要去拯救他们。”
孔子听了很担心,因为颜回人生阅历很浅,过于理想主义,不像子贡、子路和冉有那样经验丰富,如果去卫国,很容易受伤害。再说,颜回因为幼年穷而好学,所以健康状况很差,营养极度不良。加入孔子公司之后,因为压力过大,再加上整理公司咨询案例用脑过度,颜回出现了严重的早衰症状,二十九岁就满头白发。他这样的身体状况,怎么能到处奔波呢?
所以,孔子就劝颜回不要去卫国。颜回听从了孔子的劝导,没有出去找工作,只好待在家里休养。
在家养病的那段时间,颜回变得很孤僻,很少出来走动,也很少和别人接触,整天待在家里整理孔子的言论。
周围的人都觉得颜回这个人可能有问题,但有什么问题,人们又都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