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12

第12章 楚归晋知罃

楚归晋知罃(yīng)

《左传》

文章讲述的是楚共王与归国的晋国大夫知罃的对话,知罃的坚贞让楚共王感叹“晋未可与争”,以隆重的礼仪送知罃归晋。同时,知罃的对答也表现了他忠君爱国的思想。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①,以求知罃②,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guó)。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yòu)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穀。”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③,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注释

①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连尹襄老:楚国大将。连尹是官名,襄老是人名。公元前597年,晋国和楚国在邲(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地交战。晋国俘获了谷臣,射死了襄老,把襄老的尸体运到了晋国。楚国俘获了知罃。

②知罃:晋国大夫,上卿荀首的儿子。

③偏师:副将率领的军队。

译文

晋国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送还给了楚国,同时要求楚国放还知罃。这个时候,荀首正担任着晋国中军副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

楚共王送别知罃,说:“您怨恨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交兵,臣无能,不能胜任职务,做了俘虏。您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涂鼓,让我能够回到晋国去接受诛戮,这是您的恩惠。臣实在无能,又敢怨恨谁呢?”楚共王说:“那么您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交战,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希望自己的百姓生活优越舒适。现在双方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相互谅解。释放战俘,结成友好。两国友好,和臣没有关系,我能感激谁呢?”楚共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呢?”知罃回答说:“臣没有什么好怨恨的地方,您也没有什么好感激的地方。没有怨恨,没有感激,我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共王说:“即便这样,你还是一定要告诉我。”知罃回答说:“托您的福,罪臣这把骨头能够回到晋国。我们大王就是将我杀掉,我死了也是不朽的。若因恩惠,我们国君免臣一死,把臣交给外臣荀首,荀首向我们国君请求将臣在宗族面前处死,那么臣死了也是不朽的。如果荀首的请求没有获得我们国君的允许,而让臣承继家族世袭的职位,到我担任晋国军中职务,而率领偏师保卫边境,到时候,即使碰到了您的人,臣也不会回避。臣当竭尽全力,以至战死,也绝无二心,以此来尽到臣子之礼,这就是对您的报答。”楚共王说:“不能和晋国争斗啊。”于是为知罃举行了隆重的礼仪,送他回晋国去。

一文一语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