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22

第22章 敬姜论劳逸

敬姜论劳逸

《国语》

敬姜苦口婆心一番长论,无非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在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她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读之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公父文伯退朝①,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chù)之家,而主犹绩②,惧干季孙之怒也③,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童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④,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⑤。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⑥。日入监九御⑦,使洁奉褅(tì)郊之粢(zī)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⑧。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注释

①公父文伯:即公文歜,鲁国大夫,敬姜之子。其父公文穆伯也是鲁国大夫。

②主:这里是主母的简称,古代对贵族家中女主人称主母。这里指敬姜。敬姜是公文穆伯之妻。

③季孙:季康子,名肥,季桓子之子。鲁国的卿。

④三公:指周朝中枢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师、太傅、太保。九卿:指分管各部门的长官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少师、少傅、少保。

⑤师尹:大夫官。惟:与。旅:众。牧:地方长官。相:国相。

⑥大史:古代记事兼管星历的官。司载:古代主管天文的官。

⑦九御:帝王九宫之嫔妃。

⑧列士:周代的士,分元士、中士、下士三等。下士也称庶士。

译文

公父文伯退朝回来,向母亲请安,他的母亲正在纺线,文伯说:“像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母亲您还要亲自纺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认为我不能侍奉母亲呢!”他的母亲叹息道:“鲁国就要灭亡了吗?让你这样不懂事的孩子做官,而你却没有听说过做官的道理吗?坐下,让我来讲给你听。

“过去圣贤的君主治理百姓,会选择贫瘠的土地安置他们,使他们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样君主才能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思考才会产生良善的心愿。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肥沃土地上的老百姓不成材,是因为他们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老百姓,没有不崇尚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所以天子身着五彩礼服祭祀太阳,与三公九卿,熟习懂得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情。大夫官与众地方官,辅佐天子,有序安排民事。天子身着三彩礼服祭祀月神,与太史、司载详细地记录天象。日落以后便检查内宫女官的工作,让她们打扫清洁并准备好祭祀祖先和祭天的各种谷物,然后才能安寝。

“诸侯们清早处理天子交付的任务和命令,白天考察国家大事,傍晚反复检查刑法执行的情况,夜晚告诫百官,让他们不要怠惰、过度享乐,然后才能安寝。卿大夫清早考量自己的职责,白天商议处理政务,傍晚梳理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自己的家事,然后才能安寝。士人清早接受任务,白天讲课学习,傍晚复习,夜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直到没有遗憾了,然后才能安寝。从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懈怠的。

“王后亲自编织冠冕上的黑色丝带,公侯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帽子上长方形的板。卿的妻子要做腰带,有封号的妇女要做祭祀服装。各级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给自己的丈夫做衣服。

“春季祭祀土地安排农桑事务,冬季祭祀时献上劳动成果,男女都要尽力做出成绩,有过失就要处罚。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君王用心操劳,小人出力操劳,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安逸享乐不出力气呢?

“如今我是寡妇,你又在下大夫的职位,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怠惰懒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能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图自己安逸呢?’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担心你父亲穆伯要断了祭祀啊!”

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季家的老夫人不图安逸啊!”

一文一语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