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妙语连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11479900000008

第8章 方位妙联(2)

东岳西廊下,说淮书,南腔北调冬天夏历边,临柳帖,春蚓秋蛇这是一副历史流传的“悬联绝对”,上联见《中国楹联报》2002年5月17日总第474期《巧联难续对》,撰文者张锁善;下联见同报同年7月26日总第484期《单联有偶》,作者未署名。

相传清朝末年,有三位秀才同游东岳庙,见西廊下有个艺人正在说淮书。王姓秀才触景生情,即兴吟出一比上联:

“东岳西廊下,说淮书,南腔北调;”可是三人苦思冥索,怎么也对不出合适的下联,于是这比上联便成了悬联绝对。

时间跨进21世纪,有一位不知名的先生,一日闲翻古历(又称夏历)书,又临摹柳帖,写来写去,总觉得写不好。可他灵机一动,却由此对出了上述那比“绝对”的下联:“冬天夏历边,临柳帖,春蚓秋蛇。”

上联“淮书”,地方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江苏、上海以及安徽部分地区;“南腔北调”,指语音不纯,掺杂南北方言。下联“柳帖”,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法帖;“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写得弯弯曲曲,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这里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上联巧嵌“东、西、南、北”四方,下联巧嵌“冬、夏、春、秋”四季,都嵌得贴切自然,不露痕迹,堪称巧妙。

又,《中国楹联报》同年8月23日总第487期载上海王保华《“翻药典”与“说淮书”》一文,说有一天他去医院中药房取药,隔窗见一俊俏姑娘“眉似春山,眼如秋水”,正在翻阅面前的“一部药典”,于是灵感顿生,对出了上述“淮书联”的下联:“春山秋水前,翻药典,夏草冬虫。”“夏草、冬虫”皆中药名,对得也很工巧。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南通州,即今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当铺”、“西当铺”,指位于同一城市中东、西两个地点的当铺。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微服南巡,来到江苏南部的通州,见南来北往的商旅人等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联想到北京的通州,颇觉有趣,不禁随口吟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遂以此为上联,命随行官员应对下联。随行的几位文臣武将,琢磨了半天也没能对出来。后来竟是一个随驾侍童,奉命上街采购物品,见一街两巷店铺林立,有几家挂着“当”字的招牌,由此灵感顿生,回来拱手对曰:“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联乖巧之处,在于地名、店铺名迭次出现和语意双关。

上联意为两个通州一南一北,故曰“南北通州通南北”,既表明了两个通州的地理位置,又道出了两个通州通达的南北方向。下联意为两家当铺一在街东、一在街西,故曰“东西当铺当东西”,既表明两当铺所在的东西方位,又道出了两当铺的职业都是“当东西”。可谓珠联璧合,妙不可言。

这副趣联的下联,有的把“当铺”写作“当典”,造成与上联“通州”词性失对。“通州”为偏正式名词,“当典”乃并列式动词,词性、结构均不同,无法成对。以“当铺”对“通州”,词性及语法结构皆相同,属于工对。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我是探花郎这副对联流传很广,故事情节大同小异,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说是皇帝殿试点探花的君臣对,二说是文人才子对,三说是才子佳人对。本文谈谈口碑最多的第三种。

传说金府小姐阿梅,长得花容月貌,并且能诗善对。令王孙公子们朝思暮想,托媒求婚者络绎不绝,但都一一被拒。为了选择如意郎君,阿梅决定出对招亲,亲手撰书了上面那半副对联,贴于金府门外。那些闻讯而来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空怀希望,个个望联兴叹,败兴而回。只有布衣书生张仲杰,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当场对出了上面的下联,与金小姐结成一对美满姻缘。

金小姐所出上联,巧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启明、长庚、南箕、北斗”四种星宿;尾句“谁是摘星手”语意双关,明寻“摘星手”,暗觅如意郎。张公子所对下联,巧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芍药、芙蓉、秋菊、冬梅”四季花名;尾句“我是探花郎”同样语意双关,特别是“探花郎”三字,更是意味深长:是说他年科考高中进士前三名之“探花郎”,还是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女”之“探花郎”?可以任人猜想,随你评说。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这副巧对来自“郑板桥出联断案”的民间传说。

