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10708300000032

第32章 授权管理实践,提升你的管理能力(1)

罗斯福成功的秘诀与“智囊团”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这是一个美国记者对罗斯福的评价。

从1933年入主白宫,到1945年去世,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打破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三届的先例。在13年的总统生涯中,罗斯福推行“新政”,使美国从30年代大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他与孤立主义作斗争,引导美国走上反法西斯战争的征程,为战胜轴心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战争期间,他致力于盟国合作,并成为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总之,作为国际性的政治家,无论从内政抑或从外交考察,罗斯福无愧于那个时代。

就个人教养而言,罗斯福所受的教育未必令人惊叹。他毕业于号称政治家和外交官摇篮的哈佛,主攻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作为领袖人物。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早在担任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其中人员包括经济学教授特格韦尔、阿道夫·伯利和雷蒙德·莫利这样的经济专家,马歇尔这样的参谋人才,霍普金斯这样的外交活动家。“智囊团”比国务院班子灵活,不讲究资历,甚至超越党派。如霍普金斯在出身、教养和风格诸方面就和罗斯福大相径庭,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诺克斯则出自共和党营垒。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和危机前相比,美国工业下降了53%;国民收入下降了500%;失业工人达1300万。工厂停工、银行倒闭、农民破产。罗斯福的首要任务是对付经济危机。他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但他却运用了“智囊团”经济专家们的智慧。由于这批经济学家出谋划策,反危机的“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在“新政”头100天,罗斯福就签署了15项重大法令,这些法令的草案,主要来源于其智囊人物,如《产业复兴法》揉合了特格韦尔、罗伯特等专家的不同观点,《农业复兴法》源于一个农具公司经纪人的设想。由于这些专家的帮助,罗斯福整顿银行、恢复工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使美国经济越过了大危机的死谷。到1935年,生产、就业和制造业工资总额的指数就取得大幅度回升的成就。不懂经济的总统奇迹般地恢复了美国的经济元气。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360架日本舰载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行动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美国公众普遍要求集中力量对付日本,这就意味着美国从大西洋方面收缩力量,削减对英国和苏联的援助,其结局很可能是希特勒德国席卷英伦,危及苏联。罗斯福如何决断、势必影响全球战略形势。此时,斯大林和丘吉尔极为关注美国政策,就是希特勒也死盯住白宫。罗斯福又一次求助于他的“智囊团”。他的大部分智囊人物,包括精通战略的马歇尔,在分析了轴心集团各国的战争潜力、战略地位以后认为德国是轴心集团主力,击败了德国,日本就必败无疑。于是提出了“先欧后亚”的建议。罗斯福据此作出了战略决策,在太平洋取守势,集中力量于太平洋方面,历史证明,“先欧后亚”是当时最佳战略选择。

除博采“智囊团”的建议外,罗斯福也把执行权交给智囊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比人力、比智力、比科技、比工业和资源的总体战。指挥作战已不象拿破仑时代那样凭直觉而是要依靠军事科学。罗斯福远不是军事专家,但他大胆起用军事人才。在太平洋战场,他依赖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中印缅战区,他让史迪威独当一面;在欧洲,他让艾森豪威尔全权指挥远征军。最后,在华盛顿,还有一个可以信赖的马歇尔,以陆军参谋长的头衔节制三军。作为总司令,罗斯福不象希特勒那样去背诵某一兵器的月产量;也不象斯大林那样守在电话机旁指挥每一个战役;更不象丘吉尔那样亲抵北非沙漠干涉某一个炮兵连的调动。他很少过问战术问题,这样,参谋长们就能以军事专家的眼光,独立判断,相机行事。事实证明,这是最符合现代战争要求的指挥结构。总统由此可腾出时间潜心研究大战略,而参谋长们也就有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在外交事务上,罗斯福的风格也与斯大林和丘吉尔迥然相异。莫洛托夫作为外长,没有多少机会对重大问题表态;而丘吉尔则喜欢不辞劳苦,遇事躬亲。罗斯福不同,他喜欢派出享有全权的私人代表执行外交使命。比如派往中国的居里和华莱士就有此种特权。另一个出色的人物是霍普金斯。战争期间,霍普金斯多次往返于大西洋两岸。1941年7月,苏德战争爆发的头一个月,霍普金斯即受命飞抵莫斯科。行前,罗斯福致电斯大林,“我要求你对他完全信任,就象你直接与我谈话一样。”每当苏美关系出现波折时,罗斯福就派霍普金斯出使苏联。在诸如第二战场问题,租借援助问题及波兰问题上,都因享受全权,又为斯大林信任的霍普金斯到场,而得以按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解决。由于绕过许多官僚机构,这种私人外交减少了误解,提高了效率,几乎成为日后美国政府的制度。

总之,罗斯福作为危机年代的领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对具体事务的超脱态度并充分地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美国史》一书的作者拉夫尔·德·贝茨评论说:“罗斯福或许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知识界领袖,在许多领域,他的造诣并不深,也不是一个见地卓绝的思想家。或许正因为如此,罗斯福才不象丘吉尔那样,事必躬亲。而强大的‘智囊团’弥补了他专业知识的缺陷,保证了他政治上的成功。”

诸葛亮不善授权的后果

三国诸葛亮在上后主的《自贬疏》中道:“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诸葛亮忠心耿耿辅助阿斗,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对此其对手司马懿有评价:司马懿一次接见诸葛亮的使者问诸葛亮身体好吗,休息得怎么样?使者对司马懿说,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来览焉;所敢食不至数升。”使者走后,司马懿对人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病逝军中,蜀军退师。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仔细分析可知这与诸葛亮不善于授权不无关系。

