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蒙牛攻略
10899400000015

第15章 决策法则:360度的周全和聚焦

1.民意就是圣旨

孙子兵法说:“备前则后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是从操作层面上讲的。从思维层面讲,需要“前思后想,右忧左虑,无所不想,则无所不通”。凡实举,每行必有代价,不可不慎;凡创意,每思不过演练而已,多多益善。多转无形之圈,才能少转有形之圈;大脑多转几圈,腿脚才能少转几圈……

总而言之,操作要讲“聚焦法则”,突出一个“尖”字;决策要讲“360度模式”,突出一个“周”字。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视野都是有限的,都不能穷尽所有,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在决策中,大家全都是“盲人”,全都扮演着“盲人摸象”里的某个角色--只知其一其二,不知其三其四--从总裁到门卫,无一例外。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延长自己的“视线”,“民意”是另一道“圣旨”。

据有关资料统计,1970年的全球500强企业,到12年后的1982年就消失了1/3。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9%是由于企业家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决策失误,蒙牛在决策管理上提出了“全盲定律”。其决策方针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任何意见,“民意”是另一道“圣旨”。除了建立“互联网通道”、“信箱通道”、“会议通道”,公司还拟设立“反对意见奖”--重奖那些因为提出反对意见、推翻错误方案而使公司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的人。一条基本规律就是:高处下手,先难后易。

2003年末,牛根生在液态奶客户大会上的讲话中曾说:企业大了,人与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刚开始时我跟客户每一个人见一面也不难;但发展到今天,就连与全国30多个分公司的负责人见一轮面也变得很难。这就是相声中所说的:“你忙我也忙,难免看不见。”看不见怎么办?我希望今后我们大家能够在网上沟通,“理”上“网”来。无论是谁,跑得再快,也跑不出这个网,跑到地球对面也跑不出这个网。过去用“枪杆子”打天下,今后要用“笔杆子”治天下了。

2004年7月19日至8月19日,蒙牛举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寻找短板,自我超越”大型方案征集活动,全国14个省市20多个生产基地的部级以上干部积极参与,共收到1300多个竞赛方案,其中10个方案获得“最佳方案”大奖。《蒙牛内幕》的作者张治国有幸参与了这一活动,并获得第一名。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小决策均运行在科学的轨道上。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的火车行驶在错误的铁路上,那么,你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都是错误的”。反过来,如果选择了正确的决策轨道,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就应该都是正确的。

2.目标反推

人的导向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原点导向式”--从现有资源出发,正向推演,步步为营,先点兵后打旗,捡到篮里才是菜,从有做有。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式--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先树旗后招兵,没到篮里也是菜,从无做到有……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照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坚持“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

【案例】一个“不可能的目标”

2001年9月,蒙牛制订未来“五年计划”,牛根生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

此议一出,众皆哗然。因为蒙牛2000年的销售收入不到3亿元,2001年前三季度做到5亿元左右。如此家底,5年“放卫星”到100亿,相当于中国乳业2000年总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可能吗?

要知道,乳业是资源型产业,每一点增长最后都要落实到牛上--牧民的奶牛从哪来?企业的厂房从哪来?市场到哪里去开发……一系列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大家都很理性,都认为这个目标“太夸张”。有人甚至私下说:老牛疯了,回到大跃进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牛根生怎么说?他说:这也是我当总裁“胆子小”,如果换了别人当总裁,那可能就不是100亿,而是200亿!

在一片怀疑声中,老牛耐心做董事的工作,做高管人员的工作,勉勉强强,大家通过了这个“五年规划”。

到了2002年,当蒙牛销售收入达到16.7亿元的时候,大家才开始真正信服,“不服不行啊,老牛识途”!

到了2004年,蒙牛销售收入已经蹿升至72.138亿元。这时候,大家又仿佛觉得老牛当初定的计划“偏小”了。

2001年要是没有这个“百亿计划”,蒙牛几年来的资源配置结构就不可能那样“大派”,那样富有“吞吐性”--会不会盖全球样板工厂,会不会建国际示范牧场,会不会放眼华尔街携手摩根,会不会开拓香港市场并最终上市--所有这一切,虽然我们不好做“事后诸葛”般的评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准备的仗”和“没准备的仗”,一定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打法。因此,有句话常常被蒙牛人挂在嘴上:“有信心不一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赢,但没有行动一定会输。”

今天,我们可以再补上一句:有目标不一定赢,但没有目标一定会输。

3.系统成就一切

人的行为模式多半不是由人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人所在的系统决定的。抛进海洋,就不能不游泳;落入丛林,就不能不搏斗。在一个狂欢的系统中,每个人都是狂欢者;在一个杀人系统里,每个人都是杀人者--这正是希特勒奴役德国人民的秘密。系统好,凡夫变天才;系统不好,天才变凡夫。

【案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什么在中国喜欢随地吐痰的人,到了新加坡就立刻改观?

为什么在国外旅游时喜欢“背袋子”(用来装垃圾)的友邦之士,到了中国就不再“一如既往”?

系统使然。

许多人感兴趣的现象是,为什么一个很普通的人,到了蒙牛立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同校同班同毕业,到甲单位的依然故我,到蒙牛的却蒸蒸日上。麻雀变风凰的秘密何在?其实,这也是系统使然。在这个系统中运动三年你就被同化了,提升了,告别过去的自我了。“染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与李斯所言“在仓还是在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蒙牛,你也不用为“给张三搭多少礼,给李四随多少份子”这样的琐事费脑筋,因为蒙牛反对在经营之外搞任何形式的“钱财大循环”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请客可以,但一律不准收受礼品、礼金。否则,2万多员工,请来请去,礼来礼去,排列组合,那还了得!

在蒙牛只能是“上礼下”。在蒙牛,请吃饭、送礼物、拜大年,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就是:挣钱多的请挣钱少的,职位高的送职位低的,当官的拜当兵的……反之,则被视为违规,有搞不正之风之嫌。

几个人坐到一桌,谁是“掏钱人”不言自明,掏的人义不容辞,吃的人心安理得。

逢年过节,领导送你礼物是正常的,你送领导礼物就意味着你俩是一对“黑人”。

有一位驻外干部两年前出国,顺手购回一些化妆品,回来后给总部的几位好友(平级或比他级别高)每人送了一份。结果,今年“事发”,收的人如数退款,送的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确实有其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