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37

第37章 密钥Ⅶ.睡眠中的神秘世界 (3)

虽然我们每个人做的梦都千差万别,但是有些主题却会出现在大多数人的梦境里,比如自己在陌生人面前赤身裸体或穿得很少。这种梦的要点就是“梦者因梦而感痛苦羞惭,并且急于以运动的方式遮掩其窘态,但却无能为力”。在这种梦里,做梦者可能会感到尴尬甚至想逃避,也可能泰然处之,但是梦中看到自己赤裸的陌生人则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漠不关心。在做梦者看来,那些陌生人多少应该表现出一点儿惊讶,或者讥笑自己。但是他们的冷淡和自己的尴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弗洛伊德认为可能外人憎恶的表情,由于梦中“愿望达成”的作祟而被取代,但做梦者本身的尴尬却可能因某些理由而保留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梦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全是由于心灵受到“规范和约束”的责备而产生的。

·亲人死亡的梦

最令人恐惧的梦境莫过于梦到自己至亲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儿女死了,我们在梦中陷入巨大的悲痛。这样的梦让人们感受到亲人逝去的恐惧,内心战栗不已。而弗洛伊德对此有一个耸人听闻的解释,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梦见亲人之死,是因为做梦者必定在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比如童年时,曾有过如此的希冀。弗洛伊德提出,大部分关于“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即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他认为这是人们童年时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导致儿童们将同性父母当作“情敌”看待,进而希望情敌在眼前消失所致。而每个人在幼年时都曾有过对其兄弟姐妹的敌意,小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急切地感到自己的需要,一旦有了竞争者出现,便产生敌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利他主义与道德的观念开始发展,但是在梦中才发现他们早年所具潜意识的敌意,仍未完全消除。

·被人追赶的梦

你有没有做过被某个人或某种东西追赶的梦?追赶你的有可能是警察、小偷或坏人,也有可能是怪物或某种来历不明的东西。也许你会巧妙地逃掉,也许你又会被追上,也有很多时候你会中途被困住而动弹不得,这时,你的恐惧感会陡然加强。心理学家将这种梦境分析为人对某一对象的“不安”,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的恐惧。当孩子们身陷充满恐惧的状态中时,他们会试图逃走,但他们还不能随心所欲地驱使自己的双腿,因而跟被缚时一样处于同一种心理状态。这就演变成后来被人追赶的梦,在梦中,人处于一种被束缚状态。后来,也有心理学家将这一梦境与性扯上关系,因为他们认为兴奋与身体硬直、无法动弹有关联。

·从高处跌落的梦

人们在刚刚入睡的时候,常常会被从高处跌落的梦惊醒。但是惊醒的原因并不是坠落时的痛感,而是坠落时的恐惧。心理学家将这一梦境的原因分析为人们在入睡时血压降低。也有心理学家将其理解为是远古时代栖息在树上的祖先对坠落的恐惧造成的。不管怎么说,从高处坠落的梦可以看作对坠落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恐惧和不安。与此相关联,有时它也表示对感情、学业、事业失败等情况的恐惧。

·在空中飞翔的梦

有人曾梦到自己在辽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并且有些冒失鬼醒来后以为自己真的能飞,结果却因为尝试而受了伤;也有人曾经梦到自己青云直上,但是飞到一定的高度就再也飞不上去因而痛苦不堪。关于梦见“飞翔”的情况,许多心理学家都给予了自己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孩提时代就有的性欲的表现(弗洛伊德将梦中的任何场景都理解为与性欲相关)。而多拉居则认为,这是我们渴望飞上天的感情倾向在梦中的体现。哈布洛克·埃立斯认为呼吸运动是产生飞行梦的原因,即皮肤感觉消失而只能感觉到呼吸的节律运动时就会出现飞行梦。德田良广则认为飞行梦是“想要逃避现实生活之残酷的表现”,也是“想要超越自我界限”的表现,因为飞行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现象揭秘梦境却是通往自己潜意识的一个难得的途径,通过对潜意识的分析可以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达到健康人格的重构。通过做梦者所提出的梦的内容,根据显现出来的梦境去推敲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梦通过象征来表达日常语言无法表达的意思。梦的解释就是要通过象征这一媒介,揭示梦境所反映的隐晦的潜意识内容,帮助人尽可能地在意识水平上体验潜意识的内容。梦的解析关键是要抓住一些具有象征性的东西,结合做梦者的联想内容,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71.梦中的警戒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许你用较大的声音都无法叫醒熟睡的哺乳期妈妈,但是孩子的轻声啼哭却能够让她马上醒来。即使你平时都要睡到日上三竿,但如果第二天早上有重要的约会,你会在闹钟响起之前便早早醒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东诺夫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卫国战争期间,普拉东诺夫看到过一位医生,这位医生在熬过几个不眠之夜后,终于得到机会睡一小会儿。但是好梦不长,一会儿就有一批新的伤员被抬到他这里,需进行急救。士兵试着去叫醒医生,但是他太劳累了以至于睡得太深无法叫醒。无论是摇晃他还是向他脸上喷水都无济于事。这时,普拉东诺夫走上前去,轻声但是一字一句地说:“大夫,伤员到了,需要你帮助。”那位医生居然立即醒了过来。

普拉东诺夫解释说,那些想叫醒他的士兵只是作用于医生的大脑中深深抑制的部位,而自己却是对着医生的“警戒点”说话。人在熟睡的时候,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便失去了意识。但是此时人们并不会完全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因为在大脑中仍有某个部位不受抑制并且处于兴奋状态,这就是“警戒点”。这个术语来自巴普洛夫,指的是大脑皮质的未被抑制部位,或轻微抑制部位,人们通过这个部分与外界保持联系。触及大脑中这些“警戒点”的刺激还可能接触其他在先前还是深深抑制的大脑皮质部位的抑制。

