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放小是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领导者工作办事的一个总体思路。日常工作上应该是这样,在用人上也应该是这样。否则的话,让领导者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也非常不现实。把工作合理分配好,把人才用好,这才是领导者会工作的评判标准。对于用人的效果,则可以在工作进展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汉宣帝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丙吉身为丞相,日理万机。但是,作为一个贤相,丙吉还必须放眼未来,协助皇帝抓根本,从而制定出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大政方针来。丙吉做宰相很讲分寸,拿得起,放得下,很有一套自己的精明为政哲学。他能将各种关系处理得有条不紊,大事小事也处理得恰到好处。
有一次,丙吉外出,在路上正好遇上群殴,死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丙吉从那儿经过时却不闻不问。同行官员觉得很奇怪,又不敢问他,只得陪同往前走。走到另一个地方,丙吉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吐舌头。这时,丙吉却让车子停下来,派侍卫人员问赶牛的人:“你赶这头牛走了几里路了?”
陪同官员觉得丞相莫名其妙,刚才在前面路上死伤了人都不闻不问,这会儿却对一头牛问个不休,于是壮着胆子对丙吉说:“丞相您是不是搞错了,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却问个没完。”
丙吉对他们说:百姓相斗而死伤了人,管这种事是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的职责,应由他们派人去抓捕、审理。到年终,丞相只负责考核他们的政绩是优还是劣。根据考核的结果奏明皇上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就是了。作为一个当朝丞相,不应该亲自管一些不该自己去管的具体琐事,所以刚才路过群殴的现场,我就不必过问了。
“奇怪的是,现在正是春天,天气不应该太热,我怕那头牛喘得那么厉害是因为太热了。若是春天就那么热,那是时令失调,不符合节气的征兆。气候反常给农作物和人都可能带来灾害。我身为丞相,是朝廷百官之首,我的职责就是要使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只要是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都要争取预先搞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对牛喘气吐舌的现象就不能不亲自过问了。”
古人云
⊙古之制名,必繇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班固《汉书·魏相丙吉传》
【点悟】丙吉是西汉晚期的贤明宰相。他能当到宰相,意味着皇帝对他很信任。丙吉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没有让这种信任停留在自己这里,而是把信任延续到了自己的下级。这样,丙吉就能够腾出手来抓更核心的事务。
当代案例
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是一个技术天才,对经营管理既无兴趣也不在行,他为什么能将公司经营成一家世界级的大公司呢?这得益于他用人的魄力。他用人不疑,敢于将权力交托给别人。
他最得力的助手是藤泽武夫,此人是个经营管理专家,与本田的能力正好互补。本田将公司管理大权全部交给他,自己一头钻进技术里。本田偶尔来到总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员工统统训斥一番,还没等别人反应过来,又旋风般扎进研究所,经常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由于公司经营权全部由藤泽掌管,“本田从未见过印信”成了企业界的著名话题。本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率地说:“我这个人根本考虑不了其他事情,即使有其他赚钱的买卖也干不了,也没有去做的勇气。另一点,我是搞技术的人,对财务上的事一窍不通,我将它交给藤泽君来经管。能与藤泽君合作是我最幸运的事,本田公司也因此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本田与藤泽精诚合作的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本田人。河岛就任第二任社长时,在经营管理上,实行分权管理,他本人管生产,两位副社长则分管销售和人事组织。
第三任社长久米也同样继承了本田的用人理念,即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绝不去做,而是交给有专长的人全权负责。本田公司的大胆授权,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潜力,增强了员工们的使命感,公司也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本田公司已经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丰田公司。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有一种“荷利奖”,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机械工程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迄今为止,该奖项一共颁发过两次:1936年奖励了有“汽车大王”之美称的美国人亨利·福特,1980年奖励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据此,人们称本田宗一郎为“日本的福特”。
非常解读
丙吉问牛不问人,和孔子问人不问马正好相反,但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虽然两人的思路看上去恰恰相反,但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丙吉并非不重视人,而是他清楚地知道,作为宰相,自己需要关心更多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职责。而为了行使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把其他细碎的工作分给其他官员们去解决。
本田宗一郎则是另一种情况,他清楚自己不擅长管理,对管理也没有兴趣,所以他找来长于管理的人来负责。而且,本田宗一郎更明智的地方在于,既然请来了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那么干脆不闻不问。这就叫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