相传郑板桥当县令时,某年祭灶日,有塾师与财主二人上堂诉讼。塾师说他应聘为财主教子,聘约写明一年学钱八吊,现已到了年终,财主却毁约赖账,不给分文。恳请大人帮助讨回学钱,养家糊口。财主说这位塾师没有学问,误了儿子的前程不说,还白赔了一年的茶饭,实在冤枉。请老爷明断是非。郑板桥质问塾师,是否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误人子弟呀?塾师忙说:“敝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教一蒙童乃绰绰有余,决不会误人子弟。”郑板桥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出个对子,你若能当场对上来,这场官司就判你为胜。”遂指着县衙大堂上悬挂的宫灯,念出上联。塾师沉思片刻,果然对出了下联。于是郑板桥判令财主按约如数付给学钱,并加罚两吊赖账金。后来,又聘用这位塾师做县衙幕僚。

此联: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增强了联语的艺术性,使联语妙趣横生,亲切感人。“四面灯,单层纸/一年学,八吊钱”,数量词组对;“辉辉煌煌/辛辛苦苦”,叠句联珠式形容词对;“照遍东南西北/历尽春夏秋冬”,动宾词组对,其中宾语“东南西北”为并列方位词,“春夏秋冬”为并列季节词。联语切人、切事,道出了旧中国穷知识分子的辛酸境界。

八面山威风八面,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条条道路通山顶四方井造福四方,上下左右,八方四面,股股清泉出井中这是一副由川、湘两省名胜组合而成的方位巧对,作者何光昌。

“八面山”有二:一在湖南省东南部资兴、桂东两市县境内,为罗霄山脉分支之一;二在湖南省西北部龙山县西南境,西接四川省酉阳自治县。联中指后者。“四方井”,在四川省酉阳县境内。“八面山”广袤数十里,山势险峻;“四方井”历史悠久,遐迩闻名。

此联巧借“八面”、“四方”两个方位词,并由此生出“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和“上下左右,八方四面”的许多变化。

上联“威风八面”的“条条道路”,下联“造福四方”的“股股清泉”,使全联颇有气势,而且富有感情。

五千年历史灿烂辉煌。仅秦朝以降:汉推文景,唐举贞观,宋数熙宁,元标必祖,明彰永乐,清显康乾;尤当代共和,敢向七洲夸盛世九万里江山雄奇秀丽。更锦上添花:东建渤湾,西开丝路,南兴滇粤,北振漠蒙,外引美欧,内联港澳;待陆台一统,再邀四海庆升平这是笔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而撰写的一副百字长联,初载《中国楹联报》1999年9月25日总第337期,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选人本书时,又对个别词语作了技术性的修改。

此联气势恢宏,语言雄壮,读之令人自豪,催人奋进。上联纵写历史,历数“汉、唐、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朝代中值得骄傲的兴盛时期;尤其是“当代共和”,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改革,已经空前强盛,巍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故尾句十分自豪地云:“敢向七洲夸盛世!”奏响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之音。下联横览今世,描述“东、西、南、北、内、外”六个方位的建设前景,近年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更加前程似锦;特别是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更是振奋人心。所以尾句说:“待陆台一统,再邀四海庆升平。”描绘了一幅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美丽画图。

下面,再从艺术角度加以剖析。

上下联中间各分句实行单边自对,如上联“汉推文景”(汉代文景之治)/“唐举贞观”(唐代贞观之治),“宋数熙宁”(北宋熙宁新政)/“元标必祖”(元世祖忽必烈),“明彰永乐”(明朝永乐盛世)/“清显康乾”(清朝康乾盛世),均为主谓宾词组对;下联“东建渤湾”(渤海湾)/“西开丝路”(古代丝绸之路,引申指西部大开发),“南兴滇粤”(泛指南方各地)/“北振漠蒙”(泛指北方各地),“外引美欧”(对外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内联港澳”(对内实行一国两制),均为动宾词组对。

上下联首句、尾句实行两边互对(中间各分句实行单边自对时,则不要求两边互对,只求两边音步平仄相反),“五千年历史/九万里江山”,偏正式名词对;“灿烂辉煌/雄奇秀丽”,形容词组对;“敢向/再邀”,动词对;“七洲/四海”,名词对;“夸盛世/庆升平”,动宾词组对。

上下联各由10个分句组成,其句脚平仄上联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相反,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马蹄韵的标准声律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