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41

第41章 多责备自己,少责怪下属

许多人总是想出种种理由来责备他人,宽恕自己,恨不得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去。成功的管理者处事却不这样,他们的做法是责人之前先要责己。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很少去责备自己。人类自然的天性就是如此吗?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人如果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其意是,责己从严,责人从宽,就会少招怨恨。

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上古时期帝王尧在访贤途中,见一农夫耕田时,因牛不听主人使唤,撒野狂奔,主人便用鞭子抽打自己。尧诧异地走上去问农夫:你为何不抽牛,反而抽自己?农夫说:怪我调教无方,抽己自责,以寻求好的治牛之策。那位农夫就是后来继承尧之帝位的舜。舜的行为告诉人们:专责己者,可成己之善;专责人者,适长己之恶。

君子总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而不是先看别人的过失!

世事复杂多变,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以后,许多人总是怨天尤人,并想出种种理由来责备他人,宽恕自己,恨不得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去,似乎如此就可以置身事外,如同没有发生错误一般。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处事却不这样,他的做法是责人之前先要责己。

1946年,日本战败后,松下公司面临极大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振作精神,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不久,松下幸之助本人却迟到了10分钟。松下幸之助迟到有些客观原因。本来,他上班是由公司的汽车来接的。那天,他早早起来,赶往阪急线梅田站等车。可是左等右等,车总是不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只好乘电车;刚上电车,见汽车来了,便又从电车上下来乘汽车。如此折腾,到公司的时候一看表:迟到了10分钟!原来是司机班的主管督促不力,司机又睡过了头,晚接了松下幸之助10分钟。

按照规定,迟到要批评、处罚的。分析此事,直接责任者是司机,间接责任者还有司机班的主管,他们两人都应对此事件负责,都应该接受批评。但是,松下幸之助又想,如此的情景,和战后日本总体形势的混乱有关,松散有日,乍一管起来,难免出错。下属犯这样的错误,也和过去自己督责不严有关,自己也应该负起责任来。最后,松下幸之助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退还了全月的薪金。

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矿工不幸遇难。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探望不幸遇难家属,听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温家宝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温总理流着泪说:“我来晚了,我工作没有做好,来晚了。我有责任!”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有个有名的“窗外和镜子”理论:“管理者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当业绩不佳时,他们看着镜子,责备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而有些管理者则相反,成功时他们看着镜子居功自傲,业绩不佳时则朝窗外看,埋怨别人。”

管理者具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样高尚的品质,才会衍生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举措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