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5

第15章 应急响应机制(3)

第三节 应急响应的指挥与监督机制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过程中,应急响应指挥机制和监督机制共同保证了应急响应处理过程有序、正确、高效地运行,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人。指挥机制发挥主导性作用,监督机制发挥辅助性作用,两者在应急管理机制中必不可少。

指挥的主体是人。指挥人员作出决定下达命令时,同时在事件应急响应处理过程中也发挥着监督的作用。监督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设备。监督机制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开始就立即启动,直到事件结束。监督机制对整个应急响应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及其表现进行评价,为应急响应的指挥与监督机制提供完善途径。

一、应急响应指挥机制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成立指挥小组,对事件原因、事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的应急响应人员作出指挥决定,并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响应指挥和应急响应处理。

指挥部门依照突发事件的大小和涉及相关部门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级指挥部、中级指挥部和基层指挥部。

高级指挥部成员往往拥有很多职权,可以调动多部门人员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他们的职责是从大局出发,从总体进行布局。他们所作的决定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涉及区域广,参与人员多。

中级指挥部成员执行高级指挥部的命令及指示,把命令具体化,传达给下一级指挥部,并将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实时上报至高级指挥部。

基层指挥部一般在现场进行指挥,直接面对突发事件现场,直接对人员和设备进行调度。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上报到中级指挥部,听取意见后进行现场实施。基层指挥部需要应急响应处理的事情比较烦琐,成员来自各个部门,他们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共同指挥现场,使突发事件能够圆满地解决。

例如,云南省姚安县发生地震后,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了应急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全面统筹协调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长由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州委副书记和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担任。指挥部下设16个工作组,包括震情监测组、抢险救灾组、医疗卫生组、防疫组、通信组、灾民转移安置组、交通运输组、基础设施抢险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组、应急恢复组、后勤生活保障组、生产自救组、治安保卫组、应急资金管理组、次生灾害预防组及涉外工作组,全面有序地开展抗震救灾指挥工作。

以指挥长和副指挥长为首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即高级指挥部,负责统筹整个抗震救灾活动。指挥部下设的16个工作组领导为中级指挥部,负责执行高级指挥部的命令,并实时将抗震救灾进程汇报至高级指挥部。16个工作组的实施人员则是基层指挥部,负责上级命令的具体执行。

指挥部门根据指挥小组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应急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中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的信息协调,提供应急对策、应急响应处理、应急后方支持及其他管理职能,是进行应急响应全面统筹的中心,能保证整个应急响应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因救援不及时或救援组织工作紊乱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场指挥中心是应急响应系统中与应急指挥中心相对应的现场指挥机构。该中心与应急指挥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响应指挥和管理工作,它的职责主要是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负责在现场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现场应急对策,确保应急响应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场指挥中心是整个现场应急响应工作的指挥者和管理者,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中心的区别。

二、应急响应监督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监督主要是指依靠舆论、法律、技术等手段,通过各种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对突发事件的预备、处置及恢复等响应过程进行监督的行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监督主体可以是专门的政府机构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是公众、媒体或其他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监督是一项技术性、理论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它的存在可以使事后监督变为过程监督,对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公平的奖惩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应急响应监督的过程

应急响应监督机制并不只是停留在对结果的监督上,监督机制应伴随整个应急管理过程,我们称之为过程监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过程监督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预备监督、响应监督和事后应急响应处理监督。

1.预备监督

预备监督是在应急响应开始之前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阶段所做的对应急活动进行的监督。预备监督是应急响应监督机制的第一个环节。预备监督可以对应急响应过程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包括对应急响应器材、仪器的监督,对应急响应工作人员就位工作的监督等。

2.响应监督

这是在响应阶段实施的监督,是指在突发事件应对阶段对人员、物资的使用调度、应急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各种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进行应急响应处理,并为事后反馈提供有力监督的行为。

3.事后应急响应处理监督

事后应急响应处理监督是指在应急响应结束后,针对奖励问责机制对整个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个人进行表彰,以及对违法行为或个人的失责行为进行监督,同时为各个应急阶段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行为。

(二)过程监督的分类

1.舆论导向监督

舆论导向监督主要来自媒体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涉及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损失,这就必然会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媒体和公共舆论的介入让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更加透明和公开。

2.法律法规监督

监督是权力有效行使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权保护的必然要求。在突发事件响应过程中,相关部门肩负了很多责任,同时也被赋予了很多权力。没有良好的法制监督,权力可能被滥用,公民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监督是应急响应监督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3.应急物资监督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中,必然会涉及应急物资的使用和分配问题,资源分配利用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会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响应的成功与否。

4.应急技术监督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应对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报告,加强应急响应处理的透明度并对事件的起因、处理、损失和善后进行评估,利用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对上述过程进行监督。

5.协调管理监督

效率是应急响应的关键,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统一协调管理。应急响应管理中的协调机制掌握全局,协调各个应急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起到集中优势办大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