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63

第63章 送董邵南序

送董邵南序①

韩愈

本文从题目、文中的叙述来看,本文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②。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qiǎng)仁者皆爱惜焉。矧(shěn)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③,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④?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①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省寿县)人,韩愈的朋友。因多次举进士不第,郁郁不得志,于是前往藩镇势力割据下的河北谋求前程。韩愈写了这篇送别的序文,委婉地进行劝慰。

②燕赵:即周朝时的燕国和赵国。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部;赵国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区。

③望诸君:即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乐毅是赵国人,辅佐燕昭王,立下不世之功。晚年政治失意回到赵国,赵王将他封于观津(今河北省武邑东南),称“望诸君”。

④屠狗者:泛指像高渐离那样被埋没的志士。高渐离,战国末年著名琴师,荆轲的好友,曾以屠狗为业。荆轲因刺秦不成而死,高渐离替他报仇,亦失败被杀。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就称说燕赵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多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着杰出才能,沉闷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此行一定会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

你没有赶上好时机,但只要仰慕追求仁义的人都会爱惜同情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杰之士,他们的本性就是这样啊!然而我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如今那里的风俗与古时所称说的情况就一样呢?姑且以你此行验证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此也有很多感想啊。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的墓,并到集市上去看一看,还有过去那样的“屠狗者”吗?替我劝勉他们:如今是圣明天子在位,可以出来做官了!

一文一语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