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6

第16章 应急响应机制(4)

第四节 应急响应的终止

应急响应的终止不仅代表着突发事件的结束,也代表着突发事件对承载体的破坏力从开始减弱到突发事件结束的整个过程。当突发事件在范围和强度上都不再扩大或增强,也不再发生新的演变,就可以认为突发事件发展和演变过程结束,那么此时应启动应急响应的终止。

一、应急响应的终止模式

根据应急响应终止过程的长短,可以将应急响应终止分为瞬时终止、快速终止和缓慢终止三种模式。

(一)瞬时终止

瞬时终止的事件非常短暂,停止发展就意味着突发事件的结束。例如,楼房倒塌事件从一点开始逐步延伸,延伸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事件的发展过程。当没有新的部分倒塌时,该突发事件也就结束了。对演变中的转化模式而言,转化后原来的突发事件就结束了,应急响应的终止过程是瞬时的。例如,爆炸事件引起毒气泄漏或大火,在没有新的爆炸点出现后,爆炸结束,爆炸事件转变成毒气泄漏事件。

(二)快速终止

快速终止从停止发展到事件的结束有一个明显的事件过程,但时间比较短暂。例如,火灾的终止就有一个明显的过程,从火势开始减弱、范围不再增加到大火彻底熄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这个发展过程一般都比较短,而且可以通过人为的因素快速终止。

(三)缓慢终止

缓慢终止一般都会经历较长的时间。例如,由于冰雪融化的速度缓慢,冰雪灾害的终止就需要较长的时间。相似地,已造成大面积受灾的洪水灾害终止的过程也相对漫长,此时应急响应的终止过程也较为缓慢。

二、应急响应终止的影响因素

影响突发事件发展的因素是应急响应终止的动力,这些因素包括内部因素、环境因素和承载体因素。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突发事件终止的内在动力。内部因素是指推动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例如,大火燃烧时,可燃物的减少和氧气的减少会使大火自然熄灭。内部因素对应急响应终止的影响是有限的。某些灾害内部因素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介入则会造成生命伤害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突发事件具有抑制作用的环境因素会推动突发事件的终止。例如,在大火熊熊燃烧时下起的大雨是自然因素,消防部门的全力扑灭则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的重要作用在于人为主动地对灾害进行处理,以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在实际过程中,人为因素对于应急响应过程的终止更加重要,这也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原因。

(三)承载体因素

承载体对突发事件的破坏也会消减突发事件的破坏力,成为突发事件恶化的阻力和突发事件终止的助力。

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在内部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终止称为被动终止。如果人为主动地采取措施对突发事件终止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则称为主动终止。主动终止往往比被动终止的时间要短,对承载体的不利影响也会更小。因此,人们会主动采取措施来加快终止过程。但是,很多突发事件本身是人为无法干预的,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

三、应急终止机制时间的选择

应急终止对于结束应急管理过程以及进入下一次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无终止或非正常终止的应急步骤不仅不能保证应急管理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非正常终止一般指选择了错误的终止时间、采取了错误的终止措施等。终止事件的选择是其中最终的问题,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终止事件,才能使应急管理顺利平稳地进入终止阶段。

对于寻找最优的终止时间这一问题,可以引入最优停止理论加以解决。最优停止理论是研究何时停止能取得最大效益的数学理论,是概率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概率论上,终止时间的确定,既可以基于简单的离散时间的最优停止,也可以基于马氏过程事件分布的最优停止。最优停止理论依赖于所需解决的概率结构和给出的报酬函数,在不同假设的基础上,有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和应用。

对于应急管理过程而言,也可以用效益这样的数值来衡量当前的状态,并以此为标准作出是否终止的决策,即找出最优的终止时间点。所需求解的最优终止事件即最优停止理论中的最优停止时间,通过建立函数并求解来确定最优终止时间点。

应急响应过程的终止可参照不同的用于衡量当前状态是否适合终止的指标。从灾害本身的角度来说,灾害降低至安全等级并且不再扩展时可终止应急响应过程;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已调用的资源已被利用并且不需要调用新的资源时,可进入终止阶段;从公众恐慌角度来说,公众恐慌值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即可终止应急响应过程;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当未来应对成本不小于任其发展情况下的损失时,即可选择终止。

注释:

【1】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1.

【2】刘铁民,刘功智,陈胜.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分级响应和救援程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2):5~8.

【3】郭德勇,刘金城,姜光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响应机制[J].煤炭学报,2006,31(6):697~700.