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的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其实,学生处于叛逆期,其对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件、或是非常想知道的信息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这犹如“禁果”,越是禁止的,越是学生所感兴趣的。退一步讲,学生也是一个有着独特意识的生命体,其对于事情的了解、信息的获取有着自然而然的心理诉求,禁果效应有着扎实的心理学基础。
“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知识的诉求。很多教师会发现: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诫学生不要早恋,结果还是有学生去早恋了;一再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不要作弊,结果还是有学生去作弊了;一再气势汹汹地强调学生不要偷懒,结果还是有学生偷懒了……许多教师要求学生禁止的事情,学生反而偏偏去做,颇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
对于禁果,了解是一回事,能不能禁止是另一回事。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明知故犯的现象,倒不是其不知个中利弊,而是年少轻狂,导致无知。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存在很大的变数,一旦外来的诱惑超过其自制力,便经受不住诱惑的考验,最终不知不觉地去尝试禁果。犹如伊甸园里的禁果,最终成为“禁”不住的“果”。可见,仅仅是靠言语的疏导,是不够的。禁果效应的发生,最根本在于言语的力度与禁果的诱惑不成平衡状态,而往往是禁果的诱惑犹如魔鬼般疯长,最终撕破理性的思维,成为“禁”不住的“果”。
那么,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何避免禁果效应的发生呢?首先,禁止碰高压线。教师在教育中不妨设立高压线,这些高压线成为阻吓学生犯错的“圆圈”,使得学生不敢打禁果的主意。其次,禁止暗箱操作。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凡是可以公开的事情要尽可能公开,而不是神神秘秘地暗箱操作从而吊起学生的胃口。教师越是不让学生参与、了解的事情,越是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最后,禁止明知故犯。在学生犯错后,仍旧犯错的行为要予以重罚,如此强势整治才会有效果。
当然,禁果效应不是一无是处,在教育中巧妙应用禁果效应,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变堵为疏,以柔克刚。对于一些逆反心理特别重的学生,斥责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顶牛,而以柔克刚,往往收效甚好。其二,欲擒故纵,反道而行。教师可以将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为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我们把好东西故意藏于篓中,则学生越想看,则藏于篓中的好东西就越被涂上一层既神秘而又具有诱惑力的色彩。其三,巧设禁区,发现人才。现代教育也需要创新型学生,但是如何培养和发现这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教师不妨有意地根据培养目标巧妙设置一些禁区,看有哪些学生敢于打破禁区,勇敢地走进禁区。
禁果效应是教师在教育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教师要防止禁果成为影响教师教育权威的“苦果”、“劣果”,一旦学生中出现“禁果效应”的萌芽,要及时地遏制,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以免其成为班级纪律涣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