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11327800000028

第28章 一顶桂冠

1845年,因为安徒生童话的声誉,国王已给他增加了年薪。这年10月,安徒生第三次访问意大利。

在圣诞节即将到来之际,格洛斯顿城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安徒生兴冲冲地踏上了前往格洛斯顿城的马车。

格洛斯顿在欢迎安徒生的到来。巨大的欢迎条幅挂在街道两侧,大橱窗里,摆放着比本人大几倍的安徒生照片。书店里,彩图绘制的安徒生童话人物,琳琅满目。

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缓缓而行。安徒生要仔细地体会一下格洛斯顿城过圣诞节的气氛。然而,就在不远的街角上,一个中年妇女拎着一只空篮子,背着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食。她的身后,不到两步的地方,一个五六岁的金发女孩,伸出火柴棍粗细的小手,哆哆嗦嗦地望着过路人……

41岁的安徒生早已意识到贫富的差距,想到这里,他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个世界有多少沿街捡破烂,饥不果腹的小孩啊;有多少生活在潮湿的地下室里,面黄肌瘦的小孩啊;有多少为了挣一碗饭吃,在冰冷的水里为人洗衣服的妇女啊;有多少干着力所不及的劳动,累得弯腰驼背的老年人啊!于是,他就写了那部著名的忧郁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一到柏林,就立刻去访问格林兄弟,还把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几位作家面前朗诵。

“要火柴吗?卖火柴!”

一个贫苦的少女,在下着雪的街道上,从这条街到那条街到处叫卖着。

那时,正是到处可以听得到愉快笑声的圣诞节。从家家户户的窗口,映得出屋子里的热闹情形。

可是,那少女却冒着雪、赤着脚,沿街叫唤:“要买火柴吗?卖火柴哟!”

寒风呼呼地吹着。

贫苦的少女,在屋檐下斜靠着身子,擦着火柴……

嗤、嗤……一根、两根……三根、四根……

映照着雪片,少女就借着点亮的火光取暖。

五根、六根……少女的手指冻得颤抖着,还一直擦着火柴,嗤、嗤……

黄而微弱的火光,使这贫苦的少女,得到了些许温暖。

最爱她的老祖母这时候……早已去世,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可是,火光中,少女恍恍惚惚却看到了老祖母。

“哎呀,祖母!”

她这么一叫,那火光就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我可爱的孙女儿呀!来吧!我要紧紧地抱着你……”

雪,还是继续下着。

火柴一会儿就烧光了。可是,身上冷,肚子饿,怎么办呢?

贫苦的少女,飞上了天空!这时候,在雪花上面的一层天空里,星星还是在闪烁地发着光芒。

读完以后,童话作家狄克称赞道:

“我可以大胆预言,《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传世之作。而写这篇童话的安徒生,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是多么荣幸呀!”

几个童话作家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这天,见过了格林兄弟以后,第二天,安徒生就打算访问朋友。可是,大家一听说丹麦的童话大作家到德意志来了,就有许多人带着介绍信,不断地到旅馆里来访问。

这么多人,如果要一个个接见,可真有点吃不消。同时,预定的访问日程也要弄乱了。不过,安徒生并没有随便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安徒生这次在柏林逗留三周左右。拜访了许多老朋友,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请柬一个接一个送来,没有一天空闲。

他这一次在柏林的忙碌生活中,只有一个晚上是清静安闲的。

那是圣诞节前夕,这反倒使安徒生感到孤寂了。安徒生很想看看圣诞节的盛况,很想站在圣诞树边和孩子们一起热闹,甚至还想看看那些做父母地回到孩子时代的天真活泼的模样。

“这本应是大家聚集一堂,共听圣诞钟声的美好夜晚,为什么反倒没有人请我呢?”独在异乡的安徒生在这佳节,倍感孤独,这一晚安徒生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旅馆里,望着远处的天空和星光,不禁黯然神伤。

