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养心教育
11123200000014

第14章 养心教育(11)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肩放松。女J}生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4.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

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鞠躬前双眼礼貌地注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郑重地,嘴里不能吃任何东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二)公共场所礼仪

1.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①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画线。

②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③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2.乘车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船舱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3.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

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三)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老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须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问礼仪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秘密十:杀猪岂是儿戏(诚信教育》

我们总觉得孩子撒点小谎无伤大雅,可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们却告诉我们,最难教育的孩子就是不诚信的孩子。

杀猪岂是儿戏?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们早已是耳熟能详:

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子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予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讲这个故事给孩子听。可搞笑的是我们却往往在讲完这个故事后又扮演了故事中曾妻的角色。“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不也常挂在我们的嘴边?对孩子的承诺我们总会当做儿戏,而孩子的不诚信我们也常常视做儿戏,不痛不痒地批评几句草草了之。甚至我们一方面在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其实内心深处还对曾子的做法有意见,认为是小题大做。

然而,不知家长们是否注意到了一点:难教育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性:不管父母怎么说他都答应得好好的,但说了以后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犯错误,那些最终连一句父母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孩子势必都经历过这一阶段。

我们一直在试图探寻孩子难管的原因,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孩子之所以难管,与从小喜欢撒谎、不诚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正如那些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所言:“最难教育的孩子首先就是不诚信的孩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杀猪并非儿戏”,而是关乎孩子成长的大问题。

这是教育的大智慧!

百家齐鸣古代圣贤哲人无论哪一个派别,无论他们对学术观点如何争鸣,但都一致肯定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比如:

道家的代表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

法家的代表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

墨家的代表墨子强调:“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更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

孔子日:“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

孟子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

在《礼记·中庸》里,“诚”更是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一。“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做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

“人而无信”,何以“不知其可”?

古代圣贤哲人之所以都重视诚信,正在于他们都看到了诚信对形成一个人其他品质的基础作用。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是无法形成其他做人品质的。

因为缺乏诚信的人不仅仅是欺骗别人,更是在欺骗自己,首先欺骗的就是自己。正如古人所言:“欺人者,先欺己心。”“自欺欺人”从逻辑上也解释得通,对于不守诚信的人而言,事情的真假他自己是最清楚的,明知是假还讲得出来,就是在欺骗自己。长期欺骗自己所带来的后果便是用自己所找的借口为自己的一切错误加以掩饰,从而使得自己的错犯得越来越大,胆子也练得越来越大,直至最终根本就不顾是非善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干坏事的人不是不知道什么是是非善恶,而是擅长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和恶行找到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借口来掩饰、压抑自己的罪恶感。

比如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的这些人会不知道三聚氰胺有毒吗?但是,他们会给自己找一系列借口:“少掺一点就不会出事了。”“又不光我们在掺,其他厂家掺得,我们怎就掺不得?”“没事,我们是大品牌,国家免检的,要查也不会先查我们。”

所以,不诚信最大的危害就是使人习惯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和恶行找到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借口来掩饰、压抑自己的罪恶感而胡作非为,最终害人害己。

孩子不诚信造成的后果便是善于找借口,然后用借口掩饰自己的错误,进而一错再错,不分是非善恶。为什么最难管的孩子基本都是从小错开始,接着一错再错,最终铸成大错?原因正在于此。

加强诚信教育或许,掌握教子秘密的家长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层,但他们却一直在重视孩子的诚信教育。他们的秘诀是:

1.源头制止

谎言一旦有了开端,孩子就会品尝到撒谎带来的“甜头”,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撒谎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再之,一个谎言背后,总要用多个谎言来掩饰,这样一来,孩子在面临错误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想到用谎言来掩饰。

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撒谎的现象时,家长要及时制止,否则,口子一开,挡都挡不住。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讲真话、做真事、信守诺言的意识。对于这一点,钱理群有一句话是最好的标准:“力图说真话;不能说真话,则保持沉默;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伤害他人。”

2.欺骗带来的是被欺骗

只要注意观察你会发现,那些爱撒谎的孩子在小时候经常会被自己的父母欺骗;经常会听到父母在家里面讲自己怎样要了点手段获取了什么利益。

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欺骗的,而首先被欺骗的常常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在孩子面前做一个诚信的人,别把孩子给教坏了。

3.“狠批”是孩子不诚信的“催化剂”

如果对孩子的错误只会一味劈头盖脸地骂,一方面,孩子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反倒会对孩子以后进一步撒谎起到催化作用。因为孩子在被骂的过程中会形成心理阴影,他知道犯错以后(撒谎只是他掩饰错误的错误的其中一个)肯定是要被狠批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后撒谎要撒得更高明,不要让家长发现自己撒谎了。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正视,人都会犯错,但与你用谎言来掩饰原来的错误相比,撒谎其实是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明白你会给他改正的机会,你会宽容他所犯的错误,但孩子必须意识到撒谎带来的只是暂时的“甜头”,而当一个人撒谎成性以后,是没有人愿意与你交往的,同时,还会使自己犯更大的错误。

4.要玩点“头脑风暴”

有一次,马卡连柯派一个曾经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这位学生由于曾经是小偷,在同学的眼中被视为另类,几乎没人与他来往,他非常渴望得到信任。

接到马卡连柯交待的任务后,这位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马卡连柯:“校长,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了,你会怎么办呀?”

马卡连柯平静地回答:“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