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78

第78章 泷冈阡表

泷冈阡表①

欧阳修

这是欧阳修四十七岁时送母亲灵柩归葬家乡泷冈时所作,原名为《先君墓表》,一直到六十四岁才又改为流传至今的《泷冈阡表》,用以悼念父母。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②,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③,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④。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⑤。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⑥,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⑦,为道州判官⑧,泗、绵二州推官⑨;又为泰州判官⑩。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注释

①泷冈:在今江西永丰县的凤凰山上。阡:墓道。表:墓碑。

②皇考:旧时对亡父的尊称。崇公:欧阳修父亲欧阳观死后封崇国公。

③卜吉:旧时埋葬死人前用占卜的方法来选择吉祥的墓地。这里指埋葬。

④克:能。表:用作动词,修墓表。

⑤适:才。

⑥岁行在戌:指木星运行到戌那一年。岁,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由此把木星运行的轨道十二等分,配上十二地支,用来纪年。

⑦咸平三年:即1000年。咸平为宋真宗年号。

⑧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判官:州府长官的僚属。

⑨泗:泗州治所在今安徽泗县。绵:绵州治所在今四川绵阳。推官:与判官一样为州府长官僚属,掌司法。

⑩泰州:治所在今江苏泰县。

福昌县:在今河南宜阳一带。太君:旧时官吏母亲的封号。宋朝大臣的母亲分别加封国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

乐安:郡治在今山东惠民。安康:郡属今陕西。彭城:郡治在今江苏徐州。

夷陵:今湖北宜昌。

赠封:皇帝对官员本身及其妻室、父母和祖先所赐的官爵。

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是保管皇帝御书和典籍的地方,设有学士等官,直学士的品位仅次于学士。尚书吏部郎中:宋代尚书省吏部设郎中若干人,掌官员的任免、赠封等事。

留守南京:宋代的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各置留守一人,以知府兼任。南京应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

副枢密:又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是中央最高军事机关的副长官。

参政事:即参知政事,实际上的副宰相。

二府:指枢密院和中书省。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年—1063年)。

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的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在宋代为文职阶官称号,是散官,正三品。太师:三公之一,宋代无实职。中书令:宋代一般为赠官。

尚书令:宋代赠官,班次在中书令之上。

熙宁三年:即1070年。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这些是宋代赐给臣属的褒奖之词。观文殿学士:宋朝制度,免去宰相后才授此官职。实为皇帝侍从顾问。特进:宋代文散官第二阶,正二品。兵部尚书:尚书省兵部长官。知青州军州事:宋代朝臣管理州一级地方行政兼管军事,简称知事。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内劝农使:州官兼管农事。京东路:辖今河南、山东、江苏一带。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安抚使:路的军政长官。上柱国:宋代勋官十二级中的最高一级。开国公:宋代封爵十二级中的第六等。

译文

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了,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是因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寒,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还说:‘不要因为钱财使我受累。’所以他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处房屋,一块田地,可以赖以为生。我靠什么让自己守节呢?我对你父亲,了解一些,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从我成为你们家媳妇,就没有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幼年就失去了父亲,我不能确定你将来一定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才嫁过来的时候,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满一年。年末祭祀祖先时,他总是流着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在生前微薄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过去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怎么来得及奉养她老人家呢?’我开始遇到一两次,以为刚服完丧才偶然这样。从那以后经常如此,直到他去世没有不这样。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寻求生路吗?’他说:‘为他寻求生路却不能成功,那么,死者和我就都没有遗憾了;况且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得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所以才明白不为他寻求生路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常常为死囚寻生路,还不免错杀;可是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平日里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熟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做事,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虚伪做作。他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是真的发自内心啊!唉!他内心是很重视仁爱的!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后代的原因。你一定要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要的是内心要重视仁爱。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都是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

先父年幼丧父,努力读书。咸平三年考中进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做过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我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德仪,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母亲恭俭、仁爱又有礼仪教养,起初诰封为福昌县太君,后来又被封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我们家贫穷的时候开始,她就勤俭节约地持家,以后总不许超过这个标准,她说:“我的儿子不能无原则地迎合世人,节俭一些才能度过将来可能的患难日子。”后来,我被贬到夷陵,母亲谈笑自如,说:“你们家本来就贫贱,我已经习惯过这种日子了。你能安心,我也能安心。”

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禄来供养母亲。又过了十二年,在朝廷做官,才获得赠封号给双亲。又过了十年,我担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亲因病逝于官邸,享年七十二岁。又过了八年,我以不相称的才能,做了副枢密使,还做了参知政事。又过了七年才解除职务。自从进入军、政二府后,天子施恩,褒奖三代宗亲。自嘉祐年以来,每逢国家大典,必定对我的先祖恩宠赏赐。先曾祖父,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母累赠为楚国太夫人;先祖父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母累赠为吴国太夫人;先父崇国公累赠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母赠为越国太夫人。当今皇上初次举行祭天大礼,先父赐爵为崇国公,母亲进号为魏国太夫人。

于是我流着泪说:唉!做善事没有不得到好报的,时间或早或晚,这是常理。我祖父和父亲积善行德,理应享有这种隆重的报答。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没有享受到,但是身后却能赐爵加封,显扬光荣,褒奖大德,享有三朝恩宠诰封。这就足够显扬于后世,庇荫子孙了。于是我列上我家世代家谱,详细地刻在石碑上。后来又记下先父崇国公的遗训,以及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期待,一并写在阡表上,使大家知道我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只是遇到好时候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节,不至于辱没先祖,都是由于上述原因。

熙宁三年,岁在庚戌,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欧阳修立表。

一文一语

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