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23

第23章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①

《国语》

本文通过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叔向见韩宣子②,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③,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④,以免于难。及桓子⑤,骄泰奢侈⑥,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⑦,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⑧,以亡于楚。夫郤(xì)昭子⑨,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⑩,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

①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名肸(xì),字叔向。

②韩宣子:即韩起。春秋时晋国的卿(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宣子”是谥号。

③栾武子:即栾书。晋国的上卿。“武子”是谥号。一卒之田:在古代,五百人为旅,一百人为卒。上卿的俸禄是一旅。

④行刑不疚:指栾书弑杀了晋悼公却没有受到追究。

⑤桓子:栾书的儿子栾魇(yǎn)。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下军元帅。

⑥泰:过分。

⑦怀子:栾魇的儿子栾盈。春秋时晋国下卿。“怀”是谥号。栾魇死后,妻子叔祁与人私通,诬告栾盈谋反,栾盈逃到楚国。后来,栾盈回国,被诛族。

⑧离:通“罹”。

⑨郤昭子:即郤至。春秋时晋国的卿。因军功自傲,被晋厉公所杀,灭族。

⑩三军:晋国从晋文公开始,军队实行上军、中军、下军的编制,称三军。每军一万人。

绛:晋国国都。故址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专承:独自承受。

桓叔:名成叔,号桓叔。韩氏的始祖。

嘉:赞许。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译文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在因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空有卿的名,却没有卿的财产;没有什么可以和卿大夫们交往的,我因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卒的田产,他家里连祭祀的器具都不齐备,可是他能够传播美德,遵循法度,从而名闻诸侯。诸侯亲近他,戎狄顺从他,晋国因此得以安定地施行政务,行令执法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到了桓子,骄奢无度,贪得无厌,违法乱纪,聚货敛财,应该遭受祸患,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盛德,得以善终。到怀子时,改掉了他父亲桓子的恶行,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他凭这一点当免除灾祸,却被他父亲桓子的罪恶连累,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家里的财产有公室财产的一半,家族子弟在三军中担任职务的有一半,他依仗自己的富有和权势,在晋国过着奢华的生活。最后被陈尸朝堂之上,宗族被灭绝于绛都。若不这样,那八个姓郤的有五个大夫,三个卿,权势太大了!可一旦被诛灭,却没有人同情,就是因为没有德行啊!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我认为你是能够继承他的德行的,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你不发愁德行没有树立,只是发愁财产不充足,我要向你表示哀悼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祝贺你呢?”

宣子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得以保全。不止我韩起一个人蒙受你的教诲,自桓叔以后的韩氏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恩德。”

一文一语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