西汉著名丞相陈平认为“……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作为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诸葛亮也为蜀汉丞相,且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起早睡晚,各种事务都要亲自处理,亲自过问,“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至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现代社会,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首先,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使领导不被细小事务緾绕导致身心疲劳,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第二,正确授权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事无巨细的领导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还会让下属感到不被信任,下属创造性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掘。第三,正确授权会调动下属积极性,权力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是对有权力需要下属的满足。第四,正确的授权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难怪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人才缺乏,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这与诸葛亮不善授权有关。第五,正确的授权有利于团队建设,正确授权有利于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团结共事,有利于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第六,正确授权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风险,减小错误决策的发生,甚至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诸葛亮不善授权后果对现代领导而言不得不引以为戒,因为授权是领导职责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领导艺术,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授权艺术。

首先,必须克服害怕授权心理。即使是诸葛亮这么聪明的领导人也会害怕授权?一是领导往往自以为高明,低估了下属的能力,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把工作搞糟了。诸葛亮恐怕就是因为自己才智过人,和为了不辜负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态而缺乏授权的勇气。另一个原因则是怕下属能力比自己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因而处处压抑下属的首创精神,导致形成“武大郎开店”的格局,这也是西方著名行政管理定律——“帕金森定律”之一。所以领导首先必须克服害怕授权的心理。

第二,必须正确分析分解组织的目标。领导必须根据所在组织或部门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分解,逐级分配给下属,分步完成不同子目标,最后完成总目标。

第三,正确认识下属。正确授权关键的一步是对下属的正确认识,领导者在授权之前必须对下属进行仔细的观察,可通过对被授权者的同事,直接上司,直接下属,客户或朋友,被授权自我评价,也即通过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考核方法,认识被授权者的能力,工作成熟度,所处于的成长阶段等。

第四,明确权责,使权责一致。授权的前提是明确职责,这也是搞好授权反馈与控制前提。若是职责不清,各司其事,就会不断发生摩擦,相互“扯皮”或“掣肘”,这是授权的大忌。所以,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授权事项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被授权者的权力和相应承担的义务及责任。这样,既可以调动被授权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利于授权者工作进行评价,授权者应当信任并支持被授权者的工作,凡应由被授权者自己决定的事,授权者不要过多地干预,以使下属能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独立完成任。授权时还须保证被授权者的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即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担负多大的责任,做到权责统一。

第五,讲究技巧。领导者在授权时必须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境,因条件不同,而确定授权的方法、权限大小、内容等。如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有利于下属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如果工作重要性较低或较为简单,可充分授权。若工作重要或较为复杂,可采用弹性授权的方法。也可根据工作不同,采用实时授权,制约授权等方法。

第六,反馈与控制。为保证下属能及时完成任务,了解下属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必须对被授权者的工作进行不断进行检查,掌握工作进展信息,或要求被授权者及时进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诸葛亮分配关云长守荆州,最后关于长大意失荆州,这与诸葛亮对荆州的信息了解不够有关。同时领导必须及时进行调控。当被授权者由于主观不努力,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必须给予纠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下属要及时更换;对滥用职权,严重违法乱纪者,要及时收回权力,并予以严厉惩处,对由客观原因造成工作无法按时进展必须进行适当协助。

总之,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信息巨增导致领导工作量倍增,各级领导者尤其较高层次的领导者,必须借鉴诸葛亮不善授权经验教训,学会正确授权,减轻人力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组织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刘邦的民营企业管理经验

相对于秦王朝来说,刘邦与项羽经营的事业可谓“民营企业”。而这两个秦末“民营企业”的不同结局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与其相反的是项羽,当初凭着个人英雄主义,势力一度膨胀——客观地说,个人英雄主义在创业初期确实取得很大的作用。但关键是势力壮大、地盘扩大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战争形势,他应该及时培养人才,授之予权,通过管理团队而不是个人的骁勇来夺取胜利。刘邦的高明正是在于:授权、并且很好地掌控。

相对于秦王朝来说,刘邦与项羽经营的事业可谓“民营企业”。而这两个秦末“民营企业”的不同结局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其实,说到授权,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现在许许多多的领导者在企业壮大后也尝试着授权,可事实上授权问题至今仍然阻碍着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笔者当初在海尔公司任职时,基本上不存在授权问题,因为该公司每一个职位的权限范围规定的很清楚。比如你是产品经理,你手上有多少资源,你的费用审批额度、你掌握的客户返利额度等一清二楚,你只要按计划实施,没有人会横插一手。后来笔者先后服务过几家民营企业,深感授权问题在民营企业是个很大的问题:强势的企业领导往往能创造优秀的业绩,可是往往正是因为其强势,就很难放心地让手下人独当一面,于是企业里太多的是没有思路的“二传手”,而“二传手”的没思路又使得企业领导常常琐事缠身,到处“救火”,没有时间思考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瓶颈就逐渐暴露出来。而授权之所以困扰很多民企,这中间往往隐藏着六大悖论:

1、能力悖论:很多领导者觉得下属“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于是很多一般性的、例行性的任务都被批上“重大任务”的华丽外衣,非自己亲自操刀不可。例如我曾服务过的一个涂料企业,年产值也有好几亿了,可是市场部任何一分钱的费用投放都必须由老板亲自审核、定夺(应该说每一笔费用发生时都必须知会老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很小的一笔费用都必须由老板决策是否该花、怎么花,那企业就有授权问题了)。于是每天办公室被踩破门槛,老板从一大早至少忙到晚上8点,不亦乐乎!真正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不下市场的大师。其实,对下属的能力担心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他可以培养,而你却不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那是你用人失败;如果他不可调教,那你更失败,因为你根本不该招聘这个人,或者即使招聘了也应该及时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