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69

第69章 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

柳宗元

本文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序。《八愚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为了排遣他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而写的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

灌水之阳有溪焉①,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chí)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④,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⑤,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①灌水:湘江的支流,在当时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

②潇水:湘江的支流,在当时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相传,齐桓公外出打猎,在一山谷中遇见一个老人,他问老人山谷的名字,老人回答说叫愚公谷。齐桓公感到奇怪,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老人说,这是根据我的情况命的名字。

④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国家太平时表现得很有智慧,国家昏乱时便装傻。

⑤颜子:颜回,孔子的学生。孔子给他讲学,他从不发表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可是,孔子讲完以后,发现他不但完全懂了,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故而,孔子说,颜回一点都不愚笨。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人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小溪称为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根据它的功能命名,所以称为染溪。我因为愚钝犯了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小溪,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了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在这条小溪旁,而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更名了,所以把它更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居住,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流经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地方,就聚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俊美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绮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如今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礁石,大船进不去;地处幽深,水浅而又狭长,蛟龙不屑居住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这正好像我一样。那么,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这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发表不同意见,像是很愚笨”,这也是睿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遇上清明的时代,却总喜欢发表不同见解,违背了事理,所以世人没有像我这样愚笨的了。因此,天下人没有人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却能映照万物,清莹透澈,发出金石一般的声音,能使愚笨的人喜悦欢笑,眷爱留恋,不愿离去。我虽不合于世俗,也还颇能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描摹万物,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我用愚笨的语言歌颂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昏昏然都是同一归宿,超脱天地之外,融入静虚之中,清寂空寥,没有人懂得我。于是作《八愚诗》,刻在溪边的石头上。

一文一语

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