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诗意地哲思
10768000000102

第102章 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卢钦斯的研究发现,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的社会认知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也就是说,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对别人的判断就要依赖于目前的情境,就会发生近因效应。其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利用近因效应,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有序、有效地利用近因效应,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就教学工作而言,充分利用近因效应是一个现实、实在的教育行为。例如,一节课的内容犹如海量,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容量,那就要切实利用近因效应。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利用近因效应设计课堂总结环节,在总结环节通过形象、精辟、扼要的小结,使得学生能形象生动地记住知识。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有效的,也是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

近因效应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在教育中教师要考虑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近因效应的消极作用。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近因效应?首先,要不断学习,让学生“靠近”教师的学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越来越多。而一旦学生靠近教师,知道教师的高深学问,无形中就会产生对教师的尊敬、敬佩,将有助于近因效应的形成。其次,要关爱学生,让学生“接近”教师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亲近的情愫,容易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只要学生怀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来对待学习,其对教师提供的知识就易识记,这将大大增强近因效应之效果。再次,要做好总结,让学生“走近”教学的信息。教师在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总结工作,利用总结的新信息的刺激来实现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讲课,给学生留下新近又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某类知识学习或阶段性学习后,做好自我总结工作,来实现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最后,要善用表扬,让学生“临近”学习的信心。当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被老师发现,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时,学生会因“我也很不错”而受到极大的激励,产生近因效应,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教育中,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总结,使学生形成近因效应,这样能简约、快捷地记住所学知识的大概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对于学习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认为:近因效应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地利用近因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

近因效应是客观规律,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改变、改良它,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运用它。近因效应给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我们透过它,可以感悟到五彩斑斓的教育现象后面,存在着一些规律,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运用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道,这不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