在这种情况下,“警戒点”的细胞处于“反常相”的状态,也就是说它们对弱刺激比对强刺激更为敏感。因此,虽然普拉东诺夫对医生说的那些话声音不大,但是十分清晰,才能够很快把医生喊醒。这类局部睡眠的例子还有很多。磨坊主可以在暴雨中沉睡,但只要磨盘一停,他就会立刻醒来;有经验的骑兵能够在马鞍上睡眠,而不至于失去平衡;步兵在长时间的、艰苦的行军中有时能走着睡,同时还保持着步伐的速度和节律。在这些情况下,抑制一边沿着大脑两半球皮质扩散,一边使脑的个别部分清醒着。这些“警戒点”自动执行着自己的工作。

人们为了保持清醒的状态,需要把意识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当“警戒点”遇到刺激之后,就会触动大脑的唤起系统,提高大脑的活动水平。如果心里想着即将到来的比较重要的事情,人们的情绪就会比较兴奋,大脑活动也会暂时变得活跃。即使是在入睡以后,大脑唤起系统也会比平时更加敏感,也更容易感觉到“警戒点”的提醒。

睡眠中的“警戒点”产生于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远古时期,人们常常会受到野兽的侵袭,所以即使在睡着的时候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久而久之,人类的大脑中便形成了奇妙的“警戒点”。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睡眠中的人反复播放录有许多人名的磁带,同时记录下其脑电波的变化。心理学家发现,当被试者听到正与他热恋的少女的名字之时,脑电波发生了变化。

除了人类,动物也有自己的“警戒点”。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蝙蝠睡觉时头向下悬挂着,并不会跌落下来;睡着的章鱼,总是有一条腿醒着为自己“值班”;马和大象等动物都是站立睡觉,但是并不会因为睡着而跌倒。当我们看到一条睡着的章鱼时,会发现它把七条长腿卷在自己身体周围,而第八条则摆在身边,用它做旋转运动,防止来自上方的敌人。有机体的其余的部分则被抑制,处于深沉的睡眠状态。如果用小棍小心地触动它,它是不会醒来的,可是只要轻轻一触动它那条“值班”的腿,它马上就醒来,分泌出黑色的液体,然后很快逃走。

现象揭秘人在熟睡的时候,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便失去了意识。但是此时人们并不会完全失去与外界的联系。人类即使在熟睡的时候,也拥有一个“警戒点”,这一部位不受抑制并且处于兴奋状态,当这一“警戒点”被外界所触动之时人们就会醒来。而如果心里想着即将到来的比较重要的事情,人们的情绪就会比较兴奋,大脑活动也会暂时变得活跃。即使是在入睡以后,大脑中唤起系统也会比平时更加敏感,也更容易感觉到“警戒点”的提醒。

72.梦易遗忘的原因

梦醒之时,你还记得梦境的具体内容吗?很多人都会发现,不管做梦时梦境多清晰多深刻,给自己带来多深入的情感体验,在早晨醒来后都会不知不觉被遗忘。甚至那些清晨醒来还记忆犹新的梦境,过不了多久也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然后就连那些片段也会慢慢消失。也有些人,在醒来之后只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梦,却不记得任何内容。为什么我们会遗忘自己的梦?

心理学家给出了几个梦可能被遗忘的原因。第一,我们的梦太微弱,只有较强的梦才能被记住,我们在清醒的过程中也会忘记无数个微弱的感觉和知觉,因为它们引起我们大脑的兴奋实在太小了。第二,大多数梦只发生一次,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经历,而人们即使在清醒的过程中也习惯注意反复发生多次的事情,容易忘记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第三,梦是无序无联系的,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梦作何解。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记住那些彼此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联系和组织的东西,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事情才容易在记忆中保持。因为按照适当的顺序组合起来,一个事物会帮助另一个事物,甚至整个包含意义的整体,那么它就容易被记住并长久不忘。一旦那些事物变得混乱而无序,或者没有任何意义,对于记忆来言将是十分困难和不同寻常的。比如一些简短的诗句,我们可以很快地背诵下来,一旦它们被打乱顺序,我们便很难在记忆中保持。这就是为什么看到诗的前一句我们可以想到下一句,而看到后一句却很难想起前一句的原因。

梦被遗忘的原因还有很多,也许是人们对自己做过的梦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容易把它们忘掉。也或者是梦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与现实生活中有序的整体有很大区别,比如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境。因为梦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一些细枝末节,这样在心灵的精神秩序的组织中就难以找到位置,人们也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记忆梦境的东西。因此,梦就很快被人们遗忘了。

当时光进入20世纪,科学家们对梦的机制进行了电生理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一种具有周期性特点的异常精神状态。也就是说,睡眠时并不是全部大脑皮层细胞都处于不活动的抑制状态,局部的大脑皮层细胞仍在活动,有时受记忆痕迹以及白天活动时的情绪波动(如忧虑、恐惧和惊奇等)的影响,就产生了梦。在梦中,很久以前人们对其他人物、影像及事件的感受可能会被回忆出来,并且把自己所关心的事物编织到怪诞的梦的结构中来。这种在梦态中被增强的记忆与梦态结束后恢复梦境的不可能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在增强记忆的梦中存在着记忆缺失。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实验参与者做梦时被叫醒,他们大部分梦的精神活动就会被遗忘。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分析我们的梦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我们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学习上有什么压力,或者是感情上的问题出在哪里。甚至,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做过的那些有趣的、复杂的梦当作自编自导的小电影。因此,记录自己的梦境就变得十分有趣味并且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