读者们也许要问,那些天天邀请安徒生的人们,为什么要在圣诞节把他一个人撇下呢?原来,这天晚上,大家都以为安徒生早就和别人约好了,结果,谁也没有请他来过节。

第二天当朋友们知道这种情况后,晚上为他准备了许多圣诞树,点亮了圣诞树上所有的灯,补上了圣诞活动。

那时,珍妮·林杜恰巧在柏林登台演唱。

“安徒生先生,不,哥哥,今年的大年夜,我们两个人一起守岁吧。”

珍妮·林杜在灯光下,脸孔红红地这样说。

这两个北方来的异乡人,就在柏林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你在柏林有这样的声望,我实在替你高兴!”珍妮说。

“我也为你的声望不断地提高而感到高兴。”安徒生也这样赞美珍妮·林杜。

这不只是称赞她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同时,也嘉许她的为人。

接着,普鲁士王国的太子夫妇,也特地邀请他。安徒生受到了他们的盛情招待。太子一家的许多可爱的孩子都在场。

最小的公主还是个小孩子,她读过安徒生的《枞树》,对安徒生特别友好,还悄悄对他说:“上次圣诞节,我们也有一棵枞树,就竖立在这间屋子里!”

后来,孩子们向国王和王后道过晚安,要离开时,小公主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眨眨她的大眼睛,又对安徒生甜甜地说:“你是我的童话国王,亲爱的国王陛下,晚安!”

小公主的话令安徒生十分感动。临别时,国王还颁发给安徒生一颗三等红鹫勋章。

在安徒生离开柏林的前夕,在一群热情的年轻人中间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大家向他敬酒,还特地为他朗诵了他们写的一首热情洋溢的诗,题目就是《童话之王》。人们对安徒生推崇备至,使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荣耀。

这真是一次意外而愉快的德国之旅。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1846年的夏天,哥本哈根城阴雨绵绵,到处都湿漉漉的。安徒生的身体很难适应这种气候,决定到意大利的拿波里旅居。

接着,展开在安徒生面前的,是美丽得像图画一样的意大利风光。

爬满着葡萄藤的榆树,像女人的塑像那样,袅娜地立着。在碧海对面,堆满着积雪的山上,处处是淡绿色的树林,像波浪般推来挤去起伏着。

“我来访问这世界的大都城,已是第三次了。上帝赐给我的,比民间千千万万的人所得到的多得多!”安徒生感动万分,就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我在这废墟上结结实实地扎下了根,现在,这根正在成长着。我和这些大理石像的神灵住在一起。荒野里还是开满着野菊,教堂的钟声依旧响彻云霄。

不过,罗马已经不是我12年前所看过的罗马。的确可以这样说,一切事物都近代化了。废墟上的花草和杂树,已经被收拾得很好。本来在路上随处可以听到的小铃鼓的声音,现在也听不到了。连康巴尼亚这儿也有铁路可通了。

再过10年,铁路把各都市的距离缩短了的话,罗马的面貌就会更加不同了。可是,尽管时代在变迁,罗马还是表现着最好的面目。

人们应该永远爱着罗马。我想一定会爱着她的。就像看一本童话书那样,人们会不断地从里面发现新奇美好的景物。尽管使人觉得奇怪,但是,我们总是生活在现实与幻想的世界中。

然后,安徒生又进入西班牙国境。

在拿波里,安徒生要完成一篇童话《我一生的童话》。

意大利之行刚结束,1847年5月,在丹麦国王的鼓励下,安徒生决定去英国旅行。英伦三岛,是安徒生一直向往的地方,那是莎士比亚、司各特等大作家的故乡,谁能不向往呢?在英国的访问沿途之中,安徒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一次外出,安徒生把手杖忘在公共马车上。第二天,他从格拉斯哥出发,前往爱丁堡。车刚到爱丁堡站,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走到安徒生面前,把一根系着红色飘带的手杖捧给安徒生。安徒生定睛一看,竟是自己丢失的那根手杖。红色飘带上写着“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人们怀着对安徒生的敬意,将这手杖辗转传递,终于完璧归赵。

能得到这么多普通人的爱戴,安徒生感到这是最高的荣誉。这样的桂冠怎能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